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恒 《记者摇篮》2010,(6):53-54
电视新闻报道贴近群众,就是要求在节目的内容形式上贴近。较就这两个方面分别谈谈电视新闻报道贴近群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加强新闻“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为广播电视工作者指明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主持人也必须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把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紧扣群众思想脉搏,吸引群众参与,引起群众共鸣,实实在在为群众讲话,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节目主持人要实现“三贴近”,首先要做到“三深入”,即“心入、情入、身体力行投入”,没有这个前提条件,要使节目“三贴近”只能是空话、套话。一、要用心、尽心做到“心入…  相似文献   

3.
农业节目的主要观众是农民,怎样做出既让农民喜闻乐见又能产生实际效果的电视节目,一直是我们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根据"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个贴近"原则,农村节目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农业".  相似文献   

4.
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重点要在如何解决贴近问题上做文章,使广播电视拉近记者与群众、节目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以节目沟通与群  相似文献   

5.
翁小芹 《青年记者》2007,(12):108-109
电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理论宣传的重任。电视理论节目能否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电视理论节目能否受观众欢迎,能否长久办下去的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栏目定位、节目题材内容、节目形式、节目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电视理论节目如何遵循“三贴近”原则,优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关月 《记者摇篮》2004,(1):31-3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是广播电视宣传落实“三贴近”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办节目的归宿和目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使电视法制节目更贴近观众吴静春在《如何使电视法制节目更贴近观众》一文中指出,目前全国法制栏目已经超过200个。充实提高法制栏目质量的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内容上贴近观众。首先要找准栏目定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栏目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群众欢迎,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其次要选择与观众息息相关的内容。要加大信息量,加快节目的整体节奏。最后还要紧跟时事。二、表现形式上贴近观众。形式与手法应避免单一化,在叙事手法和讲述结构上要精良,做到通俗易懂。要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引发民众对法律事件的种种思考。好的节  相似文献   

8.
辽阳电视台《特别关注》节目开播以来,坚持舆论监督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仅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还通过节目的播出,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起到了推进政务公开,督促职能部门、公共服务单位更好地为市民服务的作用,为百姓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新闻实践告诉我们:舆论监督更要讲“三贴近”。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谈话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和关注。如何让电视谈话类节目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笔者认为,选题时关键要着眼民生,把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题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激烈的竞争中,新闻界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坚持“三贴近”。“三贴近”即贴紧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三者密不可分,而核心则是贴近群众。抓住了这一点就是抓住了根本。反思一下,我们的广播电视与群众贴得近不近、紧不紧呢?有没有什么“离本”倾向呢?又该如何纠正它呢? 一、节目设置雷同呆板,甚至多年一贯制。新闻节目次数少,信息量低,重复率高;专题节目类别少,仅  相似文献   

11.
打造电视气象栏目品牌,是电视气象节目的运营战略目标,要从节目的质量、创意、主持人主持风格等方面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还要让电视气象栏目走进群众,贴近百姓生活,在社交活动中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使群众认知、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12.
杨怡芳 《视听界》2012,(3):115-117
电视法制节目传播面广、可视性强、贴近群众,能够承担起构建法治舆论环境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任。县级台法制节目必须把法律的尊严、群众的呼声放在第一位,办成说百姓事、讲法理、为百姓服务的贴心节目。  相似文献   

13.
本次主持人节目参评稿中,有8组来自县台,占了25%,但成功的不多。没有很好发挥自身优势是个重要原因。县级台的优势是“三贴近”(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它的主持人节目,在宣传内容上更加强调地方性、指导性、针对性。比如,谈话类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14.
《叶文有话要说》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非常受欢迎的一档情感谈话类节目,节目话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女性情感、婚姻生活。本文通过讲述节目中发生的几个小故事,带您走进、了解《叶文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5.
《叶文有话要说》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非常受欢迎的一档情感谈话类节目,节目话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女性情感、婚姻生活。本文通过讲述节目中发生的几个小故事,带您走进、了解《叶文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6.
唐爱秋 《新闻传播》2009,(12):102-102
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的根本在于,办节目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广播电视节目沟通与观众的情感,更好地为广大广播电视观众服务。然而,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贴近”,不能靠硬灌,而要靠受众自愿自觉地接受.这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感染力,追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刘杨 《中国广播》2005,(5):41-42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节目主持人沈霞以一档夜间谈话节目《轻风夜话》和听众热线交流,为广大听众“解心疑”、“减心痛”、“除心病”。12年来,沈霞全心全意为听众服务,办节目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听众之所盼。使《轻风夜话》成为名牌栏目,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首届十佳公共栏目奖。她本人也深受听众朋友的喜爱和信赖,听众亲切地称她为“沈  相似文献   

18.
节目稿源不是自上而下派正规记者采访提供,而是直接由社会DV通讯员自下而上提供新闻素材,使《DV观察》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类舆论监督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究其原因是,这类节目充分发挥了广播电台的传播优势,用最贴近群众的方式,成为连接党和群众的纽带,沟通政府和百姓的桥梁。笔者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鸡西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目为例,探  相似文献   

20.
作为省级媒体中唯一的特区新闻节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频道推出的《厦门演播室》,以社会新闻为自身定位,秉承新闻频道的综合理念,从新闻的选题乃至节目的风格上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关注群众所经常关心的热点,通过百姓视角,直击厦门现场,带来全面、快捷、鲜活的特区动态报道。通过分析、调阅《厦门演播室》的部分新闻以及相关收视率,探索其社会新闻报道的节目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