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27日,一场盛会在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召开。“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15周年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7周年工作研讨会,成为了“西部之光”计划“收获”的盛会。  相似文献   

2.
"名其动"结构在甲骨金文中大量出现,到西汉时期基本消失。"名之动"结构萌芽于西周,普遍运用于战国和西汉。春秋战国时代,"之""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由替换,这导致了"名之动"对"名其动"的取代。"名其动"结构和"名之动"结构是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组同义结构,它们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3.
"名其动"结构在甲骨金文中大量出现,到西汉时期基本消失。"名之动"结构萌芽于西周,普遍运用于战国和西汉。春秋战国时代,"之""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由替换,这导致了"名之动"对"名其动"的取代。"名其动"结构和"名之动"结构是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组同义结构,它们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4.
老子生活的时代,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他揭露了造成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批判了"人之道",呼吁回归"天之道"。老子的"天之道"不仅具有客观性、超越性,而且具有价值规范的意义。它具有均衡公正、利而不害、知足谦让的特点。"人之道"具有二重维度,即以"天之道"为价值标准,将"人之道"区分为现实形态与理想形态。"人之道"现实形态的产生,源于其对理想形态的多重背离。老子批判"人之道"的目的,在于确立以"天之道"为核心的社会分配原则,倡导合理的平均主义,对于解决当前贫富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古汉语的“为之名”式是动宾结构,或谓“为(动)·之(间宾)·名(直宾)”式,或谓“为(动)·之(其,定)·名(宾)”式。但是,“为之名”式也有可能是状谓结构,即“为(介)·之(介宾)·名(动宾或动)”式。“为之名”式是否可能是状谓结构,这要取决于以下两点:一,“为之”是不是介词结构。二,名词连接在介词结构(状语)之后能不能用作或兼作动词。  相似文献   

6.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大胆奇特的想象,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天姥奇梦的画卷。一、色彩之奇。天姥之梦的梦境,主色是明朗的,而梦境中闪耀的是缤纷的色彩。这里有荡漾的“渌水”,彩霞托出的红色?“海日”,多色的山花,青色的长天,水面的淡淡薄雾,飘曳的七色霓衣,耀  相似文献   

7.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张载的四句话:“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对其哲学中的相关概念“太虚”、“天”、“气”、“道”、“性”、“心”进行层级分析,进而来分析张载哲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求“名”之“实”,对鲁迅来说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揭开“名”下之“实”,二是求得符“实”之“名”,前者寄托着鲁迅的启蒙诉求,后者则更多彰显着鲁迅作为作家的伟大创造力和对汉语表达深刻性的追求,也充分体现出他为丰富现代汉语词汇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严寅贤 《教师》2013,(26):1-1
我心中名校长之"名",非名气之盛,乃名副其实、名至实归者也。名校长应当有文化。有文化的名校长爱读书,具有源于心灵深处的自觉性文化向往,进而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这样的校长有气度,有风度,有品位;这样的校长不粗俗,不庸俗,不媚俗;这样的名校长胸怀坦荡,文雅谦和,洋溢着可贵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他内在的学识修养,他外显的举止言谈,能给他的员工和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名校长应当有境界。有境界的名校长的思维方式和说话做事,给人以大气之感。这种大气不  相似文献   

11.
2015年3月10日,北京警方抓获了两名涉毒演员,一个是出演过《将爱情进行到底》《七剑下天山》等电视剧的王学兵,一个是出演过《重案六组》《失恋33天》等电视剧的张博。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王学兵曾在2005和2006年担任北京禁毒宣传员。  相似文献   

12.
当今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理念日益得到强化,但是语文教育的人文理念如何化为语文教育实践却依旧处在艰难的探索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人文教育表面化或泛化的态势,可以说语文教育的“人文之名”难符其实。语文是富有人文特质的学科,这一特质给语文人文主义理想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即语文教育应由“人文之名”走向“人文之实”。  相似文献   

1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的“轮台”,课本注为:“古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这是把汉代的轮台当作唐代的轮台了。现在的轮台县位于天山之南,属汉代西域的轮台国辖区。如果说岑参诗中的轮台是指今天天山之南的轮台县,那么,岑参另一首诗《使交河郡》、中“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就不可思议了。因唐交河城在今吐鲁番县西二十里,与今天的轮台县相距为一千一百多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中的“之”字,用法极其复杂,用上“之”字的句子,结构也是变化多端。仅“动一之一名”的格式就很有些使人眼花缭乱,只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动”、“之”、“名”三者的搭配关系搞清楚,才能掌握“之”字的用法。现将这种格式与句子成份的结构形式对应起来试作考析。一、在“谓(动)—补(介〔之〕+名)”结构中“之”作介词,与后面的名词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谓语的补语。例如: ①起临洮属之辽东。(《史记·蒙恬列传》)——“属之辽东”:连接到辽东。“之”,相当“于”,译为“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学传统的算术教学,注重心算、笔算和珠算。近年来,尽管心算之实仍在施行,但心算之名却不那么行时了。一般都用“口算”代替“心算”,似乎心算之名也属于应革之列。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曾经的天之“骄子”被就业熬成了天之“焦子”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关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对策与建议,对指导大学生实现个人就业、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希望之星"(因其主人亨利·菲利普·霍普的姓氏意为"希望"而得此译名)是世间罕有的蓝色钻石,几个世纪以来辗转于各大皇室贵族之手。据说拥有者都会被诅咒,不得善终。不管你是否相信诅咒之说,这颗传世名钻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退想。这个诅咒是真的吗?希望之星魔力何在?为什么这样一颗钻石最终会成为博物馆的展品?请看——  相似文献   

18.
“天汉二年秋,弍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这是《史记·李广传·李陵附传》的文句.对于这一句的解释,中华书局出版的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以下简称《资料》)375页注(28)说:“祁连天山,即祁连山.中井积德说:‘胡人谓天为祁连,故祁连山或称天山.此文祁连与天山重复,宜删其一.《汉书》单云天山,得之.’王伯祥也说:‘胡人呼天为祁连,展转传译,遂混合音义并称之.’今按祁连山有南北之分;南祁连山在甘肃,即此处所说的祁连天山;北祁连  相似文献   

19.
<正>一《道德经》的第一章是全书核心,讲了十几个重要概念、重要思想,总归于一个字:"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说,"道"有两个最基本的秘密:"无"和"有",它们"同谓之玄",这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门。那么,"玄"是什么?玄,在现代人的理解中,应该是中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中的“谓·之·名”结构是常见的双宾语结构类型之一。该结构用做谓语时,常用于双项NP句,结构中的“之”具有回指、强调和使句子简化凝练的语用价值。文献中“谓·之·名”结构的出现早于“谓·之·为(曰)名”结构,因而它不可能是“谓·之·为(曰)名”的省略变式,所以也不是兼语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