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均是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歌剧创作固然需要从戏曲、民歌等民族民间音乐中收取养料,但又需将歌剧与戏曲加以区别,而着力于歌剧这一特定音乐戏剧体栽固有规律的把握上,使我们的创作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2.
戏曲学研究表明,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涵盖了哲学、伦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学科的内容,在这些众多的学科当中,美术,尤其是民间美术对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民间美术中,剪纸又是最为普遍,表现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较多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三弦”是我国本土古老乐器,在长期的发展中,三弦经历了多次变革,发展到如今专门用于为演唱伴 奏的乐器“如为曲艺、戏曲伴奏”及专门用于器乐独奏或民族乐队合奏的“俗称民乐三弦”。那么戏曲三弦和民 乐三弦在演奏上、功能上、风格上,各有什么异同点?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着重分析戏曲三弦的演奏中,如何运用不同的演奏手法与技巧去表达出曲作者在创作时所要表现出来的感情,往往代表着一个人在演奏的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音乐素养与创作能力。所以,本文将重点剖析民乐三弦与京剧三弦的演奏技法异同。这也为三弦音乐创作实践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4.
刘宁 《今日科苑》2011,(21):126-128
<正> 最近,随着中国电视行业对泛娱乐化倾向的反思与自省,被冷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日益受到业界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电视文艺节目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节目形式,电视戏曲节目理应乘势而上,摆脱陈旧的传播理念和节目形态,吸收新的时代元素,为传播中国戏曲文化、树立正确的荧屏风尚和审美价值奉献力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戏曲电视节目形态日趋多样化,先后出现过直播剧场、戏曲艺术片、戏曲电视剧、戏曲专题片、戏曲综艺等五种主要节目形态,而其中的戏曲专题片,以不同于其他的结  相似文献   

5.
由于动漫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全国各省市都抱着极大的积极性来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相关产业的多样性开发取得了长足进展。根据国人普遍的手机运用习惯和文化欣赏心理,可以预见手机动漫的研究开发将会向更深层次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正在保护和抢救中国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部门正在扶持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将中国戏曲元素与动漫结合起来制作戏曲动漫系列片是一种创新,对传承和保护戏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启示。从中国戏曲艺术普及的角度来说,主要是80、90后以及下代年轻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中国到戏曲,但是每个人都有现代的工具——手机,只有利用现代新媒体时代,以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将中国戏曲变得容易被新时代接受,中国戏曲才能传播出去。手机戏曲动漫产品开发研究将传统文化与手机动漫结合,动漫技术与中国传统戏曲形式的交叉融合,派生出既前卫又厚重的戏曲动漫形式,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戏曲艺术家们的创造,经过无数次的舞台实践,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之所以能代代传承,戏曲教育功不可没。没有戏曲教育,就没有戏曲艺术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湖南本土戏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湖南戏曲推动艺术教育变革发展、湖南戏曲提升艺术教育质量、致力学院教育传承和发展湖南戏曲等方面探究湖南戏曲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会旭 《科教文汇》2010,(31):141-142
人类最初的音乐艺术是一种集诗歌、音乐、舞蹈三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型表演艺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形态的变化,综合型的音乐艺术在形式上逐渐分化,走上了诗歌、音乐、舞蹈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一方面,音乐完全脱离诗歌和舞蹈的辅助以纯器乐化的形式发展;另一方面,音乐和语言继续结合以声乐艺术的形式得以延续。有趣的现象是,声乐艺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由"根"到"根"的发展轨迹并不断优化最终成为更高级别的综合艺术。以演唱为中心的戏曲艺术是诠释这种发展现象的完美例证。介于此,本文立足于戏曲艺术的演唱进行探讨,分别从雅俗结合的戏曲唱词、兼收并蓄的戏曲声腔、以"和"为贵的戏曲伴奏、精益求精的戏曲演唱等层面进行分析,以期加深声乐文化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和提高人民大众音乐审美力。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3)
正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京剧被国家列为国粹,中国的戏曲剧种也非常的多,各地还有各地的地方剧种。现在最流传的五大剧种为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和黄梅戏,京剧可以说遍布全国,评剧分布在京津冀,东北一带,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越剧分布在浙江和上海一带,黄梅戏在安徽一带。早在70年代有很多精品剧目被搬上了银幕,其中京剧有《铁功缘》《穆桂英大破洪州》《徐九京升官记》等。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曲传情达意展现美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演员外部造形与声腔。在众多表现形式中有些手法却是非直接性的。它们的特点是:所表达的内容是通过某种方式辗转使观众领悟。观众在领悟某种暗示手段的含义后并不就此止步,而需运用形象思维联想出与戏情有密切的、直接关系的,但却因某种原因在舞台上不易或无需加以表现、说明的内容。戏曲中的暗示手法多带有启发、诱导和刺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音乐系举办了“首次全国戏曲音乐学术暨人才培养研讨会”,展开了对戏曲音乐人才培养的关注和交流。笔者在此对音乐系民族器乐专业方向的现状、课程设置、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建议,提出以戏曲学院办学思路为指导、推进教学改革的思路,促进民族器乐专业方向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从多元音乐文化视角透视吴碧霞演唱的"中西合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音乐文化的总体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声乐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而对中西声乐文化长期以来的摩擦、交流、融合,一直是声乐界普遍关注和现实发展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青年歌唱家吴碧霞在对待中西两种唱法中成功采取的“中西合璧“的艺术实践为例,探究其“中西合璧“的文化渊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尤其是中国戏曲文化.牢牢把握这种戏曲文化的特点,把握当今声乐文化发展的方向,在中西声乐文化交汇中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未来在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必将走向文化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被选择,还会被借鉴,形成全新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3.
王峰 《科教文汇》2010,(35):49-50
一个是传承千年的中国戏曲,一个是时尚炫目的数字动画,如何能很好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既能发展戏曲这一中国国粹,又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虚拟性、程式化特点的中国戏曲是否适合做成动画,制作戏曲动画需要注意解决传统戏曲中的哪些问题等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也是戏曲动画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针对戏曲类视频资源内容的管理难题,旨在构建一个戏曲类视频领域本体,以情节、事件、实体、动作、戏曲音乐等为核心要素,为戏曲类视频语义标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分析戏曲类视频内容特征出发,确定本体应覆盖的范围;选择复用与参考已有的相关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确定核心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用Protégé构建本体。[结果/结论]以豫剧和昆曲的两个经典剧目为例进行语义标注,通过SPARQL检索说明了标注框架的有效性。该本体可对戏曲类视频内容语义有效描述,将多方面的戏曲领域知识与视频内容进行关联,实现视频内容的结构化表达,为向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戏曲类视频内容检索提供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15.
长时间以来,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戏曲理念在广大群众的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现阶段,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但发展的速度明显降低,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地步。因此,必须加强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二者可以更好融合。  相似文献   

16.
音乐美学与音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音乐教学大纲统一教材是音乐学科进行教学的基础;良好的音乐教育体系是音乐教育有序发展的前提;均衡较高的师资水平是全民音乐素质的保障。三者构成完整的音乐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审美。如何将审美渗透到音乐教学体系,推动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使众多学者深入研究探索的一门课题,也将是音乐教育的发展、研究的真正所在,也是我国音乐院校极力推进完善的内容,也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课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在音乐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最大的变革就是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如何让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为的科学、有效、合理的展开,更好的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则是涌现出来的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起源早,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雪莲 《科教文汇》2008,(27):182-182
民族声乐是由传统艺术发展而来的,它源于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与戏曲艺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某些不同。  相似文献   

20.
陈立 《科学中国人》2014,(8S):29-2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从中国武术与戏曲两者融合的历史渊源、两者在形而上与形而下哲学层面的融通,以及两者在新时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三个层面探讨中国武术与戏曲之间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