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北省当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科普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科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运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以1987年至2014年全国工业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情况数据为样本,以工业用水排放总量为被解释变量,工业企业规模、工业废水治理设施情况、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即《水污染防治法》)的影响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含有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确实对工业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实施效果优于2008年修订之前的《水污染防治法》(1996修正)。  相似文献   

3.
<正>1986年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1年后的同一天,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着眼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据《科技进步法》,对科学基金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在科学基金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条例》公布实施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  相似文献   

4.
进入80年代后,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中央逐渐提出了"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新方针,简称"面向、依靠"新方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相继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先后出台,杂交水稻、一箭三星,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黄壁庄水库是省会石家庄市重要水源地之一,1998年经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实施了《石家庄市岗南、黄壁庄水库水源污染防治条例》,2009年进行了修改完善,正式确定黄壁庄水库为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并扩大了一级饮用水保护区的范围。近年来,库区私围乱捕、违规乱建、违法乱占、非法旅游、垂钓等非法活动逐渐增多,致使水污染加剧,环境恶化。因此,加强水源地水质治理和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小流域水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一项任务,针对国内外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与案例,探讨了适宜我国小流域治理的工程措施、生态措施与管理措施,为小流域治理规划与方案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梳理了我国目前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概况,分析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产业布局分散、企业综合多样、资金技术有限、预处理不合格不利于集中处理以及园区管理机制不畅导致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探索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模式,文章选取作为长江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之一的江西省,着重阐述江西省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打包统建"创新模式。从"建"、"管"、"优"三个阶段,治污企业统一建设治污平台,统一推动污水处理项目,实现统筹管理、多方监管、专业运营、降低成本。文章从园区政府、环保部门、投资运营商、经济和技术五个方面,对该模式的核心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戴忱  闵庆文  杨素娟 《资源科学》2011,33(2):253-258
排污权交易是目前环境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太湖流域已经开始了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排污权交易实践领域,与现有制度和法律的衔接、太湖流域排污权市场的统一化和二级市场的激活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立法方面,国家立法缺位、地方立法缺乏协调以及配套规范建设滞后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控与治理的一种经济刺激手段,排污权交易制度亟需法律的规制。为了确保制度的良好运行,实现治理太湖污染的目的,我国应该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条例》的制定,同时加强太湖流域跨行政区域立法工作,并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规范。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发展新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017年3月,黄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黄冈市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个方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河湖库长制工作,切实加强河湖库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水域生态健康。摸清河流管理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此为基础编制黄冈市城区长河"一河一策"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金灿  吴宇浩 《现代情报》2015,35(6):172-177
严峻的水污染局势亟待改善,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情报监测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运用,包括建立"小核心,大外围"的情报监测主体、构建水污染防治情报监测指标体系、梳理水污染情报监测手段以及建立开展防治水污染的情报监测工作流程以更及时地发现水环境中的潜在威胁,引导水污染防治工作化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1.
<正> 一、2001年科技工作呈现新的特点 (一)科技发展整体环境进一步优化 1、科技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颁布实施,《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修改稿)已经省人大一审通过;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山东省省属科研机  相似文献   

12.
从公开内容、组织体系、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公开渠道五个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剖析与反思,指出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阶较低、规定模糊,导致公开与保密边界不清晰;由于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意识薄弱、信息整合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不规范以及信息内容公开不高,导致公开程度与公众需求有差距;由于渠道单一且程序繁琐,依申请公开工作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这是该法颁布实施25年以来的首次大修。此次《环境保护法》呈现诸多亮点,其中关于加强环境执法、严格法律责任和鼓励公众参与的内容,加强了环境法规则的实在性,发挥了环境法作用的实效性,尤其令人关注。设立强制措施提高环境执法的有效性如今,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流域性的水污染和全国性的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其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老科协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条例》,开展了以科学报告为重点的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进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一、组建和完善科学报告团,  相似文献   

15.
<正> 今年是《科技进步法》颁布两周年和《山东省科技进步条例》颁布一周年。滨州地区在“一法一条例”的实施上,地委、行署重视,科学技术优先发展落到了实处。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在领导力量上,形成了一把手抓科技的机制,科技工作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和任期责任制,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把加强水污染防治放在切实解决六大突出的环境问题之首。如何才能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关键在于认真落实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机制的五个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9,(12):74-75
<正>1前言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在校党委指导下,把学校体育工作和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结合起来,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校园内的健身活动基本上达到了"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环境和风气"的要求,正逐步成为一种"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性活动"。为了更快地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出的要求,进一步了解我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调查分析,认为《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条例》本身存在着明显的疏漏,即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具体运行机制或组织形式方面缺乏必要的规定及其相应的保障措施,这是《条例》立法不可回避的一个关键问题。另外,《条例》中"科工贸"一体的提法有较多的不妥之处,普遍流行的项目团队并不是一种最优的合作机制,最优模式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的合作模式,即"产&学&研"团队或"师门(校友)团队",或以其为主要架构整合其他资源的组织形式。因此,建议将《条例》的有关条款作出必要的修订。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为切实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推进学校依法科学决策,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全区教育系统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关系,内江市东兴区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一是加强法律学习。通过专题会议、讨论、撰写论文、开辟"法制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将《安全生产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作为学习重点,增进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日趋突出,分析其成因,研究防治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了.城市建设对环境会形成各种影响,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而最突的,则是噪声、光、生态等方面的污染.本文对城市建设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