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29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根据题意分析:这个班有48人,在课堂上完成语文、数学作业的情况有三种:一种做完语文作业没有做完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2.
教材第六册第29项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教学此题,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不仅可以得出多种解答方法,而且可以活跃学生的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读了贵刊1993年第一期第18页《一道数学思考题的教学设计》一文后,我深受启发。但又觉得还有一种解法既简便,学生又易于接受。原题(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29页思考题)如下: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29页有这样一道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中有这样一道参考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29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上问:谁做完了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了数  相似文献   

7.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42页的第12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此题若运用集合的思想来解就很简便。因为根据题意,在48人中完成作业的情况只有三种:一种是只做完语文作业而没做完数学作业的;第二种是只做完数学作业,而没做完语文作业;第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小学教学教材五册41页《练习十一》的第12题,是一道渗透了集合思想的思考题。为帮助老师们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道题目,笔者拟用集合论思想对这道题目的构成、解法和演变,作一番探讨。这道题目是: “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作  相似文献   

9.
[第七册]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这时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这时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没有人举手。你算算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几人?(第48页)解析:(1本题渗透‘集合”数学思想,是求“交集’的问题。目的在于居着学生联系买际,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合的能力。(2)因为全班48人,和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做守一项作业的,另一类是两顶作业都做完的。因此,只需先求只做完一顶作业的人数,即司来出两顶作业都做完的人数。(3)只做完一顶作…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班有48名学生,做完语作业的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语、数学作业都没做完的同学没有,请你算一算这个班语、数学两种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此题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 :一个班有48名学生 ,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7人 ,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 ,语文、数学都没做完的同学没有 ,请你算一算这个班语文、数学两种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此题对小学生来说 ,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先辅导集合的初步知识 ,然后用集合思想做指导 ,采取先实践后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作了布置 ,然后提问 :“做完语文作业的请举起右手 (不要放下 ) ,做完数学作业的请举起左手。共举起了多少只手 ?”学生回答是37 42=79只。教师接着问 :“为什么举的手数比48多了 ?…  相似文献   

12.
[题目]星期一上午,班主任老师问班上的48名同学,"谁完成了语文课外作业?"有42人举手;"谁完成了数学课外作业?"有46人举手;"有没有既没完成语文课外作业,又没完成数学课外作业的?"没有人举手。请你想一想,两科课外作业都完成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13.
杜林 《师道》2006,(6):41-41
这是发生在课堂内的一个真实片断。有一天,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学生正在做书本上的练习。师:谁做完了?请举手!生1:老师,我做完了。生1小手高举,身体也随即站了起来。生2:老师,我也做完了。生2也举起了手。接下来,生3、生4、……纷纷举手。老师的目光环视举手的孩子。师:这么多人做完了。真聪明。看看还有谁没做完?……噢,只有刘东一个人了。快点!那个叫做刘东的孩子还在低头速算,身体却在颤动,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这时,一个想不到的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生5站起来喊到:哎,刘东,这个傻子。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道:傻子……哎……刘东听到喊自…  相似文献   

14.
有位教师接任了小学二年级的一个新班的班主任,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她忽发奇想,做一个简易的心理调查:她先要全班同学都闭上眼睛,然后对大家说:“谁觉得自己笨,请举手!不要管别人举不举手,你觉得自己确实比较笨的就举一举手。”没想到,全班54个学生中竟有37人举起了稚嫩的手,这让老师大吃一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认为自己笨呢?随后,这位老师一个个地分别询问:“你为什么觉  相似文献   

15.
我应邀作过数百场的报告,在许多成功的心理学报告会上,一开始,我常常会问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 “想成绩好的请举手,想成功的请举手”,假如是你的话,你会举手吗?当同学们都举手完毕后,我常常会说: “凡是刚才举手的人都不会成功。”现在你可能会问,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想”成功是不会成功的,只有“一定要”成功的人才会成功。在人群当中谁不想成功呢?但真正能成功的又有几人呢?假如你是一个想成功的人,那就请你记住: “想”成功与“一定要”成功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6.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  相似文献   

17.
作文既是反映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性训练。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不喜欢上作文课。如去年我接任四年级语文教学第一次上课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喜欢上作文课的同学请举手。”当时全班同学竟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没有举手。接着我问了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为什么不喜欢上作文课?”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作文难写不知道写什么。”从他们的回答中,细想一下,我们的学生由于条件有限,每天的生活大都是那样机械、单调,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  相似文献   

18.
2014年的3月15日,我到邢台参加“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研讨会”.与会者中有个叫李凤遐的老师,她当了30年的班主任,退休后被上海一所高中聘请,继续做班主任.当时李老师问到:“在座的当过五年以上班主任的请举手.”会场上大部分人都举手了.又问:“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上的请举手.”会场上和我一起举手的就不到20个人了.当李老师又问道:“有想当一辈子班主任的吗?请举手.”这时上千人的会场上举手的就剩下8个人了,我犹豫了,没举手.  相似文献   

19.
眼前的时光     
一位笃信佛教的老师花了很长时间讲地狱的恐怖,然后问学生: “有谁想要下地狱?请举手。” 没有人举手。  相似文献   

20.
可贵的沉默     
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知道!”“知道!”孩子们回答。“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祝贺吗?”“当然祝贺了!”“祝贺的!”“‘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还不够。我想去启发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个女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 ),没有人再举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