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  相似文献   

2.
刘维联 《内江科技》2010,31(11):70-70
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隐喻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可以突破传统学习词汇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隐喻、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尤其是从认知语言学下的隐喻观开始,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方法,存在于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中,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通过常见的概念隐喻的图示来揭示如何提高学生的隐喻性思维,减少在语言学习中对单纯记忆基础的依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手段,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隐喻融入到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词义扩展和语义创造的工具。理解隐喻有利于英语词汇输入。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手段,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隐喻融入到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词义扩展和语义创造的工具.理解隐喻有利于英语词汇输入.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英语语言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也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认知和经验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诗的语言多是隐喻性的,对于诗歌隐喻的理解语境起了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诗歌隐喻的语境分析,阐述了语境对分辨和理解诗歌隐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均 《内江科技》2011,32(1):52-52
隐喻作为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对日常生活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对科技语言的影响也同样深刻。本文从认知角度。举例浇明了在科技英语翻译中隐喻的运用以及隐喻方法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中英文有关爱情和时间的隐喻入手,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文章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具有强大的概念构建功能,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因此理解隐喻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从中英文有关爱情和时间的隐喻入手,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文章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具有强大的概念构建功能,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因此理解隐喻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邢玙倩 《百科知识》2023,(15):27-29
<正>根据认知语言学,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出版以来,以探索人类的内在认知机制为目标的概念隐喻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兴趣。作为一种传播理论,体育事业可以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也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今天,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繁荣,新闻体育语言也开始成为社会语言普遍用法的变体。因此,对新闻体育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分析也可以揭示社会的共同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汉颜色隐喻的异同,并探讨其形成的文化因素以及在英汉互译中如何处理这些颜色词,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学习具是十分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隐喻的。隐喻思维对语言的起源、概念系统的形成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思维方式使得语言在起源之时就充满了强烈的隐喻色彩;原始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根隐喻,对人们概念系统的形成、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隐喻思维的创造性和联想性在不同的认知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概念、新词语、抽象语义从而不断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13.
1980年,美国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使隐喻研究走向一个新的视角。作为一种与人类思维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人们大量地使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并通过隐喻来认识新的事物。由于隐喻的这种独特作用,人们不断地将隐喻应用于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这对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论述认知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概念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也是文化的、认知的。基于人类共同的经验和认知,英汉语言有很多相似的概念隐喻,但同时由于深层文化差异,英汉概念隐喻在源范畴的选取,源范畴与目标范畴之间的映射还存在着差异。英汉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对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认知是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学习与认知。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学习和认知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认知、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以及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三个层次。我们以语言、记忆、思维和创新4个标准来区分三个层次的学习和认知。研究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和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以语言为基础,语言知识积淀为文化。因此,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展现我们对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的理解,然后我们建立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模型,最后展示本团队在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高阶认知)的实验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认知是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学习与认知。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学习和认知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认知、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以及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三个层次。我们以语言、记忆,思维和创新4个标准来区分三个层次的学习和认知。研究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和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以语言为基础,语言知识积淀为文化。因此,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展现我们对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的理解,然后我们建立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模型,最后展示本团队在以语言和文化勾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高阶认知)的实验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茵 《内江科技》2008,29(2):63-63,35
隐喻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的形式组成,同时又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些特征使得将隐喻引入外语学习过程显得既有可能又有必要。本文尝试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在隐喻基本概念及其认知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隐喻思维和隐喻认知价值的研究得出隐喻思维创造并影响语言的学习,隐喻思维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隐喻与语言、文化的密切关系为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隐喻研究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知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仅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流派以认知科学为依托,重新定义隐喻,突显了隐喻的另一种功能,即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并通过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阐释了隐喻的形成。从修辞和认知两个角度,剖析隐喻的双重功能,透过语言表层揭示隐喻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曾臻 《科教文汇》2009,(6):246-247
隐喻研究在中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知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仅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认知语言学流派以认知科学为依托,重新定义隐喻,突显了隐喻的另一种功能,即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并通过跨概念域映射的过程阐释了隐喻的形成。从修辞和认知两个角度,剖析隐喻的双重功能,透过语言表层揭示隐喻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能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词汇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英语教学始终。本文将运用隐喻理论来探讨词汇的有效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