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崇德尊礼、贵中尚和”“重义轻利、诚信守诺”“形神相亲、表里俱济”的思想观念潜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意蕴。深入发掘传统体育文化和谐意蕴的潜在价值,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对夯实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引导人们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整体健身观、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和谐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崇德尊礼、贵中尚和"重义轻利、诚信守诺"形神相亲、表里相济"的思想观念潜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意蕴,认为深入发掘传统体育文化和谐意蕴的潜在价值,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对于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学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它独特的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要融人和谐之美,而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美在和谐.”可见,和谐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而在体育课堂中的和谐可以是人与人,可以是课的氛围或组织等.  相似文献   

4.
张勇卫 《江苏教育》2006,(5B):44-45
体育课堂应该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蕴涵浓郁的体育精神、伦理等元素,这是体育课程传承文化和教化人的核心所在,理应成为体育课的基本价值追求。 笔者选择了从体育文化内涵的角度,逐个点击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上出了充满“体育味”的体育课。  相似文献   

5.
银军 《广西教育》2022,(21):154-156
本文论述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与核心要义,探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构建价值意蕴,提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构建路径:围绕“文化自信”设计课程思政内容、以地域化项目构建课程操作内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课程教学方法、坚持科学化构建课程教学反馈机制、通过统筹监督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构建高校体育和谐课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体育“和谐课堂”是构建“和谐校园”最基本的途径,而构建高校体育和谐课堂更是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新世纪赋予了奥林匹克主义新的内容:弘扬奥林匹克主义,就是要弘扬绿色体育精神,构建绿色体育明、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和强化体育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构成、体育的人文内涵以及现代奥林匹克精神进行了阐述,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可以为修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观提供新的价值取向,为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为整合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提供新的方法。奥林匹克运动需要注入中国传统体育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效性。随机抽取解放军艺术学院两个班39名女生。将其分成两组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组采用快乐体育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体育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赞同快乐体育。快乐体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人文”和“人本”的有机统一:而“人文”乃是体育的核心与灵魂,它引导和统领属于人类自身的体育活动.可以说,体育的兴旺发达也即人类追寻人文体育之路。正是住这种意义上,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先生以一首《体育颂》赞道:“体育就是美,体育就是正义,体育就是勇气.体育就是进步,体育就是和平。”  相似文献   

11.
斯宾诺莎认为,自然是人之生存无法超越的可能性,人与自然和谐有其必然性;人不仅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和谐的共生共存的整体;只有实行民主政治,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每个人都在追求身心和谐一致的全面保存。斯宾诺莎哲学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值得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借鉴、吸收。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自我身心和谐的社会。其前提和基础就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的关键就是人与社会的权界建构是否科学、合理。这正是探析“群己权界”的要旨所在。划为“群域”就要做到民主,划为“己域”就要尊重自由,和谐社会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承丰富的传统和谐文化。包括继承传统和谐的思维方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及个人身心和谐等内容,还有通过完善人格、实施仁政、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诚实守信等达到和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心和谐是前提和基础。每个个体的自我身心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基础。完善自我、宽厚待人、融入社会是实现个体内心和谐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5.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和谐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道法自然、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和谐思维特征。道家的自然之道,强调天人合一,彰显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考;道家的无为之道,倡导顺应天道人道,突出了对社会生态的关怀,诠释了人与社会和谐的人文意蕴;道家的养生之道,信奉节欲尚俭,调和身心,凸现了对人自身的关爱,揭示了人之身心和谐的价值诉求。道家生态伦理和谐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之身与心的和谐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柏拉图提出,正义必然带来和谐。他认为,正义即心灵的和谐,是个人灵魂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有序;正义即阶层的和谐,是各个阶层各守其位,各司其职;正义即利益的和谐,是强者利益与弱者利益的和谐;正义即整体的和谐,是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相互协调一致的和谐。柏拉图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席勒的和谐思想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都是和谐的。“自然”比自由的涵义更广阔。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一样都要求自由和完善。“通过自由给予自由”,人既能处理好与自然的和谐.又能处理好人自身的和谐,那么人和社会的和谐也就自然而然了。席勒的和谐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社会阶层、社会矛盾和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中利益主体的复杂性引发的矛盾,提出了如何调整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身心达到和谐状态的对策,从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人类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如大气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做到正确地认识自然、科学地利用自然和有效地保护自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