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看板     
数字 300元北京市教委称,拟从2006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提交市政府审定的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内容有: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杂费、教科书费;山区学生、城乡低保待遇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含随班就读)每人每年提供300元助学补助;山区(含半山区)、特教学校及城乡低保待遇家庭的寄宿学生免交寄宿费,每人每月发放100元伙食补助。 103.5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作为全球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整体上基本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中国儿童平均智商达到103.5,表明…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在农村的全面实施,城市也开始对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但是,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却未能纳入“两免一补”政策的享受范围。免费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有义务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由于现行义务教育投入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义务教育法也没有明确规定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大多数农民工随迁子女被排斥在城市公办学校和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范围之外。建立由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三方按比例共同分担机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纳入“两免一补”政策的享受范围,是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云南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新闻发布会,向各位介绍我省近年来救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情况,通报我省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进展,目的在于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全面落实“两免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是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享受到这一政策的学生已达3600 万,他们主要是中西部地区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是国务院于2003年9月出台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到2007年底,唐山市教育总投入预计达到46.5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达到32.5亿元。 2007年,唐山市按照中央和省的政策,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受益学生达62.7万人,覆盖了全市所有农村户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该市还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一免一补”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总计金额达到2.2亿元。  相似文献   

6.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1,(8):79-79
中国将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近日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08,(8):29-30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玉溪市在全面落实中央“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实施“三免一补”。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众多家庭经济困难、面临失学的山区少数民族学子带来福音,给控辍保学工作带来了强大的支撑力,确保了一代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使农村户籍儿童、城市贫困家庭儿童的受教育权切实得到保护,使他们不至于因为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教材而辍学。然而,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制定的“两免一补”政策中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学生享有“两免一补”的规定比较笼统,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在两免一补享受名额有限的条件下,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中的农村户籍儿童等原本应享有“两免一补”政策优惠的群体却并没有很完整地享受到这一政策,往往成为政策落实中被忽略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实行《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暂行办法》使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受益学生达到150多万,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仍存在流动儿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难的情况。本文从两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的政策,财政部、中宣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部门做好“两免一补”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笔者所在的区域内有的学校在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时,却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认真执行,而是采用了按人情关系的方式发放到人。本应享受“两免一补”的贫困学生因没有人情关系而与国家这项优惠政策无缘。  相似文献   

12.
《青海教育》2005,(7):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青海省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就学难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是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的就学困难日益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茆琛 《教育》2006,(13)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是中央的承诺与部署。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看不见的投入”。中央“两免一补”政策,各地落实情况不一。重庆市渝北区在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三免一补”的新举措。渝北区的做法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茆琛 《教育》2006,(7):28-29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是中央的承诺与部署。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看不见的投入”。中央“两免一补”政策,各地落实情况不一。重庆市渝北区在财政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三免一补”的新举措。渝北区的做法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5.
《湖北教育》2005,(9):8-8
“两免一补”是什么?“两免一补”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教材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相似文献   

16.
日前,财政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政策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春季起,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我省的农村中小学校积极地实施了这一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青海教育》2007,(4):23-23
西宁市本着逐步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原则,在圆满完成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任务和“两免一补”政策任务的基础上,启动了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民户口学生、农民工子女、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除杂费,为贫困家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义务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前一年完成“两基”目标,全面偿清“普九”欠债19.1亿元,中小学库存D类危房全部改造排除■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惠及388.6万名农村学生和部分郊区城镇学生■对43.3万名农村家庭女童入学实行了“零收费”■普通高中完成招生18.4万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9.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3%  相似文献   

20.
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两免一补”政策的主要内容“两免一补”政策,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免杂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以保证贫困学生“进得来,读得起,留得住”,从最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完成学业。1.贫困学生的界定: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认定为贫困学生:(1)持有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特困证、卡或低保证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