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倾听幸福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深情的凝视、一个甜蜜的微笑、一次友爱的握手,甚至轻轻地拍一下肩膀,学生就会被老师真诚的爱所感染,被真挚的温情所感动,心田会激起情感的浪花.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李政涛语)倾听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教学手段。倾听是一种能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倾听也是教师的一种修养,是对学生说话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李政涛语)倾听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教学手段.倾听是一种能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倾听也是教师的一种修养,是对学生说话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者指出: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在倾听中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活动中,在学生提出问题、推测、观察与实验、讨论等各个环节,我们都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有研究者指出: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在倾听中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活动中,在学生提出问题、推测、观察与实验、讨论等各个环节,我们都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耐心地等待、细心地倾听,要用朋友般的热情和期盼去触摸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听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及时发  相似文献   

7.
王娟娟 《考试周刊》2013,(29):179-180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教师既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又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是一种智慧,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微弱信号,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处理,会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中,这样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9.
李政涛博士曾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耐心倾听能收到哪些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了解学生,关键是教师要倾听学生。教师能否有效倾听,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要了解你的学生,关键在于学会倾听——不是他听你说,而是你听他说!我们要知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本文主要是反思倾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教师和学生如何倾听。  相似文献   

11.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中,这样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12.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带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适时进行引导,对问题深入探究,并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评价,起到及时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带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适时进行引导,对问题深入探究,并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评价,起到及时激励的作用。目前小学生在课堂听讲中表现出来种不良现  相似文献   

14.
“倾听教育”追求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自由言说与真诚倾听,并提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需要有一双“道德的耳朵”。然而,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仅有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民主平等、倾心专注听取、真诚交往等道德责任意识是不够的。倾听教育实践中,“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教育教学中倾听智慧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师生对话与交往走向自由境界的“绊脚石”。研究教师的倾听智慧及其养成途径,对推进“倾听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把受教育者的叙述或言说被教师拒绝倾听或有意无意遗漏倾听的现象称为教育的“失听”。根据教师对倾听信息的接受程度,我们把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失听现象分成拒听、假听和枉听。  相似文献   

16.
倾听是人与人沟通的品质和技巧。教育中的倾听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和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者教育任务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倾听具有特殊的意蕴,即倾听是教师关注儿童的一切行为,并对儿童的行为和情感进行积极、恰当反馈的过程。倾听意蕴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倾听具有教育性、理解性、  相似文献   

17.
倾听是人与人沟通的品质和技巧.教育中的倾听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和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者教育任务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倾听具有特殊的意蕴,即倾听是教师关注儿童的一切行为,并对儿童的行为和情感进行积极、恰当反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始于倾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每一颗灵动的心。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倾听”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有时甚至连形式也没有。许多教师往往没有耐心听学生发言,  相似文献   

19.
倾听智慧是教师的实践智慧之一,是教师感知、辨别、把握和判断受教育者的言说所包含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涵并灵活进行符合教育原则的艺术化、创造性处理的综合素养。它具有情境性、行动性、交往性、创造性和合理性等特征。倾听智慧可以通过广开言路、有效参与、积极反馈、理性反思等途径养成。  相似文献   

20.
倾听智慧是教师的实践智慧之一,是教师感知、辨别、把握和判断受教育者的言说所包含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涵,并灵活进行符合教育原则的艺术化、创造性处理的综合素养。它具有情境性、行动性、交往性、创造性和合理性等特征。倾听智慧在实践中表现为信任、理解、等待、回应等。倾听智慧可以通过广开言路、师法儿童、有效参与、积极反馈、理性反思等途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