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位男士对面分别坐着8位女士,他们单独交谈,但每隔8分钟,这8位男士就得坐到另一张桌前与另一位女士交谈……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8对异性都完成了“一轮”一对一的“谈话”。这种被称为“8分钟约会”的交友形式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等地流行。“8分钟约会”有  相似文献   

2.
彭东 《青年记者》2007,(6):22-22
由于自己是地方都市类报纸的记,拿到的只是代表驻地工作证,活动的范围就被局限在了山东代表团驻地。刚开始时,这种“差异”曾让我烦恼不已,但很快这种烦恼就没有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享受到了一次“总理待遇”,这次特殊的采访成了我在北京采访时一段“甜蜜”的经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正在由“不充分竞争”向“充分竞争”发展。对报人而言,要求我们把读者假想为。精明的算计者”,而不是相反。精明的算计,就是比上海女人更挑剔,比北京土著更自我,比广州白领更游移,比最花心的男人更喜新厌旧。  相似文献   

4.
百年上海研究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百年上海浓缩了百年中国的历史,并成为中国近代都市的象征。开埠之前,上海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滨海县城,尽管已显示出独特的城市个性;开埠后,上海因缘时会,短短数十年间,即由一个中世纪滨海县城梦幻般地一跃而为近代化国际性大都市,被誉为“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其变化之大之快,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史上都堪称奇迹。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它对中国、对上海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当代上海能否在百年上海的基础上再创一个奇迹?对于关注中国、关注上海命运的城市人来说,没有比类似这样的题目更具…  相似文献   

5.
"东方卫视现象"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剑飞 《现代传播》2004,(5):104-105
近年来省级卫视的困境与出路 ,一直是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命题。东方卫视自2 0 0 3年 10月 2 3日开播以来 ,以富于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定位、战略和策略 ,有力提升了它在省级卫视格局中的影响与地位。 9月中旬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学会承办、本刊协办的“跨区域媒体品牌建设———‘东方卫视现象’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 2 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东方卫视现象”展开了热烈讨论。本刊从中选取了几篇文章 ,以期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3月22日,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的“中国档案珍品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澳门等地巡回展出后在湖北省档案馆展出。  相似文献   

7.
一则报道波音747 SP型飞机在我国民航开始使用的新华社电讯,是这样写的: “一架大型宽体客机波音747 SP型飞机二十四日开始在中国民航的国内航班飞行。上午九时四十五分,这架飞机满载二百多名中外乘客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飞行一小时二十分,到达上海。下午一时二十七分这架飞机载着上海的乘客返回北京;下午四时五十五分,又从北京起飞,经过二小时三十分到达广州,当晚九时三十分再从广州返回北京。”(见一九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报纸) 在这短短一百五十多字的一段报道中,就有几处语病:(一)“上海的乘客”这种说法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搭机的上海市民,也可理解为从上海搭机的中外乘客。“载着上海的乘客”应当删去。(二)有两处涉及飞机起飞和到达时间的  相似文献   

8.
眼下,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各种大型相亲活动此起彼伏,相亲新招迭出,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对于商家来说,这层玫瑰色面纱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相亲经济”。万人相亲会:不仅是收门票前一阵,上海世纪公园,4000多名白领男女在一个谐音“我爱你”的日子里参加号称“浪漫盛典单身派对”的大型相亲会。早在长三角地区的南京、杭州乃至边陲的乌鲁木齐等城市盛行。虽然当事人都表示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另一半可以说是大海捞针,但对于组织者来说,这却是一桩旱涝保收的理想买卖,每人10元的入门费,超强的人气就意味着数万元的收入。而上海“相亲会”推出的一…  相似文献   

9.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学会承办,《现代传播》杂志协办的跨区域媒体品牌建设——“东方卫视现象”研讨会9月18日在上海召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著名专家学者,学刊主编齐聚一堂,对东方卫视开播一年以来的表现进行评点和总结,并为东方卫视的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06,(21):50-50
楼宇视频媒体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这种媒体上投放的广告效果究竟如何?上海海略管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了相关的市场调研。本次调研在上海和北京两地进行,对商业写字楼内工作的白领人士进行随机拦截访问,共接触受访者1000余人,最终得到有效问卷716份,本次调研通  相似文献   

12.
深圳商报现派驻全国各地的记站有:北京、上海、广州以及珠三角的佛山、东莞、珠海等几个城市。笔作为深圳商报广州记站的站长,从广州站的特殊“倒挂体”地位出发,试图阐述一下广州站的记该如何克服“倒挂体”困难,在广州这样一个媒体竞争最激烈、媒体市场发育最完全的地区参与新闻的竞争,从而为自己媒体定位的读发回最有用而及时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王心文 《档案天地》2010,(1):35-39,45
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国民党特务在大陆活动猖獗。国民党保密局从台湾派遣“王牌杀手”封企曾密赴上海.执行“1243”行刺上海市长陈毅的任务。这项计划是由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自制订并经蒋介石逐字审核后予以批准,台湾方面认为此项计划“必能成功”,但是就在封企曾准备行动时,就被我公安机关破获.号称“王牌杀手”“杀人魔王”的封企曾最后伏法于上海龙华刑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白领人群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一些“敢吃螃蟹的”的白领报纸和杂志也在随之发展壮大。在共同开拓了一个巨大的白领读者市场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以南京市场为例,由于地域上的接近性,南京白领报纸受到上海报业的极强的辐射。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在南京的报摊上被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广州的《周末画报》在南京也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南京本地的白领报纸以及走白领报纸路线的报  相似文献   

15.
亲子妄想     
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中国城市,要求做亲子鉴定的人数在逐年稳步增加。在南京,春节后还一度出现亲子鉴定的“爆棚”现象。亲子鉴定升温,透露出今天社会中家庭的信任危机,这是整个社会诚信缺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业正经历从"征订时代"到"零售时代"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都市报业大战,在各家报纸的编采实力、内容及品相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报业的竞争,其实就是发行的竞争。从北京、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竞争相对惨烈的城市看,无不说明这一点:谁在发行上占主导地位,谁在发行上抢先,谁就是王。  相似文献   

17.
《情报学报》2000,19(2):142
3月 7日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中国电信数据通信局共同在京宣布 ,将于 2 0 0 0年 6月 1 3日~ 7月 5日分别在香港、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举办“数字化中国论坛” ,为在中国推广电子商务的成功模式提供一个理想平台。据介绍 ,论坛将分为“传统企业模式的成功转型”、“互联网技术与网络建设”、“网络致富”和“网络行销”四个主题 ,由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电子商务成功实践者、业界精英和技术专家等从不同角度进行演讲。与去年举办的首届论坛相比 ,本次论坛在题目、内容和形式等诸方…  相似文献   

18.
王澄 《陕西档案》2002,(5):12-12
在马列主义的鼓舞推动下,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的倡导下,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秘密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建党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8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中心的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陈独秀。接着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相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也建立了党的组织,为举行中共“一大”会议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9.
从喧闹归于平静,从倾轧转向内省。从表面看上去,经过10年市场风雨的洗刷,都市类报纸进入了一种各归其位的稳定。现在各大中城市报业市场的领跑者一般不超过两家,即便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都市,也不外三四家,而且发行和广告格局在近期尚看不出打破顺序的可能。是什么使曾经硝烟弥漫的报业市场显得云淡风清?作为报业市场竞争最活跃角色的都市类报纸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周围,不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自身条件很好,又不是独身主义者,也想找一个自己爱的人结婚,过着那种有家有室普通人的幸福生活,然而当他们面对异性时却无力去爱,哪怕对方的条件很合适自己,他们还是提不起精神。这就是都市白领的“爱无力”一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