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程论的范畴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结构中的一种课程形态,是一门非学科领域的、基于生活实际而开设的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不属于某门课程范畴,它在国家课程中与学科课程并列,是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论艺术课程的综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  相似文献   

3.
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由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必须加强整合,向综合化道路迈进。语文课程的整合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又包括与其它课程的沟通,还要加强与生活实践的广泛联系。  相似文献   

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程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学生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非学科领域的、基于生活实际而开设的课程,是一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不属于某门课程范畴,与语文、数学等课程并列,又有一些联系。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在课程结构上。旨在体现课堂教学、语文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充满活力,综合了多种课程资源的学科。由于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这样的特点,在实践中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这门课程还没有统一的教材或者活动安排,各地的教师大多是结合本校的教学特色,综合思想品德、劳动与技术、科学等几门课程,自主选择教学内容。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合理呢?  相似文献   

6.
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生活性、买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必须加强整合,向综合化道路迈进。语文课程整合的途径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又包括与其它课程的沟通,还要加强与生活实践的广泛联系。语文学习将在多种形式的整合中受益。  相似文献   

7.
地方课程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增进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见.这是一门综合性、经验型的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与其它课程一样,具有独立的课程地位。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所以被期待为新课程的亮点。笔在教学视导中发现,不少学校在实施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科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等不少误区,有必要予以澄清和辨正。  相似文献   

10.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门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征。任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的做法,都不符合该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主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运而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是“迟来的爱”。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等都已重视开发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它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纵观几年来的开设情况,反思课改以来我们教育教学的现状,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向和追求,学生缺失的正是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每天只顾埋头于书本里,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的几个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认识,旨在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一门中国特色的社会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特别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包括课堂教学生活的重建、教学范式的自主、道德教育的主体建构、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和课程资源的创生等。  相似文献   

13.
苏鸿 《教育探索》2000,(10):37-37
一、课程综合化的现实依据 课程结构与课程功能之间的矛盾是课程变革的动力源。课程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制约课程的三因素(知识、社会、学生)及其关系的适应上,课程综合化是三因素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从社会方面看,当今社会出现了诸多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加强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问题解决型的人是时代的需要。其次,科学知识正由纵向分科走向整体综合,课程要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化。第三,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分析与综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课程综合化的…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艺术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胆地调整了课程结构,新设了多门综合课程,其中就包括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所增设的综合艺术课程,即把音乐、美术、戏剧、与舞蹈等艺术门类综合成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社会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综合性课程彰显其独立地位的同时,人们不禁要对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进行追问。社会课是一门融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贴近人们的生活和经验,因此,呼吁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由"化人"的课程向"人化"的课程转变,开展人文教育,彰显本学科的人文精神,以凸现人的主体精神,是本课程开展的旨归。  相似文献   

16.
美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的艺术学科,需要突破课程与学科之间的界线,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整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文章立足小学中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从加强美术与其他艺术、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德育教育、美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综合的角度,探讨小学美术课程综合教学策略,以期丰富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创新小学美术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丁月 《教育革新》2007,(4):15-15
综合实践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是一门融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为一体的新型的活动课。它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经验可借鉴,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紧密联系.让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并与学生的生活、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上、课堂里,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索、交流、参与和解决过程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青 《教师》2011,(17):87-88
《品德和社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课程的综合性和新颖性,很多教师对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把握,本文就如何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的开发与整合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食品毒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笔者根据自己对这门课程的了解与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这门课程的设置与发展、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小学是从三年级开始接触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