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小学生义务教育中,小学数学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使孩子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老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是孩子们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老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创造一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说到明星,总能让我们想到站在舞台中央、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人,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同样有着很多明星,他们是家长的宠儿、是同学的标杆,看上去,他们是老师最省心的孩子,然而,事实却不尽是这样,他们有时反而是令老师费心的对象。"优生"是每个老师都喜欢的,我也不例外,每当看到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看到他们独树一帜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倍感欣慰,都以他们为傲。说到肖晶晶,老师们肯定会说"这孩子,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真是让老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孩子精神成长的源泉,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励孩子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掌握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最终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欣赏,分享阅读带来的收获,真正体验到这快乐丰盛的"第四餐"。  相似文献   

4.
使学习潜能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语文老师需要智慧,多运用赏识教育,使其闪光点成为其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生长点;巧妙安排学优生督促他们的语文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集体转化潜能生的神奇力量;以学习潜能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建立"语文自主学习档案",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种种趣味的加入,使语文课堂牢牢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让他们的懒散、小动作、开小差和那种可学可不学的态度逐渐主动地减少,甚至消失。制造趣味给我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是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每天都在鼓励学生参与到读书中来,但大部分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根本坐不住,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不想拿起书本,原因是来自孩子自身,来自书本的无趣、来自父母的干涉等。通过实践,让学生明白读课外书的意义,为孩子营造阅读氛围,固定的阅读时间,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自主选择阅读书目等等,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叛、多动、狂躁、焦虑、歇斯底里"等异常行为。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不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无端指责或打骂,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更加严重。为了帮助这些家长和老师能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寻求有效措施,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这里我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家长或老师能有所启迪:应该对"不听话"的孩子多加关爱,使他们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特别是特殊的学生,更多需要老师的教育引导,不要吝啬一个微笑、一句表扬、一点鼓励,要真正地去了解孩子的心灵,用爱感化他们、溶化他们,使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实践对孩子的重要性,教学是要靠老师"教",但是,更多的是在"学",单单的让孩子们去接受这些所谓的理论知识,只是学习的最开始,也是最枯燥的一部分,实践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孩子是适合在自然中健康成长的,多让孩子走进自然,接触生活,也能逐步培养孩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陈月娥 《科教文汇》2007,(9X):82-82
使学习潜能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语文老师需要智慧,多运用赏识教育,使其闪光点成为其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生长点;巧妙安排学优生督促他们的语文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集体转化潜能生的神奇力量;以学习潜能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建立“语文自主学习档案”,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记得陶行知曾提出他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老师,对待班里的那些"难看"的"特殊"学生,更应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他们付出特别的爱,使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接班人与建设者,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同一颗颗刚刚破土的幼苗,需要知识甘露的滋润。而阅读犹如这甘露,不仅滋润了孩子的心灵,更培养他们如何领会语言、领会文章思想。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正是孩子们人生的起步阶段,良好的阅读可以激发孩子们内心心灵深处的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写作当中提供有力的帮助,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是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更像是在他们内心深处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那么,如何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的谈一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韩林坚 《科学中国人》2014,(5S):140-140
语文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也经历了数次的改革,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一直是老师们的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需要老师在课上的引导,而且也需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应是开放的。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从思想认识到教学方法上都应有一个新的突破,都应"开放"起来。从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着眼,拓展他们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们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使他们的知识、能力与品格得到全面、统一、和谐的发展,让语文教学之花尽情"开放"。  相似文献   

15.
目前小学生在校学习以开展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为主,但有大部分的家长比较偏重孩子的文化课学习,特别是对孩子的体育锻炼很容易忽视,从而孩子也会产生不重视的心理。同时在孩子的年龄逐渐增长下,由于年龄等生理和心理因素,会有很多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就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主动地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以便现在和将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但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因识字的枯燥而厌倦去学习汉字,以至于读字不准确,写字不标准最后因厌倦学习汉字而放弃了学习语文。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快乐的去识字,在识字中体会到快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识  相似文献   

17.
吴玲玲 《科学中国人》2014,(2S):239-239
语文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环节。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情绪使他们很快投入到了新知识的探求中。教学导入中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创设条件,设置情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李琛 《科教文汇》2008,(20):127-12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儿童,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就更主动积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儿童,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就更主动积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应当善于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天空。丰富性的生活就是一本大百科全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我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积累,就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捷径,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开掘生活的无穷源泉,充分开发孩子的经验世界,抓住每个让孩子动心的瞬间,创设生活化的班级环境资源,使儿童从生活源泉中不断吸取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养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结合中,开辟课程学习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