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职业中学部分学生之所以后进 ,是因为他们都普遍地存在着一种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心理学》认为 :“情绪和情感是指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实践证明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能够推动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 ,并且取得丰硕成果 ,它是一个人的精神能源。而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是人们实践活动中的干扰者和破坏者 ,严重的能使人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实践活动。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使后进生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和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 ,成为合格的职高生呢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言语要避免重复,而有时我们又故意重复,这就是修辞格“反复”。为什么会出现“反复”这种修辞格呢?其实,它与人的心理有着广泛而隐秘的关系,它是人的情感表达的需要。人们的情感越是浓烈、深沉时,越是会出现反复;越是表达更多的情感、更少的思想时,越是会出现反复。它是人的情感的一种投射,是人的情感投射的一种物化形式。  相似文献   

3.
移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区别于美学中的审美.它是人们相互之间情绪、情感交流的替代性体验,是对他人情感、意识的主动感知.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种能力.随着成长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能力逐渐淡化直至无意识地放弃.在完成这一情感的心理过程中,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素.其一是对自我情感的意识与了解;其二是对他人情感的认同与理解.  相似文献   

4.
交际或交流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交际或交流,说话人传递信息、情感或意图,听话人获得信息并了解对方的情感或意图。如果想使听话人明白无误地了解自己的话语,说话人大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双方交际顺畅进行。但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会话中出于某种原因或目的,往往采取某种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答非所问"就是语言交际中人们采取的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行为方式之一。这也就是说,人们在回答对方提问的过程中,可能是"答非所问"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由月可联想到人的美貌,在月中可寄托人们的相思离别之情,望月可生发生命短暂、人生有限之叹,月还可以象征人的某种情感.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学科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人的心理,分析人的心理发展、人的各种情感与行为,探究和帮助人获得精神上的健康,这都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毕业后从事一切与人相关的工作,前景非常的广阔,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帮助人们解决心理的困扰,起薪一般在1000-2000元/月;教师或儿童顾问--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起薪一般在1000-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思想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该文从创造多种条件.使人们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全社会倡导人与人之间以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为要素的人际理关系,注重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磊 《文教资料》2008,(30):79-81
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除出于功能要求的考虑外,产品所表现出的"情感"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素.造型、色彩、材质等各种设计元素都丝丝渗透着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孟菲斯"正是体现了这三元素的和谐展现,"孟菲斯"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则充分演绎了这种情感表现,满足了人们视觉感官的享受及产品情感的体验."孟菲斯"设计理念开创了后现代主义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引领了后现代设计活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对情绪现象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了重视情感因素的一系列教学模式,并围绕如何将情感因素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本文从情绪教学理论的发展入手,阐述了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花是人们最喜爱的也是最常用的修辞语象之一。中国人以花喻美,以花喻德,或是借花抒情,都融入了人们对花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更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情结是指在人们心理活动中经常起作用的情感、思维、意念等,是支配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一种心理力量.对学生写作来说,情结其实就是生活的结晶,尤其是生活中的不幸、痛苦、劫难和震撼心灵的人和事,更容易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情结.  相似文献   

12.
王夫之除了在哲学、史学、经学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外,在诗学研究方面也卓有建树,被誉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的"和谐"诗学主张为:一是诗歌一定有益于陶冶性情,有益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从而凝聚人们的情感和人心,维护社会的稳定,抵御异族的侵略;二是反对树立门庭,形成宗派,引起纷争;三是诗歌必须要做到"文质之中".  相似文献   

13.
郑聪 《华章》2010,(26)
音乐是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而产生,是人所独有的艺术能力.它加速了人类从动物界的分离,体现了人的情感,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与国家政治相关联,并可以对人们施行教化,促进社会和谐."生民之道,乐为大焉"正是对音乐教化作用的集中概括.  相似文献   

14.
李戬 《教育探索》2012,(8):109-110
人的品德是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具体做法是:应设法让大学生做到知其为仁,以形成其道德认知;应使大学生做到动情移性,丰富其道德情感;应使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以养成其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现代化的生活节奏里已经习惯了隐匿自己的情感,情感的冷漠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常常发现有时在课堂上听读一篇文章,当读到动情之处时,孩子的反应不是眼中流露出一种情感的波动,而是一种漠然.但是在一次试教中,我意识到教师的情感比孩子更冷漠.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加强人际交往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通常会让自己或剐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贯穿了情感因素的教学行为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能适时采取这样的方式,对教学效果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面对孩子们在礼尚往来中越来越高的物质要求,家长们该怎么做呢?学会准确而充分地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情感,是家长对孩子和老师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表达感情大多用什么方式呢?首先,我们会想到语言的方式。在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曾经迷倒过多少人?今后还将迷倒  相似文献   

18.
辛普里 《科技文萃》2005,(4):168-172
科学、情感与自然保护 科学并非排斥情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于自然缺乏起码的情感,则一个人再聪明、再有知识,也会被冷漠的情感遮蔽住双眼的,以科学自居的人也会走到科学乃至人所共知的常识的反面的.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将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称之为"情感结构".这种感受饱含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并能明显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自此,笔者在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情感结构时发现作者菲茨杰拉德虽然意识到社会的腐朽与堕落,但仍在维护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实际上,昔日的美国梦已然褪了色.回归当下中国,笔者对当代热议词"中国梦"从理性维度和现实维度做了情感结构分析.加之,对比"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笔者得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个人只有清晰地体认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并将其融入对国家理想的维度,"中国梦" 的两层梦想才能有相统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事物符合人们的某种需要,人们便产生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等;反之违背了某种需要,则产生否定的情感,如厌恶、烦恼、痛苦等。情感的这种表现称为情感的两极性。例如,满意与不满意,愉快与悲哀,爱与恨等。人的情感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发生与变化的。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随着身体练习的各种变化会伴随有烈而鲜明的情感体验,这又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积极肯定的情感,如爱国主义、责任感等能使人们在艰苦的日常训练和体育教学中战胜精神与肉体的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