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时,应着重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意志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一个重要方面是意志的培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办事要坚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另外,要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人不要包办代替,以利于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意志。在培养幼儿意志的同时,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对能力强但又缺乏自制力的幼儿,可适当地提高要求和加强督促,在控制他们的行为和情绪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李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2,(29):262-263
幼儿期是个性最初形成的时期,对于个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表现在性格与人的成才与否、事业、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然而,家庭是幼儿个性实现社会化的场所,幼儿长期生活在特定的家庭中,家长应重视其个性的发展。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清楚地了解幼儿个性的年龄特征,才能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培养,从而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个性最初形成的时期,对于个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表现在性格与人的成才与否、事业、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然而,家庭是幼儿个性实现社会化的场所,幼儿长期生活在特定的家庭中,家长应重视其个性的发展.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清楚地了解幼儿个性的年龄特征,才能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培养,从而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周艳 《今日教育》2009,(7):10-10
幼儿园里大都是独生子女,个个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助长了幼儿“以我为中心”、“唯我第一”的意识。家长往往关注的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有所忽略。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常规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生活的独立性;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1.加强目的、理想教育,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要告诉他做事必须先明确目的,并要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对幼儿来讲,自信心是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成功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父母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剥夺孩子实践的机会,而应诱导孩子多动手动脑,多实践。2.目标明确,要求适当。一个人的坚强意志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行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家长必须为孩子确定恰当的活动内容,提出适当要求。活动内容应是需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在幼儿教育上,这个“度”就是要“适合予幼儿,有益于孩子”。以下两种教育应引起家长的注意。1.超越幼儿的接受能力,施以成人式的硬性教育。这种现象多出于较高文化层次的家庭,他们强迫孩子接受他们的文化臆想,孩子还在念中班,便开始灌输小学盼课程,孩子刚会说话,就教背唐诗宋词。过重的压力,造成孩子过分的紧张;过严的管教,导致孩子过分的依赖。结果教一只知一,教二只知二,抑制了孩子灵活变通的天性,影响了儿童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2.缺乏对孩子的个性了解,人趋亦趋的教育。家长由于缺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发了情感智慧对幼儿形成健康个性的重要作用,认为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强调家长培养幼儿的情感智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敏感地觉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提示孩子意识不同的情绪及其表现;尊重孩子的感受,以同理心作出回应;适时发出“邀请”进行倾听交流;教孩子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教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幼儿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要尊重劳动成果。怎样使家长理解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的重要性呢?我不断苦苦寻找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一、家长转变观念,在了解、观察基础上,理解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心,过度爱护,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在家中任何事长辈都包揽了,使孩子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养成了娇气、懒惰的坏习惯,缺乏…  相似文献   

10.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虽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往往因自己工作忙,长辈愿意帮助,于是把对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幼儿园和长辈;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相似文献   

11.
让幼儿自己购物——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一次尝试●马新在每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把自己和孩子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幼儿智力开发的家长们,却忽视了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难怪许多社会学家呼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都成为...  相似文献   

1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对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保持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的一致性,巩固良好生活习惯的成果.同时,要深入孩子的内心,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上不懈努力,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教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建立和发展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而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包括幼儿园和家庭两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对幼儿的规则意识进行培养。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共同发展才能够为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幼儿园教育中规则意识的培养应从建立日常规范,设立奖励机制,开设形式多样的游戏项目三个方面入手。而在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家长的作用: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自己设定规则的机会,最后家长要多与孩子互动进行亲子游戏以此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上海医科大学金山医院眼科曾对一千四百七十名四至六岁幼儿的眼屈光生理值进行了调查,发现视力异常者高达32.99%,因此,保护幼儿的视力问题,应引起保育人员和家长的重视。一、要注意科学采光。家庭和幼儿园让孩子阅览读物、写字画画时,应有充足的光线。不要让幼儿在过暗的地方看书,也不要在日光直射下学习,以免损伤幼儿眼睛,影响视力。二、对幼儿要进行体态教育。视力异常(先天性的除外)往往是由体态不正引起的,因此要教育幼儿坐正、站直。  相似文献   

15.
独立性也称不依赖性,通常是指自我决策、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实施解决问题的行为时所反映出来的个性品质。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期是独立性形成发展的关键期,适时对幼儿进行培养,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只顾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我们从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入手,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充分利用父母与孩子关系上的亲密性、教育上的渗透性及教育影响的深刻性,努力发挥家园共育的巨大作用,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一、转变…  相似文献   

16.
黄忠富 《家教指南》2003,(11):45-45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倾注大量精力和财力去培养孩子。这样做没错,也完全应该,可这只是丰收的愿望和勤奋的“田间管理”。你的孩子将来能成什么很重要的一环是“播种”,要看你当初播下了什么种子。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一平凡就怨天尤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一不孝就抱怨社会,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一失足就完全放弃。你应该多想想自己原来做了些什么,现在应该从何做起。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凭空生出个什么果子来。不要过分相信遗传因素,尽管这固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它不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家长都很注意培养自己的孩子 ,希望孩子聪明、能干 ,长大后能有所作为。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 ,幼儿文学能起到如下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文学能培养孩子高尚的思想品德 ,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古人云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我们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四有”和“四面向”的开拓型人才 ,必须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其中幼儿文学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幼儿文学的教育作用 ,实际上就是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认识、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令不少父母感到困惑的是,为了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下了很大工夫去看一些教育的杂志、书籍,了解各种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不折不扣地照着做,可为什么收效不大呢?笔者在与家长交谈中发现,有些家长对书上介绍的教育理论、方法和经验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很少思考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例如,书上说要从小培养孩子大胆勇敢的品质。这对个性比较内向、行为过分谨慎和胆小的孩子而言,加强此方面的培养是适合的;可是对于行为比较鲁莽、做事很少想后果的孩子,如果家长还强调大胆、勇敢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又如,现代社…  相似文献   

19.
苏芬 《山东教育》2002,(36):39-39
人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往,特别是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健康成长也极为重要。但是,如今大部分家长比较注重幼儿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许他们交朋友,使孩子的交往范围大大缩小,孩子慢慢变得封闭自己,任性,不知谦让。怎样让家长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科学地指导孩子,并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呢?我不断寻找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一、让家长转变观念,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心,过…  相似文献   

20.
一、悉心照料幼儿生活,与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相结合 由于幼儿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为保证幼儿的健康、安全和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对幼儿生活予以悉心照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悉心照料绝不等于包办代替。过分“保护”会影响幼儿自理、自立能力的形成,因此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教师不要代替幼儿去做,教师应当指导并鼓励幼儿自己去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