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泥土与黄金     
看了题目 ,有人会说 :“泥土与黄金有什么好说的 ,那脏兮兮的泥土与那贵重的黄金相比 ,简直是一个天 ,一个地 ,根本无法比。”但是 ,我并不这样认为。的确 ,如果一个人走在大街上 ,看见地上有一块泥土和一块黄金 ,谁又会捡起泥土而放弃黄金呢 ?然而 ,广阔的大地是由无数的泥土组成的 ,如果没了它 ,我们生活的环境没了 ,各种生物不能再生存下去 ,都会灭亡了。到那时候 ,即使有再多的黄金也没用了。老师跟我们讲过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故事。达·芬奇本来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就像泥土那样平凡。他的作品也是如此的平凡 ,没有人会去欣赏他的作…  相似文献   

2.
译文:猫王国历险记“怎么会这样?我变成了二好人列哪儿去!’“任之是怎么回事‘?”‘总而言之你们就只好交成猫或者一辈子都截着这顶帽子。定姚于我们!”··一只猫!”“嘿,尾巴不错嘛!”“别担心!你们是不会变成猫的。”“你比他,这是我的魔法。如果你们通过了考试,就可以离开猫王国。如果没通过,那”“一辈子!.’“那么说定了:你们通过明天的考试.我就让你们走。”‘·胜利一二募、吮千l寿氛The Adventure in the Cat Kingdom@阿呜 @Jeanne~~  相似文献   

3.
我知道你一定喜欢幽默的老师,对吗?老师每天对着你说这说那,如果他(她)不是个风趣的人,那多叫人腻味。其实不光是老师,我们的朋友,哪怕是个仅有一面之交的人,如果他幽默风趣,我们就会喜欢他。你是这样吗?如果是,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位叫马克·吐温的作家。先来听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吧!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的来信。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很感兴趣: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则补脑,那么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很多的鱼才行,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他问马克·吐温:“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鱼,吃的又是…  相似文献   

4.
教育格言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惟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惟一的根据分数来给一个好的或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如果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是什么样的人啊,幼小的,非常娇嫩的,在兴趣、愿望和需要上都还极其脆弱的人)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和谐教育的一些想法》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梁启超:…  相似文献   

5.
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的总裁戴维·奥格尔维有个习惯,赠送每一位新任经理一套木娃娃。这套木娃娃大娃娃里有个中娃娃,中娃娃里有个小娃娃,小娃娃里有一张字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雇用比我们自己小的人,我们公司就会变成矮人国,侏儒成群。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高大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相似文献   

6.
英国前首相劳伦·乔治对朋友说:“我喜欢将自己身后的门关上,抛弃那些美好的成就感或是使人压抑的失败感,振奋精神重新启动,而这往往使我得到了更多的成功。”劳伦·乔治非常懂得“舍”与“得”的辩证法,他知道一个人如果太多地沉溺于过去,那他肯定会失去将来。  相似文献   

7.
请听我说     
我读过一本叫(蒲公英)的书,其中一个名字叫“要蛋糕还是·”的小故事,看过以后,我想了很多…·‘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Ull王爱民的学生非常喜欢吃蛋糕。到了考中学的时候,爸爸对他说:“爱民,如果考上重点中学,我给你买蛋糕,如果考不上…··”爸爸边说边指了指皮带,爱民害怕了,决心考上重点中学,终于,他得到了蛋糕。但是,他觉得这样来的蛋糕并不甜,而且还很难咽下去。我觉得,这样做对学生没好处。一次考试分数低,不能说明我们没有好好学习,能升入重』点学校还是一般学校,关键是自己要努力学习,只要自己用功了,用心了…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善于启发等都是至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的内容。在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史记·孔子世家》的过程中,他尤其重视诗歌教育。他曾告诫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意为不学《诗经》就茫然无知,什么也看不到,更无法前进。孔子如此教导儿子要重视《诗经》,并非是出于偏私,他也时常这样教导其弟子们:“小于何莫学夫诗!”更值得玩味的是,孔子还因为南容这个人经常诵读《诗经·大雅·抑之》中的句子,而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在孔子的时代,《诗…  相似文献   

9.
学习随感录     
俄国作家托尔斯太曾把一个人比做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这就告诫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要谦虚。一个人本事再大,但如果自恃高明,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那他就必然脱离群众,到头来是没有不跌交子的。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学习也是这样,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在学习的征途上,谁如果自满自足,停顿起来,不求进取,那他就必然倒退、落后。这种人缺乏自知之明,陶醉于自己的已知,拒绝了解和虚心学习自己尚且无知的东西。而“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相似文献   

10.
自幼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问一位刚从森林中归来的朋友:你看到了什么?那位朋友沮丧地说:一切如常,实在没有什么是好看的。海伦听后委实为这位朋友难过——美丽的森林中该蕴藏有多少可供我们心灵宴享的美餐啊,可是这位耳聪目明的朋友居然“饿”着自己空手而归!——眼睛也会“失职”。何止是失职,有时候,眼睛带着可怕的偏见,将我们诱入无比痛苦的深渊。有一个白人,视黑人如仇寇。当他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如果营业员是黑人,他就执意将钱币放在柜台上面,再让营业员从柜台上把钱拿走——他绝不让自己接触黑人那“肮脏”的手!后来,…  相似文献   

11.
第一定律     
迈克尔·多诺万看着他的空啤酒杯,感觉很无聊,而且认为他已经听得够长的了。他大声说:“要是我们想谈谈不同寻常的机器人的话,我知道曾经有一个不遵守第一定律的机器人。”这实在是太不可能的事情了,所有人都停止了谈话,转头看着多诺万。多诺万真是痛恨自己那张大嘴巴,马上转移了话题,“我昨天听说了一个好东西,”他绘声绘色地说,“那可是关于……”坐在多诺万旁边椅子上的麦克法兰说:“你的意思是你知道有个机器人会伤害人?”那当然就是不遵守第一定律的意思。“某一方面吧。”多诺万还是想避开这个话题,“我说我听说过一个关…  相似文献   

12.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赏诗人语】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虽然仅四句,但包含的内容特别丰富。它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人是作珍珠,还是作泥土?这首诗写于抗战时期,当时正是烽火连天,全国民众都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救亡运动中。具体到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这场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就有一个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有的人自视为珍珠,认为自己是最可宝贵的,大众要祟拜他、欣赏他、供奉他,如果不这样,他就会觉得怀才不遇,怨恨别…  相似文献   

13.
当把这个问题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但实际上那个读书仅仅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而非真正地道的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  相似文献   

14.
如果教师只爱自己的专业,那他可能成为一个会教书的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专 业、又爱学生,那他将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列·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15.
读了几本有关教育的书籍之后,感悟颇多。我最欣赏的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其实大家做得很精彩;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原来我也可以做得很棒。”掩卷沉思,刹那间勾起了自己为人师的豪情。在教学中,如果你想激励一个学生,你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慢慢地,这个学生会变得“行”起来。相反,毁掉一个学生的意志,你就不断对他说:“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这样,原本是“行”的学生,也逐渐地丧失信心,变得不行起来。  相似文献   

16.
失败是成功之母。老汤姆·沃森说:“如果你想取得成功,那就请加快你失败的速度。”如果你研究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所有成功的故事同时也是巨大失败的故事。但人们并不看失败的一面,他们只看事物成功的一面,并就此认为那些成功者运气好:“他一定是生逢其时。”其实,我们错了。1913年,三级管的发明者李·德·福雷斯特被一位律师告上法庭,说他夸大自己的新产品能够把人的声音传过大西洋,以欺骗公众购买他公司的股票。一段时间,他受到了舆论的谴责,被认为是骗子。但他最终取得成功,名留史册。1903年12月10日,一位《纽约时报》的编辑在报上对怀特…  相似文献   

17.
钻石的诱惑     
阿拉伯世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老者趟过一条小河,来到一座高山下的村庄,拜访富翁阿里·哈费特,并告诉他:“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一个钻石矿,你还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钻石的诱惑让阿里·哈费特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告诉他:“您去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那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阿里·哈费特想,那条河一定在很遥远的地方。于是,他变卖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出门去寻找钻石。他走啊走,一年又一年,但始终…  相似文献   

18.
陈兰 《小学语文》2013,(10):56-58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就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为别人喝彩     
常见这样的孩子: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很少真正从心底里为别人喝彩。学会为别人喝彩,说到底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气质提升,对于自己逐渐走向完美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自来到东北师大以后。给我们讲学的教授无一不在讲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一直有读老师的感觉。是的,我一直在读着这些老师,他们真正把教科书变成了自己,或者说把自己变成了教科书。“超文本”:金振邦教授如果金振邦教授的脸是书的封面的话,那大得近乎出奇的鼻子和镜片后那小小的眼睛倒是够吸引人的。忘不了的是他的笑,那才叫灿烂,看着看着,“可亲”、“温馨”、“舒服”,不少类似的词就会一股脑地涌到眼前,真正的平易、平实,跟“威”字半点沾不上边。一张嘴,满口的南方味加上不断涌现的“哇。”“不得了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