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生素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实施干预措施前的门诊处方80份为对照组,2014年4月~2015年3月实施干预措施后门诊处方80份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处方中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构成比为7.50%,同对照组18.75%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较多,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我院门诊不合格西药处方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了解处方质量情况,促进处方质量的提高,减少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3月份的门诊西药处方,根据<医疗机构处方管理方法(试行)>和有关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抽取门诊西药处方45240张,其中合格处方44516张,不合格处方724张,处方合格率为98.40%,处方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说明我院对门诊不合格处方采取的对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临床处方4000例进行分析,统计其中抗生素的用药情况,找出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处方,分析临床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原因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62.0%,其中预防性用药所占比例为59.4%,治疗性用药为29.8%,混合性用药所占比例为10.8%,其中不合理用抗生素的有24.9%。不合理用药中,无指征预防性用药30.4%,无指征联合用药16.8%,抗生素选用不恰当13.3%,用药剂量过大15.9%,用药时间过长10.8%,用药过频繁12.0%,医师越级使用抗生素0.81%。结论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的原因是受医药业的不合理利益驱动,医院管理制度的缺乏,某些医生的盲目使用,以及患者凭经验购药等各种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呼吸科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2016年1月呼吸科出院病历194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呼吸科出院病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为51例,不合理为73例。结论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不适宜、用量不适宜,为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抗菌药物的实践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5.
几种常用糖皮质激素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地塞米松注射液,甲泼尼龙注射液,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常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某医院2010年7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期间门诊所有电子处方进行汇总,分析四种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所调查处方中不规范处方仅有1张,占处方总数的0.0 3%,用药不适宜处方占47.89%,超常处方占总数的0.16%,与地塞米松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美洛西林、葡萄糖酸钙、泮托拉唑和庆大霉素等,甲泼尼龙注射液,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未发现配伍禁忌问题。结论:总体情况较好,以给药途径错误为主,应继续加强医生与临床药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掌握最新的医药信息,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处方点评在提高本院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上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6月与2013年1~6月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4年1~6月与2013年同期相比,各组数据如下:处方合格率从67.67%升至73.19%;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从98.91%升至100%;抗菌药物使用率从36.17%降至30.17%;注射剂使用率从20.67%降至18.67%。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进行干预后,提高了本院的处方合格率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小儿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综述。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应按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选择。选用抗生素药物应考虑其有效性,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目的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加强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此院HIS系统根据每月药品用量动态监测的结果,应医院要求抽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对于进入使用金额前30位的第一位辅助用药根据临床科室使用量进行排序,排名前3位的科室每月抽取10份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点评。结果此院2017年9月、10月、11月份居于第一位的辅助用药是人血白蛋白(25ml:5g/瓶);排名前三位的科室分别是:消化内科(药品用量为932瓶,为总用药量的18.3%);重症监护室(药品用量为838瓶,为总用药量的16.5%):肝胆外科(药品用量为680瓶,为总用药量的13.4%)。结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用量大,且其适应证与指南相符率低,需加强人血白蛋白的合理、规范使用,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导致耳聋,每年约7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与成年人相比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滥用、错用耳毒性药物是儿童后天致聋的主因,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在聋哑儿童中的占比为30%~40%,而发达国家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比例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未进行药学干预的100例用药记录作为对照组,2014年进行了药学干预的100例用药记录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用药合理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药品费用以及平均抗菌药费用相比于未进行干预你的对照组明显较低,且经过干预的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药师的临床不合理用药实施药学干预,有效降低了不合理的用药情况,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与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科学的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药物是治病救人的媒介,合理用药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手段。影响合理用药的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80%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销售,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2.
900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从我院药房电脑系统随机抽取各病区2003年1月~2005年1月900例住院病人的用药记录,并结合各病区病人的病原体送检情况,统计全院及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抗生素种类及其使用频率排序、抗生素联用情况以及病原体送检率。结果:(1)抗生素使用率为77.78%;(2)抗生素联用者占使用抗生素总人数的57.57%。其中二联占62.53%,三联占14.64%。(3)病原体送检率为14.43%。结论:我院抗生素使用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临床医生应遵循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用药。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某院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不良反应数据,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探究最佳给药方案,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严密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抗生素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必要性、合理性。方法 调查2014年7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将其血常规、体温、抗生素用药品种、联合用药、给药途径、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登记、分析。结果 抗生素应用率达99%,共涉及4类16种,最常使用的是:青霉素G、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单一抗生素用药率为35.35%;二联应用率为49.49%;三联应用率为15.15%。口服用药率为11.11%;静脉给药率为69.70%;同时进行口服给药、静脉给药的病例占19.19%。结论 我院对于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存在着抗生素的应用率过高、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偏高、给药方法不当等问题,应加强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其负面作用越来越显现严重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滥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1,适应症掌握不严在临床上不重视病原学检查,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缺乏医疗设备,仅凭经验使用抗生素。还有的在没有任何适应症的情况下以所谓预防感染为目的或是安慰性的使用抗生素。在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方面很不规范,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违背职业道德,给患者无端塞一些根本不需要的高级抗生素,加速了耐药菌株的产生。2,认为广谱抗生素比窄谱生素好对急性感染,抗…  相似文献   

16.
加强科学管理 降低不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以科主任、临床药剂师、护士长为核心,全科医药护人员均参加管理,分析不合理处方和本科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科室控制规划和条件.结果:通过严格坚持调查、监测、执行、总结,逐步解决不规范用药和科室内造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达到国家卫生部医院晋升等级工作医院合理用药的考核标准.结论:采用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管理,减少不规范用药和减少医院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18.
根据消化内科经常出现用药的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的治疗以及威胁身体健康。根据对于近几年的消化内科用药情况的实践研究表明,针对将近两千个病例进行消化内科治疗的病例进行调查,据统计,该两千多位患者患者当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数量占总比重的13%之间,现象及其严重。经过对某医院的研究,在2011年一年内出现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就有将近60个病例,而2012年增加40个不合理用药病例,2013年则增加更多。根据实践表明,消化内科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逐年增长。同时,在不合理用药病例中,其中用药量过大的情况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多,长时间用药现象大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应该引起消化内科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老龄人抗生素使用情况,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本文对2009年1~12月年龄在65岁以上的125位老龄门诊患者进行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调查发现,老龄患者因缺乏抗生素相关知识,自行购药或经验购药行为较多,极易出现联合用药和不良反应。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尤为重要,需要医疗监督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医师和患者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目前基层医生对于处方中抗病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基层医生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科学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某医院基层医生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基层医院的门诊处方500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临床医药要学的医理知识以及用药的规定,对基层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使用针剂处方有399例,占据着整个比例的79.8%,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15例,占据83%。结论:回顾分析限制得出,基层医院滥用抗菌药物现象严峻,以期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