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竑 《采.写.编》2017,(5):152-155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成功地建立和发展了广播事业,在党的历史上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在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新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回顾那段艰辛的发展历程和光辉的奋斗历史,总结取得的成就与工作的特点,在促进我国广播事业顺利转型和健康发展、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预演的红色舞台,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实践体现着先进文化理念,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预演的红色舞台,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实践体现着先进文化理念,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广泛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行边区范围内的人民普选.延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体系基本建立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农村选举的宣传报道中,延安的媒体在宣传动员、全面报道、与群众互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延安时期民主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王梨花 《大观周刊》2012,(46):398-398,386
延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上具有历史性的辉煌的一页。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作为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所在地和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办学者和学校特殊的使命。成仿吾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按着党中央的指示,把肤北公学办得有声有色。陕北公学为党的革命和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作为党的第一所高级干部学校,它为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吴赟 《编辑之友》2021,(6):41-50
图书发行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党和国家的每个重要发展阶段、转折时期和战略步骤中,党领导的图书发行事业都未曾缺位.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青年社、新华书店等出版发行机构和党领导的进步书业机构,是推广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党的理念主张、唤起民众的传播利器,出版物发行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早期领导人曾将进步书店称为"共产党的细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探索前行的计划经济阶段,还是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图书发行业均是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忠实见证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了强大力量.文章拟探索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上图书发行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内在规律,将发行事业与党的事业间的关系纳入历史视野中进行考察,分析新时代、新态势、新环境下的图书发行业如何借鉴历史经验,完善文化引领机制、内在动力机制,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7.
徐雁红 《传媒》2024,(6):88-90
《中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重要刊物,该刊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化“民族形式”和文化抗战等诸多方面的宣传,让新民主主义文化深入人心,坚定了全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对改变根据地文化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从创刊到停刊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其在宣传先进文化、抵制错误思潮以及繁荣根据地文化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集中全党智  相似文献   

9.
1940年12月30日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一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正义声音响遍全中国.它宣告,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它揭开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页、写下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的广播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宋玉书 《新闻传播》2004,(11):20-21
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的论述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一次提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将“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当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党的建设、党的执政兴国,对于新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党全国人民都应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共铸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1.
"主题出版"这个词是近些年才热起来的,但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来开展出版活动则历来就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出版史上,主题出版可圈可点,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我党延安时期的主题出版即是其中一例.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党中央进驻延安,直到1947年3月撤离,取其概数习惯上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延安十年.这期间,延安成为了抗日根据地的出版中心,引领着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版业的发展,与国统区我党领导的出版业相呼应.在延安时期,我党设立新闻出版主管机构,创建出版社、报刊社,重建印刷厂,筹办新华书店,完善编、印、发的出版布局,先后出版报刊20多种、书籍400多种,在服务抗战、教育人民、提升军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扩大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从主题出版角度看延安时期的经验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执政的“试验田”。面对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中华》对苏区社会进行了变革性的改造与治理,对于改变过去颓废落后的社会生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局部执政实践,当时的社会治理经验值得探究,在重视媒介协同治理的当代社会,总结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借助报刊开展社会治理的经验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红色中华》进行社会治理的动因入手,从政策宣传、工作指导、群众动员、群众教育、廉政监督五个层面分析《红色中华》协同开展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并由此提出,《红色中华》在协同社会治理过程中扮演了出色的“宣传者”“指导者”“组织者”“监察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治理思想,在理论思考与实践运作方面均具有开创性,不仅仅促进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以后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和全国执政时期的诸多工作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治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疆新闻出版》2011,(6):16-24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八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  相似文献   

15.
代成军  周维国 《新闻知识》2023,(3):63-70+9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对外宣传环境,既有国民党的封锁压制、污蔑诋毁等不利条件,又有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等有利条件。为塑造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外宣政策、规划外宣机制、运用外宣媒介和外宣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中国在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久青 《传媒》2023,(10):83-86
大生产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绝境求生存的伟大胜利。在组织和动员大生产运动的诸多信息传播载体中,《解放日报》因其党报的特殊地位发挥了强劲的宣传影响力。通过“劳模文化”的传播,《解放日报》宣传阐释了党的方针政策,唤起了边区人民以主人翁意识“学劳模”“赛劳模”积极投身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发行事业,是党的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出版发行经验,对1949年后党的出版发行事业的建设和发行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书报发行事业的形成、演变及历史经验的梳理仍旧缺乏关键的事实性分析和系统总结。因此,以重要事件为关健节点,或可重现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书报发行的重要历史经验。从书报发行合一到报纸发行归邮局、图书发行归书店的书报独立发行格局的形成,党的出版发行事业是随着党的革命事业不断发展进行调整的,而这一实践路径也为1950年后中国的发行事业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田福宁 《兰台世界》2012,(19):83-84
延安时期,各种反动势力为达到取消或扼杀中国共产党的目的,不仅在军事方面而且在思想舆论方面竭尽歪曲捏造之能事对国共合作抗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中共党人所致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加以攻击。为揭露其反动本质维护国共合作的抗战局面,捍卫党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延安时期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对各种形态的反动舆论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相似文献   

19.
胡亮 《编辑之友》2023,(1):93-101
文艺出版是延安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类型主要包括文化艺术类书籍与报刊。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创构的新的文艺出版形态,其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出版为贯彻落实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所提出的“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及“人民的文艺”等文艺发展的新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延安地区蓬勃开展的戏剧戏曲、秧歌剧、新歌剧创作热潮,事实上也为各类别的延安文艺出版提供了必需的客观基础及传播发行的可能。因此,从出版史料研究角度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出版的发展历程进行专门性的历史考察及学术整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确定后,人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延安革命队伍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在极其有限的物质条件下,给予知识人才较高的待遇,并为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有利条件。这样,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环境下,充分发挥了各类知识人才的聪明才智。特别是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牧林业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发明创造成果,极大地提高了边区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