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0(10):34-34
今年的邮市已走过了8个月,整个市场的表现由低迷向邮品井喷转变,然后又复归沉寂。在进入歇夏期之际,又出现了平淡的现象。邮品的成交量由小向大变化,再出现回落的现象。可以看出,市场在7个月内演绎出了大喜大悲的逆转,行情的走势峰回路转,令市场人士无所适从,以至于到了8月初,投资对后市的看法,已形成了严重的多、空分歧,市场在歇夏期临近尾声之际,重新回到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2.
今年上海高温天气大约15天,邮市"歇夏期"是否会按时到来?6月中旬起,邮市人流开始明显减少,市场处于盘整下滑状态,但下调幅度很有限,市场尚未出现想像中的弱势。7月起许多邮品的调整已近尾声,有些邮票版块已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3.
一文 《中国集邮》2001,20(10):31-32
今年夏天的邮市,在歇夏和不歇夏的争论声中结束了。到了8月初,邮市已悄然起着变化。一些品种价格纹丝不动,一些品种的价格却慢慢向上,且其上扬的幅度和力度都不可小觑,强势弱势已经显现。时间很快即将切换到秋天,那么在秋季的邮市行情中,最有可能坐上领涨品种头把交椅的是哪些邮品呢?在此,笔就这一问题作一较为粗浅的探讨,以期能对广大投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你缺什么邮票,不妨到邮市去看看。"在集邮人中,需要补什么邮品,到邮市去寻觅已是极平常的事。然而,从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的30年来,上海邮市的发展却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邮市见闻(43)     
歇夏期又一次离邮市而去,集邮者似乎恢复了对邮市的自信,表现为:邮市的人流又渐渐地增多,投资者对下跌过度的邮品进行吸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中国和瑞士邮展在武汉举行,由湖北省邮资票品局、武汉市集邮公司联合主办的“湖北省第三届集邮品拍卖会”于5月1日上午在武昌洪山宾馆二楼会议中心开槌。这次拍卖会的拍品主要是新中国邮品,也有少量清代和民国邮品,共计113项,总底价为222万元。尽管邮市低迷,但此次拍卖会仍吸引了众多的集邮投资、邮  相似文献   

7.
筱娴 《中国集邮》2000,(9):17-18
七月酷暑,热浪难挡,邮市进入了每年一遇的歇夏期,由于市场低迷,因此今年歇夏期邮市的冷寂与气温的急剧上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如此,邮市上铁杆摊商仍然在战高温,等待着渺茫的奇迹出现。  相似文献   

8.
杨曦 《中国集邮》2001,(9):47-47
邮市入夏,历年来都有一个休整的过程,只有高潮期有例外。对今年邮市会不会歇夏,方方面面有许多争论,许多人不看好今年夏季的邮市。然而,邮市7月份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北京邮市7月份不但没有歇夏,反而有出色的表现,市场热点叠起,炒风不断。  相似文献   

9.
1979年以来,邮市即伴随邮人形影不离,成为集邮者调剂余缺的主要渠道。20多年来,邮市经坎坷、上下沉浮,给众多涉足者带来了悲欢离合。但邮市依然沿着其固有的方向和规律运行,成为90年代国民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邮品投资也家喻户晓,被众多家庭视为储财增值保值的一个有效途径,80年代出现的“以邮养邮”格局已被90年代的集邮投资理念所替代。  相似文献   

10.
邮市见闻44     
邮市上的摊商和广大集邮爱好者盼望着金秋季节的来临。因为自从今年初火热异常的邮价于4月份往下滑落后,邮市的平淡日见显现,到9月份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许多邮品的价格回落至年初的水平,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使着众多藏家和投资者处于观望状态,邮商们不断地发出生意难做的感叹。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标题原意为:《歇夏与猫冬,不翻了》。写过《随便翻翻》,接着写《又随便翻翻》、《再随便翻翻》,还来一篇《随便又翻翻》,老北京话说:“有完没完哪?”太随便,太过分了吧?掐指一算,按照《上海集邮》的发稿周期。我初夏写出的札记,由于累积过多,大概可刊登到隆冬了。邮市开始“歇夏”,我的存稿将进入“猫冬”。看来,该休息休息了。  相似文献   

12.
吴刚 《集邮博览》2001,(6):39-39
去年,国家邮政局为了调控邮市和刺激邮人的购买欲望,发行了部分缩量邮品,这些量少邮品在邮市上的现状到底如何呢?对此我们不妨来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13.
1979年,我国恢复集邮活动后,集邮爱好者便迅速打破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邮坛沉寂。在上海思南路口,邮市的雏形悄然形成,邮人在此初尝了邮品的价值,市场经济学也开始渗入集邮领域,在集邮这个高雅的艺术殿堂里品味到文化与价值的二重属性。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117个城市相继开办了200多家邮品交易市场,对我国邮品投资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最有影响的"四大邮市"(上海太原路邮票交换市场、北京月坛邮票交换市场、成都署袜街冻青树邮市和广州人民公园邮市)和今天已形成南北呼应的北京马甸邮市和上海卢工邮市,都在不同时期成为邮品的重要集散地,其交易行情走势以及其它各种信息对于全国各地的邮品交易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的遭遇     
宜尤翁 《中国集邮》2000,(10):26-27
5月28日星期天。这天上午9时许,我提着20多年来搜集整理成册的邮票和邮品,准备找大学路邮市5区的祝师傅(市邮协理事)为我的邮册进行品相鉴定,以增长邮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想对部分邮折、卡、片作些转让或交换。不料,当我走到临近邮市的报刊门市部门前时,被一名貌似集邮“内行”的中年人拦住,问我有何票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老干部局活动中心集邮协会、卢湾区职工集邮协会和上海卢工邮市等联合举办的"伟大的祖国--庆祝建国55周年邮展"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卢工邮市举行。 这次邮展共计展出21部44框(其中邮品40框),出品人主要是老同志,其中有原上海市民政局党委书记黄履中的获奖邮集《西北解放区邮票》;原上海市政法委副秘书长杨  相似文献   

16.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18-19
经过40个月的下滑调整,邮市由1997年4月的高峰跌至2000年7月的冰点。漫长的调整之路,使许多邮人失去了集邮的信心,投资者更是远离市场,人们对邮市能否再度重振雄风已持越来越多的怀疑态度,悲观论者更是认为邮市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但是绝望中蕴生机的投资准则,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就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今年邮市没戏的时刻,邮市又表现出令人惊愕的走势。2000年8月,随着《小鲤鱼跳龙门》小本票的高开高走,市场人士突然发现市场的潜力是多么巨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集邮》2001,20(7):4-4
2001年5月25日至27日,第21届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开幕式、集邮展览、邮品展销、邮品拍卖、申奥主题日宣传、邮票设计家签名等丰富的集邮活动吸引了数万集邮。5月25日上午10点,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田纪云、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刘平源共同为活动剪彩。  相似文献   

18.
邮市漫步     
立健 《上海集邮》2001,(10):24-25
新中国普票20年来价格对比(上) 笔者开辟“邮市漫步”这一专栏,本意是想通过这个与邮品经济多少有点关系的栏目,来介绍古今中外各类邮品的概貌,起到让更多集邮爱好者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熟悉和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票种、题材和类型的邮品。这也可算是一种普及集邮知识的方式吧!本专栏同时提供一些世界各国(或地区)较热门邮品的最新拍卖成交价和邮商出售价供读者参考,以便广大爱好者了解一点“外面邮票世界”的近况。  相似文献   

19.
宝木 《上海集邮》2006,(1):36-37
邮市怎样了?这是每一位集邮都想知道的消息。笔感到,集邮始终关心邮市,当前这个市场毕竟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6年,从自发形成的市场,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被承认为正规合法交易市场,邮市的壮大与发展让集邮和投资瞩目。  相似文献   

20.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5):41-41,47
邮市升温了!近期邮品的价格暴涨了!打折的邮品越来越少了!邮人期盼4年的邮市回暖,终于在3月20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00年下半年纪特邮票发行量之后出现了,而且这次以近期邮品为主的修复行情,走出了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飚升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