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的判断;对国际上出现现代修正主义思潮的判断;关于苏联党和国家政权中特权阶层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国家蜕化变质的一个重要原因的判断;关于要警惕和防止西方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的警示;等等,具有深邃的历史洞察力.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证明了毛泽东上述预见的...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体前夕的苏联,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逆流。它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歪曲、否定苏共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而否定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这股逆流是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催化剂,它具有四个特点:1.它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人自上而下有计划地发动的;2.在运动中打头阵的是一些文学家和政论家,一些历史学家是后来才跟上的;3.新闻媒体和出版界在运动中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4.运动中既有所“虚无”,又有所“不虚无”。  相似文献   

3.
叶甫图申科怎样证实了自己的身份今天,在修正主义统治下的苏联,有一个红得发紫的诗人。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二十多本诗集;以其创作“功勋”,荣获“荣誉勋章”一枚;苏修统治集团曾多次派他出国,足迹遍及数十个国家;在苏共二十四大期间,还得到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亲自接见,这个诗人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六年,苏共二十大发出了“春暖解冻”的反革命信号后,在苏联的国土上,修正主义文艺思潮象洪水一样泛滥成灾。苏联现代修正主义文学鼻祖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就是这股反动思潮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在《真理报》上一发表,苏修统治集团便捧为至宝,说它“拟定了一条从思想上、艺术上处理战争题材的新路线”。对苏联文学“有原则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剖这株毒草,看看苏修文学的“现实主义”原则究竟是什么货色,其思想基础是什么,对于认识苏修文艺路线的反动实质,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环境是一国制定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中共八大前后,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缓和,苏共二十大及其反对个人崇拜的斗争,波匈事件及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浪潮的涌动,世界科技革命的兴起等等,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列宁建设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到戈尔巴乔夫彻底放弃和解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演变的基本路径。列宁之后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始终在教条主义与修正主义之间摇摆。教条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僵死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品质相背离;而修正主义则使马克思主义“连根拔起”,彻底否定和解构马克思主义。前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彻底放弃和解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根源。总结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性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人帮”是一伙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黑帮,是不肯改悔的正在走的走资派。为了篡党夺权,他们打着和修正主义“对着干”的幌子,在教育战线上,大肆散布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货色,明目张胆地篡改党的教育方针,否定教育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  相似文献   

8.
1958年3月,南斯拉夫把即将在南共七大上讨论通过的《南共联盟纲领草案》送给苏共等各国共产党征求意见,苏共对草案中所表现出来的南斯拉夫独立自主的倾向严重不满,组织各国共产党围攻南共联盟,而这时的新中国出于巩固国民经济建设成果和维护苏联在阵营中的权威的考虑,也响应苏联号召,批判南斯拉夫的“现代修正主义”,造成苏南、中南关系急剧恶化,《南共联盟纲领草案》引发了中苏联合批南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又一次“冷战”。  相似文献   

9.
现行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六章引言中指出:"1956年举行的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及对他的个人崇拜。帝国主义乘机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思想混乱,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的困难。"同样在现行人教版高中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苏联的改革与挫折"一目楷体字中也指出:"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前夕,  相似文献   

10.
赫鲁晓夫上台后,着手调整斯大林时期的内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非斯大林化”的尝试,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揭开了问题的盖子,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波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以此为契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全面审视苏联模式,进行了一系列“非苏联化”的探索,立足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摸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李慎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一文中认为,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而在于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逐渐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向“左”转变的重大变化。1957年整风反右、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的失误以及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等国际形势的影响等是造成毛泽东在思想上发生重大转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虽然,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义者篡夺了,但是,我劝同志们坚决相信,苏联广大的人民、广大的党员和干部,是好的,是要革命的,修正主义的统治是  相似文献   

14.
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结成四人帮,长期以来进行分裂党,破坏革命的罪恶活动,罪恶滔天,恶贯满盈,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他们继承林彪“打着红旗造反,不易被人看穿”的鬼蜮伎俩,玩弄反革命两面派的卑劣手法,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大搞修正主义。他们推行一条极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其反动实质就是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颠复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他们喧嚣一时的大反经验主义,就是猖狂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定我们党二十多年以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进行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大阴谋。  相似文献   

15.
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成了苏联理论界最热门的课题。依据这一理论制定了1977年苏联新宪法,还准备把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的纲领,以取代1961年赫鲁晓夫主持制定的苏共纲领。但是,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之后,苏联新领导人对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就逐步转变。1986年2—3月苏共二十七大通过的党纲新修订本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引人注目。由于这个党纲新修订本还保留了苏联已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因此一些同志对苏联领导人是不是否定了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尚有疑问。最近的事态发展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1986年10月1日戈尔巴乔夫在全苏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会议的讲话中首次提出苏联今天的社会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阶段,《真理报》国庆社论又重申了这一新提法。至此,勃列日涅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衰落,已明白无误。  相似文献   

16.
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报告中,第一次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71年3月,苏共二十四大重申并论证了这一结论,同时把探讨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为苏联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自此以后,苏联理论界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专著论述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现将其主要观点简要介绍如下: 1.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这是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前提和主要观点之一。苏联学者说:“发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苏共二十二大提出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有关论述,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苏联出现了“资产阶级特权阶层”,它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是苏联“修正主义”的阶级基础,同时又对照国内的情况,这种比照的结果,就是认为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结果提出了“大过渡”的论断,使阶级斗争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起来。此外,对苏联文化领域过分严重的估计又导致国内意识形态领域过火的批判。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便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王张江姚“四人帮”多年来利用其窃据的权力,在文艺界极力推行一条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疯狂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肆意篡改历史,践踏和破坏毛主席为我党制定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方针和政策;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兜售修正主义的创作主张,千方百计地扼杀革命文艺作品,炮制反动的文艺大毒草;大搞宗派行帮,不择手段地腐蚀和分裂文艺队伍,妄图把党的文艺事业变为他们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舆论工具.为了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对“四人帮”的这种种罪恶行径,必须彻底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9.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事业的演进,越来越显示出它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在我党历史上,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关头,即从革命转到建设的关头,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转折关头(即:苏共“20大”证实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严重错误,并不是神圣的模式,国际上掀起反苏反共浪潮,共产  相似文献   

20.
八大前后,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正确和错误两个侧面.苏共二十大后,通过对苏联所犯错误的思考,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深化,开始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但由于同时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失误,八大后不久我党对社会主义这种有益的探索最终中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党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