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勇 《新闻界》2001,(5):53-53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问题的报道,唤起广大公众的关注、批评和谴责,从而促进相关行业、部门、单位或个人改进工作、规范言行的一种新闻职业行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还应当强化批评报道,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利用手中之笔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要开展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却会遭遇种种困难和阻力。那么,新闻舆论监督究竟难在哪里呢?难点之一:一些地方党政缺乏坚定有力的支持,不能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职能之一,近年来,各级党委机关报都加强了舆论监督,这对于纠正不正之风,无疑是起了积极作用的,怎样搞好舆论监督报道呢?我们体会要坚持抓苗头,抓重点与抓典型紧密结合,加强报纸舆论监督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新闻的精确度,把新闻中以量度的要素报道得更精确,把新闻中以突出特点或主题的细节报道得更具体这就是新闻的细化处理。它包括时间、地的细化,数据的适度精确,人物的身份介和特点描述以及事件进程中的细节描绘细化处理在现今的新闻报道中随处可见每一张报纸上或每晚的电视里都有经过化处理的新闻。那么,新闻的细化处理既然如此常见,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条新闻的时间、地点数据有必要抠得那么精细吗?对新闻事实的细节有没有不厌其烦详加描述的必要呢?细化处理的第一个作用是增强受众忆深度。古人说起写文章的诀窍,有句叫做…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各地不断有新闻媒体因在进行报道或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侵犯公民权利,而被推上被告席,并因此最终承担了一定的法律责任。新闻舆论机构作为正义的声音,本应是除司法手段之外,帮助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社会环境行使监督权的最有效的工具。在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正常的新闻报道或舆论监督,完全应当对促进民主法制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为什么一些媒体会屡屡发生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呢?个中原因,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一、对新闻侵权行为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对新闻报道或舆论监督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这一现象,应当从新闻…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深度变革与重构的时代,媒介的边界正在消融,媒体融合正成为国家重塑主流新闻传播体系的战略任务。作为深度报道的类型之一,肩负着明辨是非与澄清谬误责任使命的舆论监督报道,在融媒体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在深度报道近年来呈现萎缩或弱化的背景下,舆论监督报道的守正创新面临哪些挑战?2022年中国新闻奖首设舆论监督报道奖,以此为契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主流媒体应如何发力?本文以近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的舆论监督报道作品为例,尝试探析舆论监督报道在融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守正创新,放大舆论监督的正面传播价值,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媒体力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及传播技术的发展,批评报道的形式日趋多样,如:“读者来信”、“批评与建议”、“社会经纬”、“新闻调查”、“众生相”、“监督哨”等栏目、专版亮相于媒体平台,把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扬得淋漓尽致,媒体的广告收入也因此极速飚升。但作为媒体的行为者———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属于什么地位呢?他们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呢?本文试作一阐释。记者在批评报道中是桥梁和纽带监督是“自古至今,人类的永恒主题”。①新闻舆论监督是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记者深入调查采写负面新闻信息的批评报道的传播,表…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媒体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揭露,都是实施舆论监督。然而频频不断的新闻官司,却使媒体陷入了两难境地。据悉,全国的新闻官司10年间已达到7500起,媒体败诉率达35%以上。新闻媒体因刊发批评报道吃官司甚至败诉,不仅削弱了批评报道的战斗力,而且损害了新闻记和媒体的信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在实施舆论监督时避免“吃官司”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市场的拓展,已有越来越多的报业意识到,舆论监督对报业发展的重要,但更多的媒体也意识到,搞好舆论监督报道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报道轻了,如同蜻蜒点水不起作用,报道重了,触及了隐私、夸大了事实等,轻者对方找上门来,与你纠缠,影响正常办公,重者引发新闻官司。因此说,舆论监督报道把握好尺度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搞好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怎样把握新闻舆论监督的尺度?这里笔者想就本人近年来从事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些体会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以大众传播媒体为平台,已成为社会监督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其中电视批评报道凭借对非正义和非公平现象的有力抨击和制约而在发挥着特有的社会监督功能。那么如何搞好电视批评报道,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中出现了几种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有的报纸将负面报道与舆论监督混为一谈,报道中放大细节,故作渲染,有为暴露而暴露的倾向;二是有的报纸在报道中简单地充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大多数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舆论监督和褒扬性报道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它们不仅涉及的工作领域不同,甚至连采访手段、写作文法也都不尽相同。它们怎么能扯到一块呢?  相似文献   

13.
陈瑜 《新闻实践》2013,(6):59-59
作为肩负环境监视或舆论监督职能的新闻媒体在医患关系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媒体作为医患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如何传递正能量,以负责的态度做好报道,把握舆论导向,以促进医息关系和谐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的“真”与“实”对舆论监督稿件而言尤其重要。记者在采写舆论监督稿件时,要全面、公正、客观。这在新闻界已被再三强调。那么,舆论监督稿件的编辑环节在避免侵权上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高度评价“焦点访谈”节目的舆论监督作用,他称赞“焦点访谈”节目是“政府镜鉴,群众喉舌”。这一评价不仅对地方广大新闻工作者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也对我们军队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军事报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更好地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军队新闻工作者,对军事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甚至把它看成是一片“雷区”或禁地,很少去涉足它。那么,军事报道领域能否开展舆论监督?军队新闻工作者如何掌握舆论监督的武器?笔者就此谈谈…  相似文献   

16.
新闻舆论监督做为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在蓬勃开展的新闻舆论监督中出现一种倾向:即认为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就是指批评报道,衡量媒介是否具备或在多大程度上具备舆论监督的功能,主要看有没有直接批评什么或批评性报道和言论有多少。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念。什么是新闻舆论监督?应该说,随着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媒介体制的不同,新闻舆论监督的涵义是发展变化的。在我国,梁启超1902年首次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他在这年10月2日的《新民丛报》上…  相似文献   

17.
王瑞良 《青年记者》2007,(14):39-39
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现在,很多媒体把它当作“经营媒体”的一条捷径。那么,对于众多媒体来说,这条捷径是不是都能走得通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刘熙 《新闻知识》2002,(1):34-36
近年来,现代社会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中,努力运用舆论监督的重要功能,在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经常引发出许多的新闻官司,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被报道对象以侵权为由推上被告席的事件亦屡见不鲜。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作到既顺利实施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同时又能有效地预防新闻官司的发生呢?笔者从事法制新闻工作二十余年,下面结合自身经历,就新闻官司的成因及预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达到“防患于未然”之目的。一、新闻的虚假性与新闻官司“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稿件的写作往往加入了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主要表现在新闻标题制作的尖锐性,行文语气的批判性等方面。也正是因为舆论监督稿件写作者批评性情感直接介入的表达特点,导致了许多新闻官司和笔墨方面的争议。那么如何提高监督稿件记者情感表达的适度性,从而减少因批评语气的不适当运用而导致的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争议?笔者就记者在舆论监督稿件写作过程中的情感定位进行探讨。 舆论监督稿件中,记者舆论监督情感的定位标准是什么呢? (一)价值标准基础上的是非定位 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记者所要遇到的第一层面的问题,便是对事…  相似文献   

20.
王瑞良 《青年记者》2007,(14):39-39
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现在,很多媒体把它当作“经营媒体”的一条捷径。那么,对于众多媒体来说,这条捷径是不是都能走得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