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培育地理实践力的主要活动方式,科学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是活动实施的首要环节。研究了基于TARGET模式的地理实践活动设计方法,并以人教版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观察家乡的地貌"活动为案例,分析TARGET模式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阐述基于TARGET模式的地理实践活动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包括地理实践力在内的核心素养正式成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目标。文章首先以内容要求/标准的前置限定与行为动词作为地理实践力培育的行为标识,统计并对比两个版本中地理实践活动的类型、数量及分布的变化,再对比两版课标地理实践活动的呈现方式,分析其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演变特征,发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地理实践活动类型结构更加完善,教学内容与活动类型匹配更精确;呈现形式多样,且重视情境、问题和任务的创设,同时新增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地理实践力培育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地理实践力是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可通过地理学习活动来实现。文章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研究了初中地理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可行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探究性原则、进阶性原则、迁移性原则、评价性原则。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地理活动教学实践,有效落实了“探究时间的变化与时差对国际交往的影响”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近年来,为推动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激发中学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热情,中国地理学会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我刊对这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2015年发表的《如何参与国际地理奥赛活动》系列文章,进一步推动了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2015年1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  相似文献   

5.
地理实践活动能有效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支持。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实践目标,结合乡土地理资源与学生身边的地理问题,设计了"武汉市汤逊湖水环境调查"实践活动,探究了将乡土地理资源有效融入地理实践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关于初中地理学生实践活动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通  李岩梅 《学科教育》2001,(10):27-32
学生地理实践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地理实践活动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较为全面地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地理实践活动的特征和意义,基本过程(包括目标确定,内容与方式,组织形式),成果展示,评价标准、方法、基本依据、过程、主要形式及活动的指导思想等都进行了创新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地理实践力培养不能脱离于地理调查实际活动,为了提升课程有效性,教师教学中依托地方地理区域条件,有条件的开展各种地理调查实践活动。在此情形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通过课堂上的地理实验、演示活动等可弥补户外实践活动的缺失,达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着总结、反思、交流和推广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成果的目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社成功举办了2009年全国地理新课程教研成果评比活动,此活动得到了一线教师、教研人员和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人员等的广泛支持,参赛成果的整体水平很高,其中,被评为特等奖的论文成果已陆续刊登。为了进一步推动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我刊将继续举办2010年全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教研成果评比活动,欢迎广大地理教研人员、中学地理教师、地理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以及教育硕士(地理)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地理模拟实验是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地理教师对开展地理模拟实验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等本质性问题认识模糊,导致目前地理模拟实验存在“虚”与“假”的现象,影响了实验的信度和效度。开展地理模拟实验必须保证真实、科学,使实验模拟真实、有力度,以此推进学生的地理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地理实践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经;结构化思维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结构化思维的概念、构建过程以及地理实践活动对结构化思维的促进作用,并以“土壤”一课为例,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开展细节化实践操作、预设开放式探究活动、设计阶梯式实践问题、重构结构化思维认知图式等地理实践活动,探索地理结构化思维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地理实践是独特而重要的地理学习方式。文章分析了当前地理实践活动开展不足的原因,指出开展校园地理实践活动的可行性。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地理实践活动资源建设的途径、实施校园地理实践活动的策略,如分类实施不同活动、统筹规划活动时间、纳入单元学习设计、重视培养综合素质等。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8,(A5):138-139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实施,明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成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华中师范大学的陈实副教授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地理实践力与地理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全息影像、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高速创新与发展的背景下,地理实践活动和地理实践力有了新的赋能,需要教师对地理实践力有新的认知。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切实有效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体验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安徽省蚌埠市部分学校为例,对高中学段地理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教师对地理实践力的认知程度和态度不一,有的教师对培养地理实践力的认识不深刻;地理实践活动的频次差距大,选题来源单一;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目的多样,遇到的困难较多。基于调查研究的结论,文章提出改进建议:依据课标和教材,设计实践活动内容;结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选择实践活动主题;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形成活动成果,进行展示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了地理课外活动发展的思路,论证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相应的地理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文章结合乡土人文地理资源,设计了"广州市莲花山砖石质文物病害的成因初探"地理实践活动,寻找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问:夏老师,您好!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地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人说,不到大自然中学地理,就不会学到真正的地理。那么,地理实践活动有哪些种类?它的重要性如何呢?答:地理实践活动的种类比较多,既有课堂内的实践活动,也有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地理讲演、地理竞赛、地理辩论、地理游戏、地图绘制、地理摄影、教具制作、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观测、地理参观、地理旅游、野外实习、方案设计、论文撰写、墙报编辑等等。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也是多方面的,大致归纳如下:第一,地理实践活动可以较好地体现地理教育的价值。事实证明,只有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地理实践活动群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以STSE教育理念为导向进行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群的设计和实施,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情感,而且化解了地理实践活动门槛高、开展难与课时紧等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了实践活动的连贯性、进阶性与综合性。本文在明确STSE教育理念下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群设计框架与目标基础上,以“行渭水之滨,探人水与共”为例,进行STSE融合教育下的地理实践活动群设计,以响应“三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制定实验教学基本目录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地理实验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明确了初中和高中学段应开必开的地理实验与实践活动,说明了实验活动与地理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为规范和促进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进一步助推深化了我国地理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途径。针对在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要求,指出可采用学科融合教育的方式,通过设计地理实验,促进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围绕大气作用主题,融合物理、化学学科内容,设计了"太阳辐射强度测量""大苏打与稀盐酸反应演示散射现象""塑料薄膜保温实验""烟雾保温效果探究"4个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20.
“实践性地理学习活动”不是一般的地理学习活动,它特指除利用视觉、听觉学习以外依靠多种感官进行的多种方式的地理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收集、地理讲演、地理竞赛、地理辩论、地理游戏、地图绘制、地理摄影、教具制作、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观测、地理参观、地理旅游、野外实习、方案设计、论文撰写、墙报编辑等。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存在着不小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