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是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英语教师布置作业刻板单调,以抄写为主旋律,如反复地抄写单词、句子、课文内容,甚至有部分教师让学生抄写二十遍、三十遍。  相似文献   

2.
叶法喜 《湖南教育》2002,(17):54-54
巩固复习性作业。学生通过看书、整理笔记、做练习题等形式巩固、复习当堂所学的知识和前面所学的知识。复习时,以当堂知识为重点,交叉复习前面某章节的某个知识点,这样时间一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无意识地、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这类作业仍以做练习题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练习题的设计要做到“少”、“精”、“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形成解题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预习新知性作业。安排学生预习新知,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和思考新知中的难点、疑点,以便学生在上课时确定课堂注意力的重点,比较自己和老师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现在,学生们总把“做作业”说成“写作业”,不少教师亦然,每每听来,总觉别扭。“做作业”与“写作业”虽只一字之异,其实反映了教学方法的不同。现在小学生每天的抄写作业很多:抄写生字词,有的抄写十遍,还有抄写几百字课文的,低年级抄,高年级也抄。大量的抄写效果如何呢?请看一例:邻居一女孩,上小学四年级,一次抄写一篇近二百字的课文,已抄了三遍。这篇课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我们的语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抄写生字词、背诵课、完成思考与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比较单调枯燥,缺乏弹性,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较远,难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布置作业时,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完成,评讲作业更是毫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对语课外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一些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作业,以弥补课堂作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因此订正作业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查漏补缺的重要过程.最近,我们采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订正作业的方法:先要学生自己当“医生”,分析“病因”后再订正.如计算:  相似文献   

6.
一、抄写类作业要适量学语文离不开写,学生要学好语文当然就要布置一些抄写作业了,尤其是小学语文作业更该如此。抄写类的作业要适量,不能太多,作业太多了学生容易反感,慢慢就会对语文失去兴趣,而且长期大量的抄写会使学生只忙于机械抄写,至于抄了什么说不定也不知道,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认真地少抄写一些,留一点时间给他们把所抄写的内容记住,然后再默写一遍,这样效果会更好。老师们在检查抄写类作业时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书写和掌握情况,如  相似文献   

7.
一、少“练手劲”,多“动脑筋”所谓“练手劲”,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以记忆性的为主,如简单而机械地重复抄写生字新词七八遍或十几遍,抄写背诵部分或精彩语段若干遍。逐一笔答书上的问题,完成练习册(卷)上面的笔头作业,等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数学十二册第四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肩负着毕业总复习的任务,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也是整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的教学,既不是将各册教材的基础知识从头到尾重新讲一遍,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加选择地再把整个小学阶段所学内容都拿来反复练几遍,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刍、消化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弥补过去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漏,同时也是学生对小学所学数学知识系统的再构建.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如抄写生字、新词、句子、中心思想、课文等,一抄就是好几遍。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一般要抄十遍,多的几十遍。这种“大运动量”的抄写训练,对小学生的学习到底有益还是有害?这里,我想根据调查结果,谈点看法。一、过多的抄写无益于字词的巩固。我作过这样的实验:将全班(二年级)70名学生按学习能力均匀分成甲乙两组,用不同的遍数抄写一至四课的生字,然后进行听写检查。结果是:第一课,听写10个生字,甲组抄写十遍,听写正确率为92%;乙组抄写五遍,正确率为92.57%。第二课,听写十个生字,甲组抄写五遍,正确率为92.85%;乙组抄写十遍,正确率为94.57%。第三课,听写11个生字,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学英语的作业形式普遍是单纯的听磁带、朗读、抄写单词等机械训练,这种一成不变、缺乏创造性的作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了摆脱传统作业枯燥机械的抄写和背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设计开展创意图文作业活动。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根据所学字母的形状,设计出形象、具体、易于理解、记忆的图画,把这些图画放在字母的旁边,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韩国一位英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学生将当天所学课文从头到尾抄10遍。这项工作耗时巨大,开始,学生还能坚持,越往后,越是大打折扣,不少学生只抄了一遍或两遍,有的甚至根本不抄,心想反正老师检查也是走马观花,并不会斤斤计较。谁知临近期末,老师突然袭击,全面检查抄写作业,结果只有一个人从头到尾、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还边抄边背,课文内容稔熟于心。这个人就是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相似文献   

12.
在韩国的一所中学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每天要求学生将自己当日所学课程从头至尾抄写八遍,而自己很少对作业进行检查。刚开始全班同学都很积极地去完成,但后来大家渐渐地松懈下来,有的同学每天只写三四遍敷衍了事,甚至有更胆大的同学则是得知老师要来检查才匆匆赶写应付。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作业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情况,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语文课外作业,可以使学生在相对愉悦的情绪中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14.
某校范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内容是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在作业本上。当第二次上课检查作业时,范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未写完作业,便十分气愤地批评了该生,然后要其将作业抄写100遍,第二天上交。第二天,该生仍未写,教师大发雷霆,令该生抄写500遍。该生放学回家后就开始抄写作业,到22点左右,由家长帮抄写,直到深夜才完。后来,该生家长将此事告到教育局。又某校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某,期末考试错了5道数学题,老师在放寒假时规定,考试时每错一题便在假期每天罚做100遍。因此他每天要被罚做500遍,21天假…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我们的语文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完成思考与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比较单调枯燥,缺乏弹性,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较远,难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布置作业时,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完成,评讲作业更是毫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对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一些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作业,以弥补课堂作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下午,放学前我到教室布置语文作业:“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抄写第六课生字三遍。”“老师,黄林已经写完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几个平时喜欢插嘴的学生抢着说。我一愣:“他们怎么知道作业的?难道上午上完课我已经布置了作业?没有啊!”仔细一想,疑团顿开。因为以前我们每次学习新课文后,家庭作业的第一题我总是布置写三遍生字,没想到这些小家伙竟摸出了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12,(Z2):80-81
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生作业中,字词抄写是一项最常见的作业。字词抄写一般又分为两项,一项是生字词抄写;另一项为熟词抄写。所谓熟词,是指教师在课文中挑选的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词语。无论是生字词还是熟词,一般学校都要求学生抄写4遍。以上海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平均抄写量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8.
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让学生抄写单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必备环节,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在讲新课时,首先要把该课文中没有学过的单词写在黑板上,教读之后便让学生抄写5遍或10遍,新课结束布置作业时,也常常把抄写多少遍单词作为必备内容之一,而反馈的结果常常令教师扼腕叹息;几乎所有学生都“圆满”地完成了教师所交给的任务,可是没有几个学生“记住”那些单词: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更谈不上使用了.  相似文献   

19.
从罚学生抄写作业500遍所想到的——谈激情状态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校范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内容是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写在作业本上。当第二次上课检查作业时。范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未写完作业,便十分气愤地批评了该生,然后要其将作业抄写100遍,第二天上交。第二天.该生仍未写,教师大发雷霆,令该生抄写500遍。该生放学回家后就开始抄写作业,到22点左右,由家长帮抄写,直到深夜才完。后来。该生家长将此事告到教育局。  相似文献   

20.
作业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调乏味的抄写、默写、词句练习、单一重复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厌学 ,降低训练的效果 ,因此 ,课外作业的设计一定要讲究技巧 ,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 ,融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技能的训练为一体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便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冀中的地道战》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 :根据课文中介绍的地道的式样 ,以任丘地道为例 ,结合课文中介绍大洞、小洞、气孔的特点 ,以及供民兵自己用的“警戒洞”和对付敌人的“陷坑”“迷惑洞”和“孑口” ,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