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专家经常这么说,老师也经常这样强调。确实是这样,“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厌千遍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经常反复修改文章,可以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规律,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尤其是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培养自我修改的能力,可以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2.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专家经常这么说,老师也经常这样强调。确实是这样,“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文章不厌千遍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经常反复修改文章,可以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规律,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尤其是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培养自我修改的能力,可以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3.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专家和老师经常这样说。“文章不厌千遍改”。但很多修改作文,除了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病句之外,感到再也不知从哪里修改了。那么判断一篇作文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呢?修改作文时除了字词句子的修改,还应从哪里入手呢?  相似文献   

4.
朱云 《教育艺术》2009,(9):30-31
写作,是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借助书面语言表情达意的过程。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等条件的局限,他们在文章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是在修改上下过功夫。”《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并把自改提到重于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完善看成是更高起点的加油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作文包括“作”和“改”两个方面。很多同学常常只重视“作”,却忽视了“改”,因而难以写出好的文章。古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改是写作的深化、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好文章无一不是经过反复斟酌、千修万改而成的,所谓“文成于改”,正是此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应注重写作过程中的修改加工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这句话道破了修改文章是整个作文过程的重要环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一贯主张学生自改作文。他认为,“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重视学生自改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作文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  相似文献   

9.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描写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  相似文献   

10.
多改多念     
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修改好几次。但作文要自己改,不用请别人给修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改”与“作”关系非常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作文要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动笔之前先定一个简要提纲,写在纸上也好,记在脑子里也好,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改,这也是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文章念一遍,看看念起来是不是上口,听起来是不是顺耳,这样做是从读者观点审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种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语言好像一幢房子,词好像砖和木头,…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都极其重视文章的修改。正如鲁迅所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善写不如善改,可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是写的深化过程。“文章不厌百回改”,尤其对中学生来说,这种修改更是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一、作文“修改”?不愿还是不会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不管什么样的作家,没有不在“改”字上下功夫的。“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其芳)“写完了,连标点都要改,毫不留情。”(老舍)新课标非常重视修改,要求在各个学段中积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明确指出,只有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具备了修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才会有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根据调查,目前学生修改水平不容乐观,究其根本,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不愿修改。根据调查,对于自改作文,小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不厌百回改。”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后,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习惯,提高学生评  相似文献   

14.
老师布置修改作文往往会碰到学生不肯改、不会改的问题。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最开始应该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学会了修改,写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习作评改课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怎样培养学生初步修改作文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那么,怎样修改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7.
关于修改     
修改,是作文训练中的老话题,司空见惯,无论是哪位语文教师在指导作文训练时,都不会忽视这个环节。我这里所以把它列为一个专题来探究,是因为它实在是作文训练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座“桥”。不仅追求好文章需要修改,“修改”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作文训练过程中的“修改”,也是一种能力训练。我在《春路添花》一书中关于修改文章有这样一段话: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首先是写,而后是改。写是第一性的,改属第二性的。但修改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有经验的人总结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我十分赞同这种现身说法。我们不否定曾…  相似文献   

18.
大凡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小学生的习作也是这样。不论是学生自改还是互改,我们把习作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自己,目的是让他们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文不厌改”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基本做法,请各位同仁指教。千古名句;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创作出《红楼梦》;杜甫修改诗句用“语不惊人死不休”自勉;贾岛潜心琢磨“推”与“敲”等故事;还有鲁迅的“文章写好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和叶圣陶…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怎样培养小学生初步修改作文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人会认为,“评改”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去完成,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可以形成学生“改”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会因为批改作文太耗费精力,便以“让学生在评改文章中得到锻炼”为借口,自己则因此少改作文.不改作文,让工作变得轻松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