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三部曲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境况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从幼儿至今,我对幸福的理解和认识随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发生着变化,我逐渐懂得了幸福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职业话语情境中,幸福有不同的意蕴。在关怀伦理的视界里,基于关系话语,围绕对教育活动实质的认识,教师幸福是可以分享、持续的体验,教师幸福亦是可以期待的。每一种职业都有幸福期待,而教育爱是通向教师幸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拥有幸福的生活,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人所企盼的,也是一个好社会的努力目标。幸福是什么,我相信许多人都追问过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会有不同的答案,因为幸福本身就是多元的。我的一位朋友发给我的一份邮件中就有这样一些令我心仪的表达:“幸福是母亲的关怀,幸福是婴儿的笑脸;幸福是自由的跳跃,幸福是轻柔的抚摸;幸福是沉甸甸的麦穗,  相似文献   

4.
王亦东 《宁夏教育》2013,(7):136-136
幸福是人人部追求的,因为个人观念和定位的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会不同。在我看来,幸福就是令人感到高兴或快乐的事情或境遇。有的人认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幸福,有的人认为在逆境中获得一声祝福是一种幸福。在岁月的流逝中,我常常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做一名教师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年轻的教育家袁卫星老师说过: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需求。就当前教育的体制来说,学生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长达20年,其中基础教育阶段为9年。长达9年的基础教育,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这段时期是学生对幸福标准的认识形成的主要时期。而漫长的课堂学习能否让学生产生愉悦,认识幸福的本质,从而获得幸福的体验?每个人由于接受的家庭教育,受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外在不同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6.
人性假设是对人性特征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认识,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性展现形式.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人性的不同展现形式。人性是一种动态生成、不断建构的完整体,即人对生活意义追寻的过程,亦即人追求幸福、体验幸福的过程。“幸福人”人性假设为我们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为教育教学实践找回了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生活是人人追求和向往的。幸福是一个最难以说清楚的名词,因为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具体可见的形状或者颜包,幸福只不过是人的一种感受,不同的人生活经历不一样,接受的教育和影响也不一样,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就不一样,对幸福的感受也不一样。幸福是什么?幸福在于给予。就像种了树会成荫,造了福一样。当你在给予别人帮助,使别人幸福,在你的心里,其实已  相似文献   

8.
西方心理学幸福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最大愿望和永恒主题。不同民族和个体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体验,人类的历史长河也积累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论述。近年来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度膨胀而产生的全球性的道德信仰危机,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引起了人们对幸福的重新思考和再认识,西方心理学由此掀起了一股研究幸福感的热潮。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同阶级、不同时空呈现出的幸福观也不尽相同。然而,《人生》和《红与黑》这两部在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下产生的经典作品,以其主人公相似的情感经历和奋斗历程,对“幸福”作了全新的阐释,并孕育和丰富了幸福的内涵,即幸福源于一种正确的认识、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自然的状态和一种自由平和的心境。  相似文献   

10.
幸福的含义     
一般说来,人们都喜欢"芙蓉出水"那样的美好意境,追求美好而又诗意的生活。因此,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也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独特理想的追求。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幸福的看法与体验也会有所不同。我对幸福的定义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真的幸福。 普希金说过:"上天让我们习惯于各种事物,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生活不是每天都像站在舞台中央的明星那种感觉,掌声响起,花团锦簇,而是一件件的琐碎小事组成的平凡得  相似文献   

11.
蔡军 《宁夏教育》2013,(5):15-16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笔者从事教师职业已有14年了,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有过欢笑,也有过无奈;有过惊喜,也有过伤感,但更多的是享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幸福。  相似文献   

12.
城乡之鼠     
小编的几句唠叨话:每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都不同。成为百万富翁是一种幸福;不用忍饥挨饿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啊,幸福只不过是让我们自己觉得舒适、快乐的一种感觉,让牙齿每天都能够晒到太阳,就是最最幸福的事情了。俗话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的去吧!"反正啊,只要你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就好了。今天我们要看到的就是两只老鼠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小日子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和我们一样的幸福呢?  相似文献   

13.
任何教育理论,大致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它的本体论,二是它的价值论,三是它的方法论。本体论,反映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本体论来说,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即所谓的教育生活。价值论反映人们关于教育的功能与意义的认识。从价值论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它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方法论,反映人们对于如何实现教育的价值的对策。从方法论来说,我们新教育实验是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等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么,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有下面这么几个意…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2011,(12):126-126
我们应该让家庭、学校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美好的人性,应该从幸福的童年开始,给孩子多样化的教育,帮助他们获得多样性的发展,启蒙教育与家庭教育联手,让孩子的素养全面提高,让每一个公民真正认识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传承岭南文化,感受幸福广东,首要的是必须解决文化认同的问题,然后才可能是文化传承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岭南文化,才会认同岭南文化,才可能热爱岭南文化,传承岭南文化。这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感受幸福广东,热爱幸福广东,建设幸福广东,是从不同维度去表述的同一件事情。一、认识历史主流边缘的岭南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岭南文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包括需求是人追求幸福的内驱力;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获得幸福的重要保障;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的当前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正是马克思幸福观当代价值的体现。因此,对马克思幸福观形成过程的梳理及对其内容的再认识,对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实现人民幸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幸福是人类经历过某种活动的个人体验,是一种由体验使得内心产生愉悦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与人的经历、性格、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息息相关,并随着外部环境中的社会氛围、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理解都不相同,各自的定义也不相同,但最根本的需求和本质是相近的。幸福也是心理体验和伦理规定的统一,只有符合主体相关的伦理认知,并且满足主体的伦理需求,才能产生幸福。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真的,答案太多太多了。每个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对幸福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幸福的滋味却是同样的,它就像花儿一样,很甜,很美,你是否品尝过它的味道?  相似文献   

19.
人人都追求幸福,但人们对幸福实质的认识往往不同。儒家对义与利的内涵及其关系的探索,西方思想家关于幸福概念之思考可以相互纠偏。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尤其是对儒家义利观的得失分析,以均衡概念所内含的方法论为指导,可以正确揭示幸福的实质即义与利的均衡,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即义与利的均衡过程,义利均衡的结果即人们实现的幸福,幸福的评价标准即义利相通的伦理精神原则。王船山的义利观就是义利均衡的义利观,科学地认识王船山这一思想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国各级政府的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在现实社会里,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及其评价指数,对正在就读的每一个中小学生来说,健康快乐的成长是评价幸福最重要的指数。可是,由于教育价值取向过分追求现实功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