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拙文《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的解法》刊登于贵刊1998年第1期后,受到了同仁的关注。贵刊1999年第3期《一道竞赛题的第四种解法》一文,还对拙文中例5的解法作出了补充。然而贵刊2000年第1期《谈应用题中“多余条件”》一文(以下简称“谈文”)却认为这第四种解法值得商榷。继而指出该文的失误“源于”拙文,认定“兔醒来时,龟已领先5000米”并非多余条件,它在解法二、解法三中虽“未用到”,但“仍然是此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将数学问题分为同型问题和类似问题,从例题中获得的知识分为“解法”和“压缩解法”。论述了获得“压缩解法”对促进向类似目标迁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梁学斌 《教育革新》2009,(10):60-60
关于“液面升降”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类,其一是液面上漂浮的冰块熔化后液面的升降问题;其二是相关物体初态漂浮,末态相关物体(或相关物体的一部分)沉人容器底部.这两类问题各有“通用”解法和特殊解法。“通用”解法具有广泛性.特殊解法有时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解法:包括含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等解法.不同形式的不等式有不同的解法,能否将不同形式的不等式解法“统一”起来呢?答案是肯定的,现介绍如下(本人将此法记为“零点法”):  相似文献   

5.
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解法”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表述进行研究,发现以“消元”思想的提法在实际教学中会产生两个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通过比较消元思想和化归思想的内涵以及三个版本“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思路路径,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思维模型,确定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应渗透的数学思想为“化归思想”,消元是化归思想指导下的转化方法;并给出了教材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一道经典几何题的各种解法,发现每种解法都会产生一个“不合理”的答案.本文深入剖析“不合理”背后的合理性,同时编制了一道原题的“姊妹题”并探究了多种解法.  相似文献   

7.
每个同学差不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题,自己总也想不出解法,而老师却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解法,这时你最希望知道的是“老师是怎么想出这个解法的?”如果这个解法不是很难时,“我自己完全可以想出,但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一道二体碰撞问题的三种解法,并对其中的“另类解法”的合理性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此“另类解法”普遍适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例说明:数学解题应崇尚“自然和常规”,解法要追求“普适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立足“普适性”解法的同时,还应在寻求不同的“普适性”解法的过程中,从思维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视角中追寻解法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通常我们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归纳为四种:1.直接开平方法;2.因式分解法;3.配方法;4.公式法.然而,当学生学完这些解法之后都感到有些乱,不知哪些题用哪种解法更简便.特别是对那些带括号的一元二次方程更是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我们把括号“小看”了就行.对此,本人总结出了一套解法,那就是“依项而解法”.  相似文献   

11.
是“分率”,还是“量”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何清麟在小学数学一些参考书及试题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类文字题:“甲数是2.7,比乙数多,乙数是多少?”对这道题,学生解题时常有以下两种解法:解法解法同一道题有两种解法,出现两种答案,倒底哪种解法正确?有些教师对此...  相似文献   

12.
【点评】(1)解法一是运用“减元”的思想,将已知转化为一元函数,然后使用基本不等式;解法二是运用“1”的代换,从而避免了两次运用基本不等式,解法简单、迅捷、明了.(2)我们不妨称上述例题为“知和求和”型求最值,可以看出,这类题运用“1”的代换的方法解决来得最为简单.  相似文献   

13.
一道非常典型的而且已经流行了很多年的分数应用题,因为该题的解法非常独特新颖,各种教辅资料都把它作为经典题型进行重点分忻,年年都能从学生的刊物上看到它的身影;又因为这道题解法之“妙”,所以它已经产生了许多新的“变种”;每年毕业班的老师们都会向学生津津乐道于该种题型。那么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题目,其解法又“妙”在何处呢(题目、解法和算理是各教辅资料及报刊的综合)?  相似文献   

14.
每个同学差不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题,自己总也想不出解法,而老师却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解法,这时你最希望知道的是“老师是怎么想出这个解法的”,如果这个解法不是很难时,则会想“我自己完全可以想出,但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  相似文献   

15.
关于“滑轮组用力的问题”,在中考和初中物理竞赛中曾多次考过,有的较难,有的易错。据本人所见。滑轮组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简单滑轮组;第二类是复杂滑轮组;第三类是差动滑轮。(设本文述及的滑轮组均处于平衡状态)。前两类滑轮组各有通用解法和特殊解法。“通用解法”具有广泛性,用其解题较为稳妥;“特殊解法”有时具有局限性,用其解题较为快速。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81年第3期《这样的解法自相矛盾吗?》一文,对于初巾《数学》第二册第136页例6: 文章作者认为,此解法比课本上的解法“简捷得多”,并且对于“有些教师对此解法有怀疑”作出解疑.细读之后,感到不但无法释疑,反而增加了疑点,尤其是感到有些概念被混淆了,需要作出澄清.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第八册《应用题》一节中的例1,是“相遇求路程”问题。教材介绍了两种解法,学生对第一种解法较容易理解,而对第二种解法“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却难以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以下一种新的教学安排,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是初中代数的重点内容,它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根据2000年3月修订的新大纲“减负”精神,删去了“含有三个分式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无理方程及其解法”),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及各种方程应用题,可见本章内容之丰富、  相似文献   

19.
贵刊文[1]就“求函数y=2x 3 42-x2的值域”这一问题给出了五种解法,读后颇受启迪.但文中所述解法,除解法三外均为传统解法.而传统解法正如文[1]所述“其解法灵活多变且无统一的规律性,从而使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难以下手”.解法三是借助向量的数量积来处理的,技巧性仍很强,在实际操作中不便使用.能否给出一个便于操作的“统一”办法替代上述“特技”呢?新教材中的导数为这类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通法”:解y′=2-4x2-x2.令y′=0,得x=510或x=-510(增根舍去).又函数定义域为[-2,2],列表:x-2(-2,510)510(510,2)2y′ 0-y3-223极 2大值…  相似文献   

20.
这表明上述两种解法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可是,解法1严格遵循了“抛物线的定义”,似乎没有理由怀疑;而解法2对本题进行的又是“同解变形”,应当也不会出错.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