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金波 《阅读》2014,(6):9-10
老爷爷家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树。 老爷爷家的屋顶上,也长着一棵树。  相似文献   

2.
团圆     
余丽琼  朱成梁 《阅读》2014,(9X):24-25
<正>过年了,一年只回家一次的爸爸回来了!小女孩享受着浓浓的父爱,和爸爸一起去高高的屋顶看舞龙灯,在汤圆里包入一枚"好运硬币"……很快,才回来没有几天的爸爸又要离开了,短暂的团聚之后又是长长的离别。小女孩郑重地把"好运硬币"交到爸爸的手中,期盼着下一次团圆。  相似文献   

3.
虫子     
假如没有虫子,园子就显得太寂寞了。风滑过枝叶的声音,起初是动听的,像流行音乐,听久了就有点腻烦了。虫子的藏身处我永远也找不到,它们悄没声儿地在花草灌木之间飞过来爬过去,不时地制造一点声响,这园子里就隐藏了另外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大冈的秋天     
天气渐渐转凉了,吵人的蝉声被风吹散了,我知道大冈的秋天来了。秋娃娃来到了果园里,一切都变了样儿: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小孩光着屁股扭来扭去:咧开嘴的石榴像小女孩害羞地拿着树叶挡着脸:金灿灿的梨子像一只只大大的宝葫芦挂在枝头摇摇欲坠:火红的柿子像一盏盏红灯笼在快乐地迎客呢。  相似文献   

5.
尊严的底线     
张维超 《阅读》2007,(4):13-14
罗柏上了公交车,挨着一位老人并排站在过道里。老人看上去有些虚弱,黑瘦的手抓着吊环,像稻草一样摇来摆去。满座的乘客对老人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6.
刘强 《阅读》2006,(2):10-11
那年的夏天很热.蚊虫猖獗。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我在父母的卧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声入梦。  相似文献   

7.
提取建筑物屋顶是建筑物三维重建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了更精确的提取建筑物屋顶,本文融合了高分辨率的光学和SAR图像。利用SAR图像中建筑物的叠掩来确定光学图像中的建筑物,从而在光学图像上确定一个包含建筑物屋顶小窗口,利用ISODATA分类方法对小窗口进行了分类来获取建筑物屋顶类别或屋顶轮廓,最后计算得到屋顶的规则轮廓。从计算结果上看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蒋岭 《阅读》2015,(Z3):26-37
刚刚过去的2014年,六朝古都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奥会的火炬,照亮了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古城南京。在2015年这个快乐的寒假里,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吧。  相似文献   

9.
我爱校园     
王莺骅 《阅读》2013,(12):28-29
我的学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实验小学,她可漂亮了! 刚走进校园,就可以看见一个大花坛正对着校门。大花坛里的花儿争奇斗艳,一朵紧挨着一朵。花朵上的小露珠会在晨光中闪闪烁烁,像极了戴在花儿头上的珍珠发卡(qia)。在花坛中央,高耸着一块高科技电子大屏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初中、中专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多数学生存在着怕作文的心态,很多学生听说要作文就如临大敌。更难过的是:在过去的考试阅卷中,大家会惊奇地发现,有个别班的作文考卷像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样,内容和写法大同小异。以上现象,除了作文本身难度关系外,能否说是我们过去语文的教学的一种悲哀,一个失误。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文检测中,作文所占的分值,随年级段的升高而升高,加上《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综合性、创新性的强调,这无疑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冷静沉思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学生怕作文的现状会只重不轻。要引导和训练学生习作,首先…  相似文献   

11.
陈雪娟 《阅读》2015,(15):11-12
前不久,公司派我去位于美国芝加哥近郊的总公司接受培训。初到芝加哥时,公司安排我与美国同事艾丽斯同住一个宿舍。宿舍位于梅纳德山区,艾丽斯驾车带我过去,在快到宿舍的时候,艾丽斯把车停在了一个停车场里。她告诉我说,这个宿舍是在一个刚建造完工的住宅区里,那里甚至连马路都没有修建完毕,我们必须要从这里步行进去。我们走着走着,前面很快出现了一支筑路队。我仔细一看,发现他们修路十分浪  相似文献   

12.
杨绍军 《阅读》2014,(19):4-5
<正>我的脑海中经常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一片茂密的杨树林里,秋风拂来,树叶随风飘散。有的已经完全变黄,有的成了褐色,有的半黄半绿。一群孩子正在欢快地串着杨叶。湛蓝湛蓝的天空像被水洗过一样,几朵像盛开的棉花一样的白云在头顶上飘着。一阵阵快乐的歌声、笑声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读书,读书的感觉非常奇妙。每当认真读书时,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幅幅画面,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阅读的感觉还像寻找宝藏,书里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许多有趣的故事……,,书读得越多,我们懂得的知识就越多,这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4.
打雪仗     
戴家晨 《阅读》2015,(Z2):40-41
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整下了一夜。早晨,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屋顶上、平台上、地上都盖了一层厚厚的雪,像给大地铺上了洁白的地毯。这正是打雪仗的好时候!我约了小胖来到一块空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秦人的祖先,有的认为来自西方戎族或夏族,有的认为来自东方商族或近商族。我在学习、研究中发现,东夷嬴姓少昊族才是秦人的远祖。《史记·秦本纪》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当指大费,又名柏翳。索隐:“此则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称伯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无疑。故大费、柏翳、伯翳、伯益均是一人。大费在舜帝时,曾辅佐禹治水平地,为民造福。论功行赏时,禹向舜帝奏曰:若没有大费的帮助,我是很难取得治水的成功的。舜帝表彰了大费,赐玄玉,许姚姓女为妻。后来大费为舜主畜,劳苦功高,被赐姓嬴氏。实际上,大费之先就是嬴姓,舜帝仅为重封。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概所有文化财富都与隐喻有关。新疆岩画中极为夸张的生殖器官,是否隐喻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呢?埃及金字塔是否隐喻着数学、物理、生物、几何以至天文、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深奥的思想呢?《圣经》里的“屋顶在上、地板在下”、《周易》里的“天尊地卑”和太极图阴阳小鱼、原子结构、宇宙天体等等,不必—一列举,我们完全可以说,越高深的文化,越和隐喻休戚有关,没有隐喻思维,就没有这些文化成就,没有隐喻思维,就不能掌握这些成就。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善于隐喻。《论语》…  相似文献   

17.
“狮子”     
於刘 《阅读》2010,(5):28-28
去年暑假,叔叔家要拆迁,便把他家的狗——“狮子”寄养在我家。 记得那天天气很热,叔叔刚把“狮子”抱下车。我便忙跑过去看。哇!好大的一只狗呀!只见它一身土黄色的毛。一对机灵的眼睛正四处张望,嘴巴里喘着粗气,血红的舌头吐在外面散热呢!那样子,真像一头狮子!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乡村     
缪宜廷 《阅读》2023,(Z9):69-70
<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此乃范成大笔下的田园风光,而我的家乡也有独特的田园美景。乡村,美在欢快奔流的小溪里。温暖的春日里,迤逦而行的小溪清澈透明,叮叮咚咚的流水声谱成了一首欢快的乐曲。溪底各式各样的鹅卵石犹如橱窗里的珍宝,俯看又像一条流光溢彩的花布。水面上,一群鸭子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仿佛在报告着春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蒯宗泽 《阅读》2013,(31):24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园玩。一走进游乐场,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阵欢笑声。我们寻声望去,只见那边一个不大的舞台旁已经围满了黑压压的观众,我赶紧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挤上前去看个究竟。在大家的注目下,一个小丑骑着独轮车上台了。他白脸蛋、红鼻子、绿头发,穿着一件花花绿绿的大衣裳,整个人就像装在一个大口袋里,看上去滑稽极了。这个小丑坐在车上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倒退,一会儿歪歪扭扭的,像个喝了  相似文献   

20.
李慧 《阅读》2013,(5):6-8
一些年前,我也像你一样,还在学校的课堂里读书。读书给我们听的是一位喜欢被孩子们叫做“子涵哥哥”的学者——梅子涵,一位童心永存的可敬的人。有一天,他读了一本大卫麦基的图画书,里面写一个小孩子,他在家里走着和爸爸妈妈打招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