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推行的同时,对于大学生"村官"研究也已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学界对大学生"村官"研究开展得比较晚,因此目前还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文章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着重从大学生"村官"概念的解读、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问题途径、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等方面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希望对进一步的研究和有关政策出台的出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8#以来开展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凸显出"显功能",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功能",即加强日益松散的农村社会治理力度,提高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社会的领导与治理能力.学术界对"显功能"进行了非常充分的研究,但却忽视了对"潜功能"的探讨.因此,大有必要从"潜功能"的视角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进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进行剖析,从而为顺利有效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让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具体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通过种种有效的途径不断改进来完善各项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大学生"村官"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学生"村官"准入与培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人才紧缺双重矛盾并存之下,"大学生村官"计划时于保持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稳定、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也暴露出了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干不长,留不住"和"不实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则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效发展.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准入机制和培养机制入手,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迫切需要的反映;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推广"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政策上既要解决"敢下去",的问题,也要解决"愿意下去"的问题.作为高校,可以通过"村官班"的形式,为有志投身新农村建设做"村官"的大学生做好思想上、理论知识上和实践技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对大学毕业生继续培养、放手使用兼及就业安置的系统工程,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决策.随着实践的深入,其积极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但毕竟是一项改革尝试,因而需要大力扶植和不断完善.进一步认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改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整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农业人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使命则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农业高等教育(主要指农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整合机制,主要包括选拔机制、培养机制与发展机制三个方面,目的在于发挥两者的集成效用,实现农业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共赢局面,最终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村官"是当今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新目标,是实现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之一."大学生村官"计划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和地方政府的认真实施,更需要高等院校的鼎力相助和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坚定信念和不断探索.高校应从办学理念的时代性、招生安排的计划性、专业设置的针对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跟踪培养的主动性等方面入手,探索并创新高校主动对接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2006年,以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都以一定形式开展了引进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工作,"大学生村官"成为时代造就的一个崭新群体。北京"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3年来,笔者对北京市在职"大学生村官"开展了抽样调查,以期通过分析研究目前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推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提高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以及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为此必须完善该计划。为此,政府应该努力实现"大学生村官"角色的合法化,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一、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村官"创业能缓解就业压力,锻炼自身能力.面对如今的村官热,欣喜之余笔者不由地把目光投到了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流向问题上.据笔者走访调查,大部分村官都希望期满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而有限的公务员招录名额根本满足不了日益庞大的村官队伍.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不仅可以解决期满后的出路问题,而且还能锻炼自身为人处世的能力,历练自己.  相似文献   

12.
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短期行为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及时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拓展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空间,采用动态的管理模式和发挥高校长期培养大学村官的功能,从而建立起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调查,表明当前选拔大学生下基层已经形成了选拔、培训、保障、激励和流动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很快适应了农村基层工作,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尽管一些"大学生村官"的收入远远超过当地村干部的收入,但多数大学生村官仍认为自己的收入偏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村官自己认为"专业与岗位不对口,个人专业优势难以发挥";超过70%的人认为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个人将来的出路有顾虑,而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不会继续留在农村.建议将"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由"工作分配"转变为"职业选择";"大学生村官"的选拔由"组织选拔"转变为"志愿服务";"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从"就业安置"转变为"货币补偿".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大学生"村官"的基地,是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重要一环.高校在培养学生党员担任"村官"时,应严格把关培养、选拔和保障各环节工作,切实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优秀人才.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村官"培养、选拔和保障现状的分析,探索建构高校学生党员担任"村官"的选拔、培养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2005年起,北京、上海、吉林、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计划.目前,全国有10万名大学生活跃在"村官"岗位上.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村官”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创举,其重大意义显而易见.然而,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自身对"村官"岗位、自我定位及前途发展的认识存在误区.要建立健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选拔,培养、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开始自发探索阶段.到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一时, "大学生村官"成了热议的新名词.说到"大学生村官"计划,有关专家认为,它能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缓解了目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然而,大学生村官是否能够真正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分流呢?  相似文献   

18.
所谓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被看成是新一轮的"上山下乡运动",在各省、市、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可是在最初的轰轰烈烈之后,出现了大学生村官"留不住"、 "呆不长"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大学生村官自身和这项计划政策两方面因素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对加强和巩固农村的组织建设将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综合素质不高等现象.文章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将大学生"村官"素质结构问题研究,找到大学生"村官"应具备的素质,并针对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战略.但是随着大学生"村官"三年任职期满,出路何去何从,不仅成了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摆在大学生"村官"面前最现实、最焦虑、最具体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两大部分对其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