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从真正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民族、民族问题和如何解决民族问题的独特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国情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涵义的时代性和具体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处理、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扎根于中国民间意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融合世界先进文化、整合民族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并且还因为它在中国传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连接作用,它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互动以及孙中山所主张的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初步的开拓性尝试,使这一理论本身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生了直接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着不同的中国重大问题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点的历史考问,构成了解读两者关系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理论,它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只能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进程。这一进程是在五四运动后开启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后,已经基本具备了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出现了一批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愈显深重的现实契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同时期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时期是哪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哪一个分支中国化?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欧风美雨"、"西学东渐"而进入中国本土的。民族救亡与社会变革的历史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的历史境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飞跃及理论构建是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到次生态马克思主义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构建及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对民族理论都曾有过大量的论述。邓小平关于民族理论的论述虽然篇幅都不长,但言简意赅,主题清晰,涉及各个历史时期,在许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全面论述了当代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民族经济振兴、建成新型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问题,即中国如何建设既保留民族特色又面向世界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这既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概括,又是对新时期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为建立科学的民族理论研究体系指明了方向。一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密而科学的世界观,它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旗帜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直接解决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革命基本问题。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就存在着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来一番变化,使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中国人民独创的革命建国理论。这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完全是中国的东西。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述马...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关系结构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与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成绩值得肯定与借鉴,不足又恰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民族问题内含、特点,中国民族关系产生的原因,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任务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这些应当进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也开始了中国化历程,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是一致的,存在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实践主导模式的实践层面,二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走文化扬弃的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2.
如何通过界定和伸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来坚持其理论的批判性?这个问题始终都在推动着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的发展演变,也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走向,即通过总体性思想来解释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及其历史辩证法。卢卡奇之所以被封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正是因为他是这种理论走向的始作俑者。本文认为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是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同时也是在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因而引发了后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的种种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而且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当前,如何在实践中保持马克思主义三形态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保持“学术形态”和“政治形态”的良性互动;第三,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精神和学科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使之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吸纳民众智慧,回应民众关切,武装民众头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维,阐释了谁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之维,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形成了哪些理论的问题。从主客体之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审视,对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红军 《天中学刊》2011,26(3):21-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维,阐释了谁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之维,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形成了哪些理论的问题。从主客体之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审视,对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走进中国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是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同时也是当时各种思想潮流相互碰撞、论争的结果,绝非共产党单面宣传的结果。在当时不少先进知识分子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论争,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以及中国是否需要阶级斗争的问题上。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但不同形式的讨论、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对于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整体性的内涵、加强整体性研究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主线或总体性范畴等角度挖掘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就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如何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重要成绩。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还存在不足,需要从哲学高度、直面现实的深度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出版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重大成果,教材是基于整合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基础上首次编写的。笔者认为在理论阐述上有几个问题尚需完善并提出来讨论: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中“物质观”、“实践观”与“历史观”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价值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哲学理论范式与哲学理论中“真理”、“价值”及其关系的阐述问题;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与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基本原理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一个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它的意义在于,它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的追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认知、一个理论斗争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认识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原本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传统"三大学科"特别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基本原理体系中的体现、无产阶级实践的新鲜经验和最新理论成果在基本原理体系中的反映等,是体系建构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