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目的:探究坡路训练方法对短跑道速度滑冰运动员速度与速度耐力素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坡路(坡度15°左右)进行快速屈膝走,利用血乳酸作为强度监控指标进行无氧耐力速度训练;结果:坡路训练方法,坡度15°~20°为宜,长度150~200m为完成有效负荷的距离,血乳酸达到10mmol/L为有效强度;结论:坡路训练是改善短道速滑运动员骨胳肌代谢水平,提高其乳酸生成能力与发展快速蹬冰力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采用限制肌血流量运动负荷的训练方法,观察训练前后速度滑冰运动员血乳酸指标的变化,探讨限制肌血流量中等强度负荷训练对骨骼肌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中,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是当前训练负荷发展的总趋势。为分析乳酸与短跑能力的关系和乳酸与短跑运动代谢特点及乳酸在选材中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短跑运动中的乳酸变化,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水平、糖原含量以及缺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高。利用血乳酸指标能够反应不同运动方式及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供应情况和机体耐受情况,反映运动训练的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短跑运动训练的监控和选材中。可考虑将45-60米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将80米的成绩与其血乳酸值结合起来,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唐琪 《体育科研》2017,(2):50-53
以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自行车队场地短距离项目组重点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奥运会前一年的备战训练中,采用SRM系统对场地专项爆发力、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进行监测,并对运动员阶段训练前后不同专项能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成绩与训练后血乳酸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运动员奥运赛前专项速度和力量耐力训练的完成强度进行评价,为建立场地自行车专项训练强度的测试与评价方法进行有益尝试。自行车短距离阶段训练中不同专项训练比例可决定专项能力的变化,功率是评价自行车短距离项目专项能力和训练强度的有效指标,结合乳酸变化可分析专项能力变化与供能比例、代谢产物清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血乳酸监控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王福利 《冰雪运动》2007,29(4):16-18
目的:利用血乳酸进行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个体化训练特征的研究,为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血乳酸测试法、专家咨询和查阅相关资料等研究法;结果:通过分析滑行速度、血乳酸值与脉搏之间的关系,控制训练过程,使运动员比赛成绩得到有效提高;结论:把握滑行速度、血乳酸值与脉搏之间的关系,能使有氧、有氧——无氧和无氧训练有机结合,并形成符合项目规律和运动员特点的最佳配比,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找到有效的陆地恢复性有氧训练手段,促进速滑运动员体能恢复.方法:运用实验法先后将12名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分为对照组、亚乳酸阈、130~140次/min、110~120次/min匀速有氧跑组、个体乳酸阈心率-(30~35)次/min和110~120次/min自行车组,在2010年全国速滑联赛哈尔滨站赛后测试不同时间点血乳酸、肌酸激酶、肾上腺素等生化指标,分析对比不同恢复训练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速滑运动员赛后血乳酸峰值出现在5~10 min,且随运动距离不同而存在差异;亚乳酸阈强度匀速有氧跑能有效促进乳酸消除,运动安排适宜时间为20~25员min,也有助于运动后血清肾上腺素恢复;个体乳酸阈心率-(30~35)次/min自行车恢复训练乳酸清除速率及肾上腺素恢复较110~120次/min快,25~30 min乳酸基本恢复,但肾上腺素恢复较亚乳酸阈强度匀速有氧跑差;不同恢复组赛后血清CK差异不大.结论:个体乳酸阈心率-(30~35)次/min自行车恢复训练是上述恢复手段中效果最佳的陆地恢复方式,能有效促进速度滑冰运动员疲劳的消除;亚乳酸阈强度匀速有氧跑可促进植物神经系统恢复.  相似文献   

7.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在很多项目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是在我国的速度滑冰项目上,却开展的比较晚,所以有关高原训练方面的经验也比较少.通过分析速度滑冰高原训练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并结合国内外高原训练相关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提出对于首次到达高原进行训练的运动员,不能急于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应调整为更好密度和频次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配合机体适应度科学的递增训练的负荷;在高原训练中,应该多注意运动员的机体反应,适当控制强度,防止运动肌肉拉伤.应详细记录并整理好整个高原训练前、中、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乳酸是机体在缺氧条件下工作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而致糖原通过酵解供能所形成的代谢产物,它的变化直接反映体内供能系统的状态及供能效率.通过血乳酸可直接了解运动员的负荷强度是否适宜,训练水平是否提高,以及是否有疲劳的积累等.因此它是反映骨骼肌代谢情况一个比较客观、比较灵敏的指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分析表明,许多体育强国之所以能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保持经久不衰的地位,与其利用血乳酸监控训练强度密不可分,换言之,利用血乳酸浓度来监测运动训练过程就是其训练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支持下,我们试用血乳酸指标监控国家女子集训队运动负荷量的增长,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为此本文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强度负荷后血乳酸清除速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大强度负荷后放松活动强度、运动员运动水平和机能水平与血乳酸清除速率之间的关系,选择22名游泳运动员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放松活动强度影响血乳酸清除速率,血乳酸下降曲线存在“拐点”现象,其位置与运动员个体训练水平,机体血乳酸清除能力有关;运动员运动等级水平高、ILAT指数小则血乳酸清除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短道速滑训练分为陆地训练与冰上训练两种模式,冰陆交界区是由陆地训练向冰上训练过渡的训练阶段,起到将陆地训练成果转化到冰上训练的作用。针对5名优秀短道速滑冰运动员进行了六个训练时期,为时10个月的有氧训练生理生化指标追踪测试,研究其在指定时期内的变化特点。监测数据分析表明,运动员冰陆交界区的有氧代谢能力低于陆地训练期有氧能力的最高峰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冰上训练的深入,检测数据呈上升趋势并超过陆地训练最高水平,达到年度最高峰值,也就是有氧能力达到本年度水平最高点。根据这一特点,指导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提高冰陆交界区有氧训练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国短道速滑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成年男子中、长距离速滑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多年与奖牌无缘,直接原因是运动员比赛时后程降速较大。虽然问题出在成年,但根源却在儿少时期,后程降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速滑少年竞赛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不公平和不科学,起到了错误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实行单一的冰上速度比赛,没有进行冰陆结合、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比赛,而且把专业队代训、省冰雪分校和业余体校从员统编在一个组比赛,引发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对儿少运动员的训练过于急于求成,过早进行专业化、成人化训练,违背了从小培养、多年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违背了运动员儿少时期的生理发育自然规律及特点,到成年时缺失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速滑少年竞赛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速滑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基本功训练的水平,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来探讨和摸索我国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基本功训练的实效手段和方法。研究表明:应掌握短道速滑项目的致胜规律,明确短道速滑竞技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应注重竞技人才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提高陆地和冰上基本功训练水平;利用好竞赛杠杆优势,切实提高短道速滑竞技人才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抓好基本功训练的跟踪与监控,全面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和思想教育。旨在为我国短道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短道速滑属于技能型竞速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尤其是在陆地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运动损伤的高发率直接影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创造优异成绩,目前短道速滑的运动伤病问题已成为困扰运动训练和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的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探究与分析,希望能为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效地防治运动损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短道速度滑冰是由速度滑冰衍生出来的,与速度滑冰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冰上训练阶段不间断地穿插一定的陆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进一步加强冰上训练的专项能力和技术的稳定性,不但可以弥补冰上训练的不足,也可以作为一种调节训练强度的手段,在促进运动员体能恢复的同时,也可以由于训练项目的变换增加训练的兴趣。科学合理地运用速度轮滑这一辅助训练手段对促进短道速滑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设计一种速度滑冰陆地全相模拟场地与训练器械,运动员可利用其在陆地上按冰上实际比赛项目的距离进行起跑、直道横向滑行、弯道交叉蹬动技术的状态、步频、时间、力量进行的循环训练。研究方法:设计加工一套由中心定位盘、弯道弧度插接限定道、旋转的中心定位转盘、圆周运动负重扶车、弯道塑胶踏道、负重扶车配重块、塑料滑道等共同组成速度滑冰陆地全相模拟场地和训练器械系统,研究结果:运动员可利用其训练可有效提高专项力量耐力能力,促进运动成绩提高。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二届冬运会吉林省速度滑冰大、小全能项目取得很大突破。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及访谈法进行研究,分析吉林省速度滑冰在本次冬运会中竞技实力的促进因素,为吉林省速度滑冰项目竞技实力继续保持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利用国外成熟经验提高吉林省速度滑冰项目专业人才水平,完善科学训练体系,进一步深化运动员科学培养,加大转业运动员的安置力度,保持科学训练和合理的项目发展战略,针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实现吉林省第十二届冬运会速度滑冰两个全能项目的突破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周期训练的视角出发,采用访谈法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的陆冰衔接与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比赛期恢复性体能训练陆冰衔接的重要时间段,进而对赛前训练调整周期恢复性体能训练安排的两种模式以及赛事间的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的节奏进行了研究,最后确定了500m比赛两场比赛之间安排陆地恢复性训练最佳练习内容和时间。  相似文献   

19.
在少年业余体校速滑技术教学与训练中,经常采用陆上诱导动作练习,以使少年初学者能较快地掌握速滑动作。但在具体训练中仅限于上冰前的陆上实践诱导性练习,而在整个速滑训练课尚未运用诱导法进行系统教学与训练。本文通过多年来训练实践,在理论上总结了速滑诱导法教学:语言诱导、技能诱导、直观诱导、同伴诱导等4种方法。教学与训练结果表明,系统、灵活地运用诱导法教学可以提高少年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达到技能和素质尽快地迁移,使少年速滑选手尽快地掌握所学动作。  相似文献   

20.
刘万廷 《冰雪运动》2007,29(5):6-10
现代竞技运动水平高度发展和日益激烈的角逐对运动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速度滑冰运动员,就必须充分发展参加专项竞技所需要的体能、技能及心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都需要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训练才有可能实现,科学地制定运动员多年周期训练计划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总结训练实践经验和心得,提出速度滑冰周期训练计划结构与安排,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以利于速滑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保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