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普通莫斯科人依靠自己的月工资来生活将会入不敷出,手头拮据。熟悉情况的人会告诉你,他们的“活钱”比“死钱”多。为了谋生,莫斯科人各显身手,“出租房屋”就是他们获得稳定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我叫人民币,别名钞票,口语钱。别看我身体单薄,法力可大无边。一首歌里就是这样唱我的:“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去卖命呀,有人为你去坐牢!钱呀,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能打开一切大门的“万能钥匙”……怎么样,我没夸大自己的能力吧!我看过了太多的面孔,有的人因为拥有巨额金钱而变得挥霍无度;有的人因为我而变得六亲不认;更严重的是有人因为我而去杀人抢劫。看着这一幕幕,真令我心惊胆战。“一分钱能憋倒英雄汉”,我还看到更多的人因为缺少我而痛苦。在旧社会有多少穷孩子因为缺少我,而无法上…  相似文献   

3.
那是去年的一天,我去临沂大伯家参加鑫鑫姐的婚礼。我进屋没多久,进来个70多岁的老头。他是谁呢?只见妈妈走过去叫了声“爸爸”。我马上意识到,这个人有可能就是爷爷。据说在我爸爸才几岁的时候,爷爷为了去邳州工作,和奶奶离了婚,又和别人结了婚,丢下我奶奶和我爸爸不管了……我正想着,妈妈一把拉住我和姐姐向那人走过去。其实我不想过去,因为我们全家都恨他。妈妈让我和姐姐叫他爷爷。我不想叫,可是那么多人看着,我害怕,于是叫了声:“爷爷!”可姐姐却大声地说:“我还有爷爷吗?”也许他没有听见,也许他为了表示自己的愧疚,掏出两百元,给姐姐一百,也给了我一百。姐姐拿着钱扭头就跑了,说实话,当时我根本不想接他的钱,真想臭骂他一  相似文献   

4.
法官     
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住在一所有4间屋的房子里。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所以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16岁。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人、法官多恩那儿去要1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法官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法官说,约翰的父亲也欠他一些钱。他说那个农夫曾向他借了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给我你父亲欠我的钱?”法官问约翰。“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说,“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窃贼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打断了他的话。“请让我说下去。当我把偷到的钱包打开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那钱包是空的?”  相似文献   

6.
林大嘴     
他的身体极胖,胖得似一堵墙。如果你摸一摸他的手,就会发现根本碰不到骨头!加之脑袋像个超级大球,因而他拥有两个外号:“林大头”和“林胖子”。他就是林龙。但我喜欢叫他“林大嘴”,因为他的嘴极具特点,那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嘴。  相似文献   

7.
窃贼     
名作看版“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打断他道。“请让我说下去。当我把偷到的钱包打开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那钱包是空的?”“恰恰相反,里面装满了钞票。”我走近那老头,又给他斟了一杯葡萄酒。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正>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曾是一位激情洋溢的教师,总是充满热情地教导学生。晚年的时候,他的激情似乎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人费解的“疯癫”。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和爷爷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爷爷停下脚步,指着天空说:“看,那是一只飞翔的火鸡!”我抬头看了看,那明明就是一只鹰。我哭笑不得:“爷爷,那是鹰,不是火鸡。”他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那只火鸡飞得真快!”  相似文献   

9.
窃贼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打断他道。“请让我说下去。当我把偷到的钱包打开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那钱包是空的?”“恰恰相反,里  相似文献   

10.
开学不久,我校一年级新课程实验班就有针对性地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上课。记得那是一节汉语拼音课,教学声母“bpmf”的时候,为了加强记忆,钱老师带领孩子们和掌击节念着一首歌谣:“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钱老师,”歌谣刚念一遍,掉了两颗门牙的张同学就发动突然“袭击”,“为什么大佛不要摸?”闻听此言,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常识性的问题还用问吗?钱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蹲下身来,望着他那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微笑着说:“想知道答案吗?”“当然想知道啦。”“今天来了不少家长…  相似文献   

11.
“懂得词语的意思”是语文课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课的词语教学中就是要将“词中应有之意”很好地点明或讲明,以“解词不能害意”为基本原则。下举几例加以说明。 1、语文第五册17课《我的弟弟》一文中写道:“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这里的“难友们”作何解呢?一位老师解为“一起坐牢的人”;一位老师解为:一同蒙难的人,本课指一起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里坐牢的人。  相似文献   

12.
儿子刚过两周岁。有一天,他把家里的玩具一件件整齐地摆放在客厅的榻榻米上。我走过去问他:“儿子,你在干什么?”不料儿子却一本正经地说:“欢迎光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一下子明白了,也一本正经地说:“请问小白兔多少钱一只?”他只知道一元钱,就爽快地说:“一元钱。”我拿了  相似文献   

13.
窃贼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  相似文献   

14.
儿子要赚钱     
一天下午下班后,我到学校去接刚上一年级的儿子。一见面,他就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妈妈,今天我挣了一元钱。”说着,他从衣袋里掏出了一张折得皱皱巴巴的一元钞票。我很惊讶地问:“从哪儿弄来的?”他得意洋洋地说:“是我叠‘小猴爬山’挣的。”“什么叫小猴爬山?”“就是用纸叠的呗!”他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两张纸,不一会儿功夫就叠成了一个。他高高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成为他的学生,那是在我对数学毫无兴趣而又愁眉不展的时候。 教我的第一天,他合起了我打开的课本,平静地对我说:“有两种人生:一种是燃烧,一种是腐烂。你选哪一种?”我愣住了,幡然醒悟,再也不能迷失自己了。于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研究》2010,(8):61-61
电视《实话实说》栏目曾演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母亲和十来岁的孩子在摄像机前忘我地争论。原来孩子拿母亲给的钱,买了母亲不满意的东西,所以,母亲就训斥道:“钱虽然给了你,但那是我挣来的,不是你的,你没权不通过我乱花。”孩子反驳:“怎么不是我的?你给了我就是我的。再说,我没有乱花,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语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病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全国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讲过他“最想说的”也是“最根本的、最紧要的”一个话题就是“目前的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我想,钱老师的话深刻地指出了当前语教学之所以走不出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目中无人”。新制定的《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多学一首歌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相似文献   

19.
脑筋转转转?怎么个转法?哦,别急,听我慢慢讲来。这要从一个“5角”钱说起……我的弟弟就曾被这“5角”钱给蒙骗了一回。那是一个晴朗的中午,我俩闲着没事干。弟弟  相似文献   

20.
窃贼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 “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打断他道. “请让我说下去.当我把偷到的钱包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 “那钱包是空的?” “恰恰相反,里面装满了钞票.” 我走近那老头,又给他斟了一杯葡萄酒.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当时,我乘火车从斯米纳到苏萨尔去.那是个匪盗经常出没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