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俊 《现代企业教育》2009,(18):191-192
数字翻译是口译中的一大难关。数字之所以难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英汉对于四位数以上的数字有不同的段位概念和分段方法,从而使同一组阿拉伯数字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做好数字口译,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问断地进行英汉数字互译练习;熟悉中英数字表达的基本转换;掌握做数字笔记的技巧。此外,还需熟悉较大数字的简便表达法、小数的读法及数字相关的常用表达法。  相似文献   

2.
中英两种语言在数字表达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数字口译是本科生初学口译阶段的一大难点,本文总结了在口译教学中本科生在数字口译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可以运用相应的训练策略提高学生数字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口译中的数字使译员产生压力。数字的准确快速传译是口译中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口译中英汉数字互译提出了不同的口译方法,而对于数字口译中的笔记方法也有不同阐述。经过认真分析一些主要的方法,可以总结和提取出适合不同类型译员和不同情况下使用的方法。使用恰当的数字口译笔记方法,加上译员平时大量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译员成功的完成相关任务。  相似文献   

4.
明芳 《海外英语》2012,(1):162-163
在口译的过程中,数字的翻译是值得关注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数字的传译对于译员来说是相当具挑战性的任务,因此,译员本身必须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并熟练掌握一些翻译技巧,才能做好口译工作。该文通过分析英汉数字传译中出现差错的原因,比较英汉数字的差异,探讨其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树娟 《考试周刊》2011,(47):95-96
文章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数字翻译。一是通过分析汉英数字表达体系的不同来解释如何更准、更快地翻译数字。其次是通过分析数字翻译的模糊性来探讨数字翻译中的精确、准确与模糊是统一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大数字的英汉互译是口译界的一大难题,也是口译教学的重点。本文以新闻媒体、会议口译等真实材料中的常见大数字为例,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英汉大数字,快速口译的英汉转换技巧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数字口译是英语口译中的重难点内容,需要对中英数字表达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掌握中英数字间的转换原则与注意事项,才能做好数字口译工作。本文以数字断位翻译、数字倍数与分数翻译、数字单位翻译进行分析,总结英语口译数字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王凤玲 《英语广场》2020,(10):50-55
作为新兴的专业硕士学位,翻译硕士(MTI)已陆续在国内各高校开设。本研究以西南地区一所理工类院校MTI专业研一至研三学生及部分MTI导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在MTI论文写作,尤其是在翻译/口译实践报告、翻译/口译实习报告写作上的认知、困难、需求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调研,旨在了解目前以该校为代表的MTI论文写作状况。最后基于对调查结果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总结和讨论当前MTI论文写作教学和指导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将来的MTI论文写作教学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漫谈汉英口译的基本类型和常用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是区别于笔译的一种翻译方式,是一种通过听取和解析来源语所表达的信息,随即将其译为目标语语言符号,进而达到传递信息之目的的言语交际活动。本文归纳了汉英口译的基本类型,介绍并分析了口译实际操作中的常用技巧,对于日常涉外语言文化交流和跨文化语言交际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口译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字口译的技巧,及数字的记录方法,提出了口译中三种汉语数字化概括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98):69-70
口译实践报告是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的一种形式。本文总结了MTI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选题、开题、论文结构、内容、摘要、附录等几个重要环节中易犯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口译实践报告的撰写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杨婧 《海外英语》2012,(9):194-196
数字口译被各界广泛的认为是口译的一个拦路虎。根据丹尼尔·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EffortModel),在听和分析、短期记忆以及译语生成的动态分配工作模式中,口译中数字困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量较大,二是可预测性较低,三是中文和英文数字表达方式存在差异。目前比较流行的数字口译方法包括:数字符号法、图表法、国际惯例法以及点三杠四法。  相似文献   

13.
不论是在同声传译还是交替传译中,数字口译都是制约议员做出高质量翻译工作的"瓶颈",在商务和经济领域,数字口译的失误甚至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理论在口译界十分著名。本文从吉尔(Daniel Gile)精力分配模式的两个公式CI(consecutive interpreting)=L(listening and analysis)+N(note-taking)+M(short-term memory effort)+C(coordination)以及CI=Rem(remembering)+R(Note-reading)+P(production)和一个理解公式C(comprehension)=KL(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ELK(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A(analysis)出发,探索如何减少译员不必要的多度的精力投入,提出如何从译员的精力分配模式下提升数字交传口译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口译已成为翻译界日益热门的一个话题。口译教学该如何适应口译自身的特点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口译教学者不能忽略的首要问题。针对口译的特点,浅述了时效性在口译教学与实践中的重要性,从听觉、内容与操作方式几个方面论述了口译的时效性的体现,提出口译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西学东渐”和晚清翻译史上最为重要的翻译方式之一,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最初主要以外来口译者与本土笔述者之间的双边协作方式展开。这种方式,一方面历史地反映出这一翻译模式在晚清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运作形态,另一方面亦反映出此间中西跨语际、跨文化交流的日常展开方式。而这种翻译模式或翻译实践方式中的外来口译者与本土笔述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亦形成了一种“在翻译中翻译”的翻译形式,其中口译者的“意译”或“口译”,都需要笔述者的“意会”与“言传”来得以转换落实。而无论是“意会”还是“言传”,又都关涉着或者受制于笔述者与口译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这种关系的考察,亦就是对晚清翻译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翻译方式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口译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几个具体问题,诸如语调、长句及数字的翻译、错误的补救等等,阐述了商务口译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技巧,指出了如何在忠实于原话的基础上实现精练的表达,如何提高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绝大多数局限在对笔译的讲授上,对于口译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口译作为一门技能型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很强的语言输出和表述能力。文章立足于实践教学,归纳总结了学生在口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便能给初学者一点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唐诗中的模糊数字翻译一直是译者面对的难题。以诗人李白的名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唐诗中模糊数字的妙用和不同译本的对比,归纳总结得出,译者应视模糊数字的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口译活动当中,口译的目的、标准和口译时遇到的问题是很多人探究的课题,究竟在不同的活动当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翻译活动?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心得,试从以上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为今后的口译活动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字的翻译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娴熟地掌握数字的翻译技巧,是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由于英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数字在意义和形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翻译时决不能单纯地寻求字面意义上的对等,而要以原语和译语对各自读者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为准则,力求在功能上达到最佳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