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涛 《宜宾学院学报》2004,4(6):101-103
凌叔华选取别一角度探索着历史转型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把女性的经验从一种小问题、一种呐喊变为一种艺术,填补了五四革命文学笔墨罕至的"空白".她使女性文学一开始就在"人"的本真、"女人"的自身世界寻求生成和真正表现,这正是凌叔华对女性文学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女性文学"并不是一个由"题材"框定的范畴,男性作家对女性题材的操作并不意味着男性作家可以依据这样的本文介入女性文学.事实上,"女性文学"首先是指女性作为书写主体的写作实践,它意味着话语权的争夺.妇女被拒斥在文学史之外,说到底是因为妇女一直被拒斥在写作之外.其次,"女性文学"是指一种可以使妇女摆脱菲勒斯中心的女性写作,一种无法为既定文学传统所规范、所封闭的,然而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的异质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写作乃是一个生命与拯救的问题,女性文学永远意味着女性以特定的方式获得自我拯救.  相似文献   

3.
话语分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质化研究方法,文章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一些"女性"话语进行初步分析,描述了"女性"话语的特点,并批判了基于这些"女性"话语而建构的传统女性观。"女性"话语的分析可以促进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铁凝的小说中看作家女性意识的朦胧到觉醒由一个初期的"女儿形象"成长为"女人形象",铁凝对女性三个阶段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女性身上的影响和反抗试图建立起一种理想的女性生命形式。但是女人的天空是低矮的,历史对女人的压迫也是步步紧逼,铁凝在探讨女性成长的同时也在思考女性是否真正逃出了男权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池莉站在一种超越的立场,以女性"客观、冷静"的视角,由"不谈爱情"到"拆穿爱情",再到"追求爱情与婚姻的和谐",体现了女性对现实世界清醒的认识和对两性关系走向和谐的真诚期待。  相似文献   

6.
许茗 《文教资料》2012,(14):19-22
"五四"时期所宣扬的女性解放一直停留在口号阶段,张爱玲、苏青突破了这个局限,体现出了一种浓郁的女权意识。她们通过塑造众多悲剧女性形象来表达对女性的关注与对女性解放的倡导,使得女性解放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为后来女性文学体系的构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一个女性形象安娜.玛丽娅进行细致文本解读,对这一女性形象身上具有的"安娜"和"马利亚"两种矛盾气质冲突的深入分析,展示了一个女性在面对情欲和道德时,在面对"本我"自然欲求和"超我"理性时,所经历的——从灵魂的禁锢,到激情的释放,最终重又复归死寂——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师陀在他的《果园城记》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小说中表现出对女性与自然同一性的关注,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下女性"他者化"的现象,展示出女性自我觉醒的受挫,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9.
对女性生命个体的关注是"问题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后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是建国后文学中女性更多的是以附属品的位置存在。"新写实小说"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延续着"五四"的"问题小说"对女性现实生活困境的延伸与思考。"问题小说"描写女性生存困境面临的问题与无奈,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这些女性开始有了反抗的意识并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无论结果怎样,相对于"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都是一种社会发展进程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进步表现。"新写实小说"褪去了"五四"时期贵族式的蜻蜓点水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残酷与女性悲剧命运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代女性书写中"男性"角色和象征意义的不断转换显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困境。男性对女性存在从构成一种阻碍,到淡漠的伙伴关系,然后再到女性对"男性"的彻底拒绝,以至于轻视,把男性精神弱化。作为社会主体的女性与作为性别主体的女性无法协调自己的双重身份存在,主体的建构始终处于异化与不确定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女性作家,作者在短篇小说《夜》中设置了两种状态下的人物形象,其中何华明作为"在场者"拥有两种话语——男性话语、政治话语,而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是小说中的"缺席者",她们的话语是缺失的。丁玲正是借助"在场者"与"缺席者"的不同话语形态揭示了革命政治下两性的不平等的秩序,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必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  相似文献   

12.
萧红在《生死场》中从女性意识视阈出发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的三种生存方式:一是女性承继并践行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分工的设定,依附于男性,在男权的夹缝中求生;二是女性试图通过"出走"以摆脱男性控制,重获自由;三是女性凭借某些强于男性的能力赢得尊严争得与男性相对平等的地位。萧红通过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第一、第二种生存方式的否定,认为只有自强才是现代中国女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女性解放并不神秘,我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它生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人的存在不断完善的一种必要方式,是女性寻找自身本质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女性解放的本质和价值的追问是哲学的问题之一,女性解放的哲学意义以"女性"作为思考的聚焦点。文章不仅仅停留于对女性存在的一般论述,而立足于从人的存在出发去论证女性存在,从哲学的角度求证女性存在的基本构成,描述女性存在的历史过程,探讨女性解放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书写的女性神话,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召唤出大量的对封建男权/父权进行反抗和叛逆,具有鲜明主体精神的"逃离"女性.女性小说对"逃离"女性的书写具有重要隐喻内涵不仅表明了写作女性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同时这种书写还是一种指向人类和谐平等的性别文化前景的崭新建构.  相似文献   

15.
在《红楼梦》中,"钗黛合一"具有两个层面的意蕴:宝玉角度的"合一"和作者角度的"合一"。首先,宝玉梦中所见可卿身上的二美合一,正是宝玉在初见黛钗之后产生的一种女性理想,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矛盾的幻象式解决。其次,作者对钗黛合一的处理则是表现了他的一种美学理想。钗黛二人是女性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女性两种不同类型之美的典型。钗黛二人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也是美的事物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韩剧表现的主体是女性.而这其中,韩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女性形象主要可以分为"自我奋斗型"、"为国捐躯型"、"我胖故我在型"、"复仇在我型"4种类型.这些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受众需求和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密不可分.韩剧给中国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韩国文化,女性形象在韩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女性的社会风貌,并由此引发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南方女性的福柯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瑶琼 《海外英语》2015,(6):153-154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中刻画了一系列南方女性人物,她们都是南方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南方父权制文化掌控了社会话语权,对南方女性的"凝视"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运行手段,而南方女性将这种"凝视"内化成自我监视。该文试图从福柯权力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几位典型的南方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剖析南方父权文化如何对南方女性进行监视,并最终导致她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在较正式的场合以及被指称者的社会影响足以让我们对其表达敬意时,"先生"、"女士"这一对称谓语的使用是对称的。除此,两个称谓语在分布上是不对称的,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可以用"先生"来称呼男性,但一般不用"女士"来称呼女性;另一种情形是可以用"女士"来称呼女性,但一般不用"先生"来称呼男性。  相似文献   

19.
"逃离"是当代女性小说的主题之一。它不仅被写成觉悟了的女性在男权中心社会里的宿命,更是当代女性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所采取的一种写作姿态;在"解构———建构"的过程中,寻觅和重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女性对于都市中越来越严重的人性异化的抗争与拒绝,女性温柔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在这个世界所遭受的悲剧性打击,但无论如何她们始终"坚守"着一种信念,对爱、对美、对尊严和善良这些美好情感的执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