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说明 自1999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实行《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综合考核方法举行全国少年(14、15岁)锦标赛以来,根据比赛中的实践情况和对参赛者的调查意见,在田径管理中心训练部的领导下,2002年的全国少年锦标赛(U-15岁)对综合  相似文献   

2.
王君印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4):16-16,28
根据《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自2000年公布至今,已举办五次大纲内容的全国少年田径(14—15岁)锦标赛,其中综合比赛(跑、跳、投)按所获成绩的得分(是单项比赛分值一倍),评定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水平和形态优劣,来确定是否为该项目的优秀苗子。从中长跑综合比赛的五项(100米、1500米/800米(女)、立定三级跳、后抛铅球、形态下肢长/身高×100)看,即能反映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能力,又能突出专项能力,符合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制定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自2000年公布至今,已举办三次大纲内容的全国少年田径(14~15岁)锦标赛,其中综合比赛(跑、跳、投)按所获成绩的得分(是单项比赛分值一倍),评定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水平和形态优劣,来确定是否为该项目的优秀苗子。从中长跑综合比赛的五项(100米、1500米/800米(女)、立定三级跳、后抛铅球、形态下肢长/身高×100)看,即能反映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能力,又能突出专项能力,符合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制定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1年全国少锦赛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5月24~27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主办的“万丰奥特杯”全国少年锦标赛在浙江省新昌县举行。本次比赛是继国家体育总局提出2008年奥运计划中重点发展田径运动之后所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16~17岁年龄组的比赛,这批青少年将成为2008年我国田径代表队的后备力量,也是我国田径运动翻身的主力军。今年是《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正式颁布的第二年,也是《大纲》实施的第二年。《大纲》实施以来青少年的田径训练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模式化、跟踪化。因此,本次比赛是选拔优秀苗子,检验《大纲》实施情况一个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自从国家体委分布的《青少年篮球训练大纲》施行以来,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全面基础训练正在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克服了过去少年篮球训练成年化,竞赛方法规则化,导致少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方法完全与成人相同的现象。《青少年篮球训练大纲》规定了各年龄阶段训练  相似文献   

6.
要迅速提高我国短跑水平,很重要一环,就是要对儿童、少年运动员进行早期培养,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国家体委编制的《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扎实地打好技术、素质、心理基础,为国家、省一级培养大批优秀后备人才。本文在总结训练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儿童、少年短跑训练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颁布的《田 径场地设施建设标准管理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国家和国际体育组织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对于加强我国田径场地设施建设的标准管理。促进田径场地设施的建设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提高田径场地设施工程质量,保证田径项目训练、比赛的需要,推动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田径场地设施必须符合中国田径协会制定的专业技术标准,通过相应级别的资格认证后方可建设和使用。”“省级及省级以上田径场地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向中国田径协会提…  相似文献   

8.
2001年全国少年(U-15)锦标赛分别在辽宁鞍山(中长跑、投掷)和山东即墨(短跨、跳跃)举行。来自19个省市的252名和20个省市的249名小运动员分别参加了两地的比赛。根据规程,比赛设《大纲》综合考核比赛和主副项比赛两个部分,2001年是第二年在全国少年比赛中实行《大纲》综合考核比赛办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2003年执行《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所测试的较有共性的几个问题,以参加2003年4月全国少年男子篮球比赛的13支球队共15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为内容,以指标测定、专家技评、数理统计为研究方法,对我国少年篮球业余训练中的某些环节进行分析,其目  相似文献   

10.
王林 《少年体育训练》2013,(3):41-42,84
田径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大项,打好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基础,不仅是田径运动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田径中心")对2009年版《中国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进行了修订。以下针对新大纲青少年的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和训练导向加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一、更改项目的决定 《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自2000年颁布至今,按照此大纲共举办了4次比赛、两次全国优秀苗子集训赛和两次全国少年锦标赛。通过比赛,部分教练员和有关领导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一是比赛的时间太短;二是比赛的项目较多。由于各专项都需要测试10~12项指标,造成少年运动员的负担过重,影响了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为此,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业训部决定,请有关专家就大纲的测试指标作进一步的论证与修改。大纲组的专家们经过进一步的论证和实验,提出了以下几点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前竞技体育发展趋势、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唯物辩证法等五个不同角度分析了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门化训练与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要求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重视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明确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制定长远的训练计划,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在早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专门化训练,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济、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提高专项能力,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3.
任何竞技运动的训练,都需要研究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的问题,田径训练也是如此。对少年运动员的科学控制,也体现在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安排三项任务上。 一、将多年训练的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规定各自的任务和要求。以此对少年训练进行总体的控制。 在原国家体委的领导下早已制定出了田径训练大纲,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根据各项目的特点,田径运动员应经历启蒙训练阶段(8-12岁);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我省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后备力量的培养,我们利用1988年山东省业余体校越野长跑比赛和山东省《希望杯》田径比赛的机会,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及教练员进行了测试与调查,获得了我省部分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数据,初步制订出我省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13~16岁)选材及其评价标准(下简称标准),仅供我省各地市业余体校从事中长跑训练的教练员和中学体育教师选材时参考使用。一、建立选材模式的方法 1.研究对象参加1988年山东省业余体校越野长跑比赛和山东省《希望杯》田径比赛的14个地市女  相似文献   

15.
钱相岑 《健与美》2023,(11):130-132
本文对英国、中国田径教学中的敏捷性和速度训练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协对敏捷性和速度训练的要求与指导,把英国和中国田径教练的教学方法和训练计划进行比较,研究敏捷性和速度训练对运动员的影响,发现各自的优缺点,总结国际经验,对教练和运动员给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田径训练工作多年,从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由于竞赛制度、管理奖惩办法及教练员对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的理解和业务水平等原因,常使少年儿童业余训练的选材中走入种种误区,影响高水平运动人材的产生,甚至使一些具有天资、具有特点的优秀苗子途中夭折。本文就少年儿...  相似文献   

17.
当代田径运动训练特点是越来越重视早期专门化训练。专项、付项、专项身体素质和一般身体素质是少年训练结构的四大主要层次,围绕专项进行全面训练是这些层次的中心。为了适应少年永久性的身心特征,还需建立新的调节层次的训练系列,带有游戏性、娱乐性和竞赛性的练习手段,辅之于主要层次。把握住田径项目的共性是本系列的原则,趣味性是本系列的特征,速率快和节奏强是本系列的表现形式。目的是使少年在欢快活动中掌握多种运动的基本技能和建立多种条件反射,最终对提高运动水平产生正效应。本文任务是在少年训练方法理论研究领域中,配合完成《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中,  相似文献   

18.
1987—07作者利用在内蒙古自治区少年田径冠军赛负责裁判工作的机会,收集了全部比赛成绩,并向所有参赛运动员发了调查表且与部分教练员进行了交谈。对从各方面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改进内蒙自治区少年田径比赛的比赛制度和运动训练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改进意见。其中对影响运动训练的社会学因素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参与国家体委《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化科学化训练研究》的课题,对少年运动员采用相应的心理训练等方法,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表明,在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长期艰苦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心理训练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与技战术应同步发展,并应贯穿在平时训练中;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并坚持长期系统训练,能够促进比赛时技术水平的发挥,为运动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中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因此要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该项技术动作,其教法的研究和改革是极必要的。我在多年的田径教学和多轮次撑竿跳高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进行了教学改革。一、撑竿跳高教法的现状我查阅了有关撑竿跳高的著作共8本,其中有1957年的《田径运动讲义》;1961年、1978年、1983年三种版本的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田径》;1979年的苏联撑竿跳高的训练体系;1986年的民主德国田径训练大纲;1985年的苏联田径教科书;1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