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推送,即手机新闻客户端将实时重大信息主动推至用户眼前,是新闻客户端贴合手机传播规律的主动之举。推送减省了用户搜索查询信息之累,又保证了重点新闻不被用户遗漏。同时,推送也提升了用户进入客户端的频率,成为提升流量的一大手段。动向新闻客户端通过对"通知"功能的应用,将重要新闻以通知的形式推送给用户,用户可以像收短信一样接受新闻推送,并进入客户端阅读。"动向新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5,(3):8
编者的话:2015年1月20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闻客户端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汉举行,省域新闻客户端—"动向新闻"同时正式上线。"动向新闻"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倾力打造,以构建"湖北移动端主流舆论新阵地、全媒体融合发布新平台、湖北移动互联第一新闻门户"为定位,坚持"党媒属性、省域门户、资讯管家、舆论引领",努力实现党报党网在移动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3.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手机新闻客户端成为我国手机网民移动端资讯获取的首选方式,占比为35.8%。一方面是手机新闻客户端迅速普及;另一方面则是搜狐等商业互联网巨头,以及央视新闻、新华社发布等央媒激战新闻客户端,早已圈下巨量用户。动向新闻客户端如何在这激战中杀出重围,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北第一新闻客户端"?我们认为,其关键还是要抓住湖北省域新闻客户端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动向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之际,为这个移动新媒体诞生庆贺的同时,也为它的发展方向提出三点思考。第一,动向新闻客户端,要充分发挥党报权威信息的优势。在地方,党报应该是提供权威信息的主渠道,地方同中央的媒体不一样,没有专门的通讯社,党报可能是地方权威信息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所以重要权威信息可能首发于党报,或者是来源于党报。"动向新闻"是依托党报这样一个背景,权威信息的背景,办  相似文献   

5.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全国许多传统报业集团正向传媒集团方面稳步迈进,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2011年,全国推出新闻客户端的报纸占当时报纸总数的11%,到2014年,这一比例猛增至72%。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变革,新闻客户端越来越成为报业集团的标配。从"动向新闻"异军突起的过程不难看出,在发展新闻客户端这一新媒体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资源。  相似文献   

6.
唐玉璟 《今传媒》2022,30(2):9-11
本文对新闻移动客户端的智能语音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智能语音发展的特点,发现新闻移动客户端存在智能生态不完善、场景不够贴合用户需求、语义模糊和缺乏"温度"的问题,进而提出当前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功能完善措施,以期对新闻移动客户端智能语音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促进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两会期间各大媒体比拼的新平台。本文以"人民新闻"和"腾讯新闻"两大客户端对2014年两会新闻的传播为例,研究不同类型的移动客户端如何根据自身的资源、定位以及新媒体特性,提供差异化的时政新闻产品。移动客户端用户既是受众,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媒体在发展新闻客户端时,需思考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功能需求,发挥受众的能动性、主体性,在内容和形态上不断创新,以此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倪惠杰 《传媒》2021,(21):59-60,62
新闻客户端是省级媒体融合转型的重要方式,但现在也面临着来自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的新闻客户端以及市场化新闻客户端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各省级媒体融合实践,认为"新闻+服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省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重要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9.
2014年,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相继推出了独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并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成为用户接收新闻信息的全新平台,提升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移动新闻客户端已成为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但一些移动新闻客户端在丰富网上新闻信息内容、满足人们多样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存在"把关"功能弱化、报道尺度过大、违规登载新闻等问题,给舆论传播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舆情引导难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0.
澎湃新闻     
正澎湃新闻,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澎湃新闻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同时,澎湃新闻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致力于新闻追问功能与新闻跟踪功能的实践。澎湃新闻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已经做出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今日头条"等移动新闻客户端(App)的价值构成,结合业务细节对编辑技术实现的新闻增值服务、价值创造进行了探讨。新闻客户端的价值包括战略价值、融合价值和业务价值三个方面,其价值创造和实现都在于满足用户的知情、表达和分享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地方传统纸媒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纷纷进行转型升级,掀起试水新闻客户端的浪潮。但如何使自办新闻客户端不致沦为"僵尸"级客户端,如何使自身在同类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等皆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闻客户端激烈的竞争现状,通过对典型的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交汇点新闻"、"并读新闻"进行分析,得出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在于,本土资讯的亲近感和与用户的粘合性是传播力之源;新生代网民是未来的核心用户,重构其高品质生活方式,则是其传播力的延展。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16,(4):8
当前的媒体江湖,大家不是在做新闻客户端,就是在做新闻客户端的路上,于是就有一拨又一拨的新闻客户端出现。媒体向移动端发展是一种必然,新闻客户端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内容展示平台。在各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新闻客户端背后,问题显而易见:如此多的新闻客户端扎堆,已在队列里的"老兵"如何保持优势?刚"入伍"的"新兵"又如何奋起直追?同质化竞争如何避免?新闻客户端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平台。"魏则西事件"作为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本研究选取了"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两大热门新闻客户端上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新闻客户端对"魏则西事件"的呈现特点与叙事方式,反思新闻客户端对社会事件的呈现问题,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传播平台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刘峣 《青年记者》2016,(4):28-29
新闻客户端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媒体融合所面对的新考验。如何构建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客户端在竞争中凭借"异质性"突围的必经之路。手机新闻客户端如今正进入"战国时代"。作为媒体融合"两微一端"中的重要一端,新闻客户端已成为"老中青"三代媒体转型、融合的标准配置。从传统媒体到门户网站,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都希望从不断看涨的移动端分一杯羹。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新闻客户端三大领军方阵格局已经初显。最近,艾媒咨询发布2015年手机新闻客户端排行榜。从榜单上可以发现,腾讯、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依然坚挺;今日头条、ZAKER、一  相似文献   

16.
腾讯客户端将从便携化和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在新、旧结合的基础之上,在百花齐放、各自探索的新闻客户端领域,致力于为用户寻求最好的移动新闻体验。新闻客户端是移动新媒体的战略产品,腾讯早在五年前就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大势,并积极布局。2010年10月,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第一个版本就在appstore上架,是最早推出客户端的新闻门户之一。腾讯新闻客户端一度占据新闻类应用的第一名,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6,(6):43-48
原生系移动新闻客户端是一类初创于移动终端的新闻资讯APP,它不同于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媒体系移动新闻客户端和以网易新闻、搜狐新闻为代表的门户系移动新闻客户端,具有纯粹的"移动基因"。在没有新闻采访权和门户网站丰富资源的背景下,原生系移动新闻客户端以用户为突破口,从新闻内容供给、信息推送、视觉传达、交互设计、增值服务等方面挖掘用户需求,努力增强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性,在竞争激烈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吴兵  高思远 《视听界》2015,(1):36-40
当前,各门户网站纷纷采取不同手段争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通过对比移动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差异,探究移动阅读自身特征,结合几大移动阅读客户端实际,可以发现,"差异化"正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制胜的关键。移动新闻客户端需要突破原有的"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局限,在"差异化为王"理念的引领下,满足用户新需求,找到移动阅读领域突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移动新闻客户端虽然诞生时间不长却发展迅猛,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移动新闻客户端同质化程度日趋明显,同类产品竞争激烈。本文从"自营销"角度出发,探讨主流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品牌生存、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最具代表性的要属今日头条等,但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不管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央媒,还是闪电新闻、触电新闻等地方媒体,虽然经营发展战略各不相同,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归纳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观、运营观以及产品观特点。基于此,笔者以闪电新闻为例,并结合今日头条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