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知道,习作能力的提高必须根植于语言训练的沃土中,现有的每周两课时的习作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因课设练,见缝插针地安排小练笔不失为一条扎实有效的途径。所谓"小练笔",就是一种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灵活自由的习作训练方法。下  相似文献   

2.
郭黎明 《江苏教育》2007,(14):18-19
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下面谈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这里谈的“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如能很好地借助语文课本上的范例进行有效的小练笔,那么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呢?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周凌 《小学语文》2013,(10):50-51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所以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进行有效的随文练笔,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语文素养,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练说、练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卞荣艳 《文教资料》2012,(24):58-59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能融读写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过程,贴近学生当下的阅读感受。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把习作训练有机地纳入阅读教学体系,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文练笔"是一种以写促读、以读引写的习作训练形式.负担小、效率高,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自由式、放鸭式的练笔是低效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在阅读教学中,找准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我尝试采用以课文为凭借,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7,(12):175-176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练笔”已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在各类阅读教学课堂随处可见。但很遗憾,这些练笔中不乏费时低效,任意发挥,滑“西瓜皮”之大作,导致学生练笔流于应付,语言单薄。在解读新课标中的“教学策略选择”,结合实践点滴,立足文本的实践中,应该注重一个“趣”字,追求一个“易”字,讲究一个“真”字,才能进行有效练笔,“丰满”小练笔的语言文字,从而由一斑窥“习作教学”这一豹。  相似文献   

12.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将习作教学从语文教学中完全割裂开来,丧失了与阅读教学的沟通与链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结合精彩的词语、典型的句式、巧妙的写法,引导学生随文练笔,仿照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强化写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对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挖掘习作的因子,有机渗透借文改写、顺文移情、填补空白等随文练笔的有效方式,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指导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在小学三年级刚涉足习作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所提高,应该在综合性学习中孕育学生的习作能力;通过典型课例使学生练习如何谋篇布局;让学生运用小练笔为习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迎春 《小学生》2013,(7):29-3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集在习作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在阅读教学中对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认为学生最常规、最有效的习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一、紧扣文本,引领习作方法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  相似文献   

17.
习作教学中,小练笔具有极其重要的训练价值。根据文本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练笔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差异。合理利用小练笔进行有效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从课程标准精神可以理解,小学的习作活动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采取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从中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促使学生抒写心中的感受,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结合阅读教学挖掘文本中习作的训练点,进行仿写、续写、小练笔等习作的训练;引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领悟、训练习作方法,使学生在多渠道的习作活动中,不断地丰富习作素材,不断地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教学大纲》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摆上了重要地位,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达到“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中年级起,除了“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以外,还要求“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养成“乐于动笔”“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由此看来,教师必须紧紧依靠教材中的范,指导学生随课练笔,使“大习作”与“小练笔”有机穿插,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崔峦先生说过:"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因此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随文练笔把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学和用的同步,但要使随文练笔有效,教师还得找准切入点,精心引导。一、有效阅读,学习写作技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并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逐渐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