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十五”以来,我校文科实力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夯实了基础。“十五”期间,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现有文科类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文科类的省级重点学科5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原理。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新增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即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即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岭南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及其它教育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素质教育、“两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志力教育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它们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重点叙述“两课”与从文社会科学教育之间深沉而悠长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神州学人》2009,(8):F0002-F0002
东北师范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建校于1946年,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属的高等学校,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建设学科,8个国家“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3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研究生院。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各1个,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迎接改革开放整体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着手在全国组建百家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99年12月,经教育部教社政[1999]18号文件批准,第一批15个科研机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其中包括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为基础成立的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5.
《全球教育展望》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全球教育展望》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考量、本土行动”的办刊理念,紧密追踪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重点反映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  相似文献   

6.
正《全球教育展望》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全球教育展望》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考量、本土行动"的办刊理念,紧密追踪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重点反映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4,(1):64-64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2月,同年12月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所长是叶澜教授。研究所由“学校综合改革”、“教育政策理论”、“教育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育”4个研究室构成,所依托的教育学原理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宋连胜,徐宪春,任纯祥众所周知,在我国理工科大学中,人文社会科学历来是个薄弱环节,所培养的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加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我们吉林工业大学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5月24、25日,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与南通大学情感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情感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全国第四届情感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教育学部领导、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贵华、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世纪课程与教学走向丛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聚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该丛书共6本,研究内容包括教师与教学研究、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学校课程管理研  相似文献   

11.
《全球教育展望》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全球教育展望》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考量、本土行动”的办刊理念,紧密追踪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重点反映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热点问  相似文献   

12.
《全球教育展望》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全球教育展望》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考量、本土行动"的办刊理念,紧密追踪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重点反映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热点问  相似文献   

13.
《全球教育展望》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全球教育展望》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考量、本土行动"的办刊理念,紧密追踪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重点反映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热点问  相似文献   

14.
陕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44年,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设有20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面向海内外招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相似文献   

15.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以培养高素质的各类各层次教育人才为主,同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其他各种专门人才。学校现有59个本科专业,72个硕士授权点,26个博士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高教厅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与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形成了学士一硕士一博士一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继续教育》2013,(11):F0002-F0002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它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7.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8,(4):F0004-F0004
中国人民大学创立于1950年。是一所以入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学校园前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教育展望》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全球教育展望》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全球教育展望》秉持"全球考量、本土行动"的办刊理念,紧密追踪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重点反映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热点问题,努力服务于有志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研究的各界人士。杂志常设栏目包  相似文献   

19.
《全球教育展望》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编辑。《全球教育展望》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20.
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山东省重点学科、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各1个;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在该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