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新一代的美国青年对任何事情作出决定都感到厌倦,他们宁愿在喜马拉雅山游荡也不愿与人共爬一个梯子。他们很少有荣誉感,也不去赞美什么,没有什么可称为是他们自己的风格,他们盼望文化娱乐,可他们的兴致非常短暂,转瞬即逝。他们憎恶雅皮士、嬉皮士、吸毒的人,也常常担心离异而推迟自己的婚姻,而对家庭的生活却感到分  相似文献   

2.
李旭 《百科知识》2013,(24):29-30
除了音乐爱好者,普通人也会常常听音乐,在愁苦的时候,在愉悦的时候,音乐不时伴随我们左右。其实,音乐不仅能够让我们暂时摆脱烦恼,也能够改善大脑的认知,影响人的情绪和身体感觉。总是有很多科学家乐于研究音乐和心理的“互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吧!  相似文献   

3.
亲人,是与我们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人,也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当你在外身心俱疲的时候,亲人会给你安慰和温暖;当你在外获得成功时,你总是希望在第一时间告诉最亲近的人,给他们喜悦.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困惑地发现,伤我们最深的也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每个努力的人,他们都会自带光环。不只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自带光环"一词来形容那些成绩好的或者努力的人。不过,也有一些物体真的是自带光环的,比如宇宙中的星体。宇宙中,很多行星有着华美、绚丽的光环。同学们知道这些光环究竟是什么吗?它们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星体光环的神秘面纱吧!  相似文献   

5.
生活赋予了我们很多,也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通过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他的心灵美、丑、善、恶。然而,在平凡的世界中人们又怎么样去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生活,描绘我们那张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那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则给予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赵颖 《科教文汇》2009,(6):228-228
生活赋予了我们很多,也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通过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他的心灵美、丑、善、恶。然而,在平凡的世界中人们又怎么样去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生活,描绘我们那张五彩斑斓的生活画卷,那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则给予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是如何理解空间的?他们会与建筑师一样看待空间吗?步行街上的人们如何看待这条街?他们在步行街上有哪些活动?这些活动与步行街的空间特征的关系是什么?广场上的人如何理解广场?他们对这些空间满意吗?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自豪和忧伤的地方,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正吸血鬼不只是存在于传说中,他们也真实地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在西方,很多城市都有隐秘的吸血组织存在。在世界上的大多数主要城市里,生活着这样一类人,他们可能是护士、也可能是酒吧吧仔,也可能是正在给你上课的老师。这些看上去与正常人没啥两样的人,但却有个让人毛骨悚然的习惯,他们会定期吸人血——他们是真实的"吸血族"。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大家在网络上沟通的方式,大多是以微信为主,微信头像就好像是我们的门面。有些人一般就一直用一个微信头像,也有一些人喜欢三天两头更换微信头像。对于好多人来说,都是只记头像,不记名字,也不改备注,当他们想在朋友圈中找人的时候就发愁了。那些经常更换微信头像的人究竟是什么心态呢?他们为什么会频繁地更换微信头像呢?  相似文献   

10.
如果让你回忆自己曾和哪些人进行过交流,父母的温和叮嘱、师长的谆谆教诲、朋友的关怀打趣、伴侣的甜言蜜语一定都在你列出的单子上。但是这个名单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呢?当你在思考时,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在诉说着自己的疑问,它,就是时时陪在我们身边却总被我们忽略的来自于自身的"心灵物语"。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信息高速传递、经济高速发展、世界触手可及的火热的发展时代。在国际关系、科学、商业贸易以及人文学科等领域中,作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通用的交际语言——英语的交际功能,显得愈来愈重要。为了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说英语;会用英语和别人交谈;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听懂(理解)别人所说的英语。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学生,他们掌握了相当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却听不懂也说不出几句英语。他们对笔试无所畏惧,对口语和听力测试却“胆战心惊”,他们常常感到最吃力的…  相似文献   

12.
王琪 《百科知识》2011,(12):50-51
时下,"今天你在网上买的什么?"、"周末逛街了没有?"等俨然成了很流行的问候语。我们平时在商场、超市的出口也会经常看到一些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物品的人,在这些人中间,有一部分人常常是疯狂采购、满载而归,而不管这些物品是不是他们所必需的,他们经常会陷入一种不买难受买了后悔的矛盾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清醒的,感到肚子饿了,盘算着去哪里吃顿饭,吃些什么,想好了,拿上钱出门去。我们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当然有时候也会犯糊涂,打个电话功夫就忘了接下来要干什么,出门后才发现没带钱,如此等等。生活似乎就是这样在清醒和糊涂中交织着前行,而人们通常都认为自己是清醒的,糊涂只是不经意问的意外,不过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废旧的手机还有什么用么?我们当然知道街上总会有些收购废旧手机的人,但是何不利用它来给自己找点乐子呢。比如,做一个会满街跑的机器人。你可以在办公室里突然把它拿出来,假装是个蟑螂,吓唬胆小的女生。你还可以专门做一个给自己的孩子作为礼物,前提是你家的小孩儿年龄已经足够大,已经过了见到什么都想拿来吃几口的岁数,因为这个机器人真的很小,而且它完全不具备智能,没有聪明到自己会喊救命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把派克曼比拟为人,从派克曼的组合中,我们会看到团队精神的伟大。图1是计算机游戏中的三种派克曼的单独形象,没有什么惊人的地方。一个人只能做自己所能及的事情,但这种事情是很有限的。比如,搬东西,轻一点,你一个人可以完成,重一点,没有人来帮忙,你就奈何不得。很多人认为会做蛋糕就能开餐馆,会裁衣服必能开服装店,贸然投下大笔资金,不到数月便血本无归。就是因为你虽有一技之长,但没有一个有管理能力的人与你搭档,自己也没有与进货商和消费者的协作沟通能力。所以,准备圆你的创业梦时,不妨先到人家的公司干一段时间,培养自己与同…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有工人、农民、商人、军人、教师、政府职员等很多种职业.当我们回到几百万年前,去拜访原始人类,我们将看到他们也在忙碌地做事情.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灵魂出窍?     
我们平躺着即将要睡着时,有时迷迷糊糊中会突然感觉到自己漂浮在身体的上方,正与自己对视。晕!难道真有灵魂?灵魂还可以离开我们的身体?原始社会的巫师通过让病人服药来使灵魂附体时,寻找的就是这种"精神感觉"。但是,在手术台上的病人麻醉时这种现象也会发生。当歼击机加速时,这种现象也突然会在飞行员身上出现,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灵魂"飘出了肉体。很多人都感觉自己有过所谓"灵魂出窍"的经历,并坚信这是一种超自然现象。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灵魂出窍"的感觉来自单纯的想像,神经学上一直无法清晰地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8.
大脑有个"体验模拟器"想象一下,假设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1小时了,你会用这1小时做什么呢?你会不会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到最奢华的饭店大吃一顿呢?或者冲到上司面前细数你对他的种种不满,将这些年积压在心中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或者拿着把刀将你的仇人大卸八块?你具体会做什么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生的最后1小时里,多数人会做一些平时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与想象自己的生命戛然而止不同,当我们知道自己前面的路还很长的时候,我们会为将来做很多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德国人进入一家他们认为很棒的公司后,服役20年以上很常见,甚至有些终身不换东家。在宝马工厂,就有很多工人干了40年上下,员工的高忠诚度是德企的特色。德国企业究竟有什么秘诀,能牢牢拴住员工的心呢?重视人力资源的优良传统。德企有重视人力的传统,国际化后也会把"德国式HR(人  相似文献   

20.
读书     
《科学与生活》2009,(11):122-122
<正>猿性的证明"如果我们直盯着某只黑猩猩的双眼深入地看,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那双眼睛里透露出一种富于智慧的自信的‘人’格,而那双眼睛也在反看着我们。如果他们是动物的话,我们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