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邓小平教育发展观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运用和实践,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前进过程中遵循的客观规律。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的教育发展“两点论”、“重点论”和“内因论”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创立了与时俱进的教育发展观,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个必然”、“两种生产理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分别是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本文试从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教师观等方面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加以论述。 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小平同志在探索、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阐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态势的深刻分析,进…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它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邓小平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主要包括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思想与观念。邓小平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直接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将对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十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生产力思想观和生产力发展现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两大理论支柱.生产力思想观重在理论层次上澄清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其核心是生产力本质论和标准论.生产力发展观重在实践层面上探索生产力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实行改革、发展科技、依靠教育和对外开放.两者辩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发展观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发展观论纲方永祥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迫切需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迅速赶上发达的国家,这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改革事业,急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我们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不同的视点探讨了邓小平的加快经济发展观.作者认为,邓小平的这一发展观,作为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发展机遇论的基本出发点、发展战略论为着眼点、发展速度论为突出点、发展台阶论为衔接点、发展动力论为关键点、发展手段论为生长点的科学的发展论体系,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但核心是一个“快”字.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四有”新人;教育要“三个面向”。这些教育思想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证明,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指引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行动指南,是制定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国家发展观,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发展观。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我党实现新的历史任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教育理论的“三个面向”,是新世纪全面开放的教育发展观。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根据对“德性”的重新界定,给予“三个面向”以人本阐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家先驱管仲、子产、邓析和叔向等人.都对“礼治”作过探讨.并运用于实践。管仲强调“四维”、“八经”;子产折中于札法之间,认为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叔向坚决维护传统的“礼治”.邓析则“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他们的言论与实践对后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案,使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重新得到审视。法治作为一种当代社会主流控制模式,必须以深厚的道德底蕴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西方公司的治理走过从单值目标到多维目标;受托人的序列也从优先股的股东逐渐扩大到所有股东,逐渐延伸到所有参与者;从单纯的剩余索取权到公共服务义务;从防止内部人控制到鼓励创新和创造新的财富的过程。这一过程启示了我国公立高校从与政府的关系逐渐从上下级关系向举办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转变,"高校去行政化"成为高校治理改革的口号,让高校成为办学主体,落实高校的自治权利。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英国革命是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转折点。作为率先走上现代化国家之路的英国,在法治方面同样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在17世纪革命以前,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英国革命一系列人权法案的颁布尤其是“光荣革命”中《权力法案》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英国社会的人治状态而走上法治化道路。研究英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对于建立法治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样一个重要指导方针的提出,是我们党得出的正确的治国基本方略。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处理好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首先必须保障依法行政,再者加强以德治国,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与以法治国相补充,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完全结合。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人治是内涵相互对立的概念,要实施“依法治国”,实现法治社会,就必须实行法治、排除人治;法治不等于法,人治也不等同于人。法治并不排斥人的作用,而要积极地发挥人在实现法治社会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