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毕波 《科教文汇》2023,(1):129-132
围绕核生化消防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生物检测技术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拓展教学内容、基于案例教学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确立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等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探讨如何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其他专业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遗传学课程教学为例,从遗传学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课程思政教育的反思等方面进行地方院校遗传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为地方院校相关专业开展遗传学思政课程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明确水力学课程思政元素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建立水力学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构建具有思政教学目标的课程教学标准;通过设计课程考核关卡,首次提出建立基于“关卡挑战”的水力学课程思政考核体系,将思政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以期实现水力学课程思政考核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雷辉 《科教文汇》2023,(6):145-148
在高校“大思政”育人背景下,文章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提出了“一核心三结合五维度”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层面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专业教学全过程育人,并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工科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该文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抽样定理”为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案例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深入分析课程特点,重塑课程教学内容,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设计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科学报国的决心。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对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颖 《科教文汇》2021,(11):107-108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提出,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转变到以能力和素养为主体的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课程建设中,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并进一步达成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该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优化三个方面论述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举措,为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选的方案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方法、教学方案设计思路等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课程思政目标设计及实施方法,旨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全科学原理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在其中有机渗入课程思政要素,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安全科学原理课程的特点,挖掘课程思政要素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的结合点,开展安全科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旨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思政素养提高相统一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7)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本文以一门土木工程专业课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了将专业课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国热情,引领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法律意识、严守行业规范,进一步提升专业课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亲和力的目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就学生参与思政理论课的现状及其对思政理论课的课程情感展开调查,并从参与数量、参与质量到参与现状、从表象原因到内在需求对课程情感进行立体化分析。调查分析主要表明,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有知识、方法、能力等不同层面的实用性需求,但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其专业学习或当地产业、文化的联系度较低,课程实用效能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现方式。近年来,课程思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如何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一直是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被不断探讨的重要环节。该文以光学课程教学为基本载体,思索恰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与科学素养引导的课程思政教学充分融合,做好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探索,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以及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工科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鱼慧洋 《科教文汇》2020,(13):109-110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课程思政”视野下,结合“学前教育学”课程特点,从完善课程思政内容、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思考,给出了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基于结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索开展“给水处理”课程“OBE+课程思政”建设。根据该课程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和确定的课程目标,设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向和思政融入点,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建立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崔玉隆 《科教文汇》2021,(11):137-138
在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应根据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教师不仅要提升政治思想素养,更应提升专业素养,加强教学方法研究。课程思政内容应更贴近学生的工作和生产实际,根据学情变化做出差异化调整,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怀的培养,将显性灌输和隐性渗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相似文献   

16.
潘梦  李兴扬  李芳 《科教文汇》2021,(13):81-82,109
在理工科专业核心课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有效增强立德树人的效果,但是其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效果,目前鲜有论文论述。该文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的理想志向、学习兴趣的提升、抽象知识的学习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上发挥的积极功效,表明课程思政具有一定的育才作用,从而进一步表明在理工科专业核心课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为前提,发掘工程测量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效融入当代大学生专业教育,并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也是高等院校探索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建设的“外科护理”学银在线开放课程首次在课程内引入思政元素。该文从学银在线背景出发,介绍了“外科护理”在线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并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紧迫性认知,通过探究思政元素在此课程中的融合形式,以期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并为本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更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