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指出维吾尔古典诗歌形式在维吾尔文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与结合诗歌内容,主要分析当代维吾尔双语诗人阿不都克里木·霍加诗歌中所体现的维吾尔古典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2.
铁依甫江是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旗帜性诗人之一。他在44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300多篇诗歌作品,21部长诗。他充满活力的诗歌作品展现了维吾尔诗歌诸多格律、样式,拓展了诗歌创作道路;他的创作经验、创作风格、写作技巧和方法、语言特色等等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诗人。他的作品代表着当代维吾尔诗歌的最高成就和水平,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使维吾尔诗歌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文章通过对诗人创作生涯的全面介绍,总结了他在维吾尔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论述维吾尔当代文学著名诗人之一铁依甫江·艾里尤夫诗歌创作中被运用的维吾尔民间民俗成分。论文从四大角度阐述主体:一、诗人诗歌创作中维吾尔谚语的运用。二、维吾尔民间信奉在诗人诗歌中的表现。三、诗人诗歌中被描写的维吾尔传统生活、习俗、礼仪等民俗现象。四、诗人诗歌中的伦理道德及其习惯表现。  相似文献   

4.
长诗《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民族文学艺术集大成的著作,也是维吾尔民族最可宝贵的语言修辞的宝藏,它在诗歌韵律的运用、艺术手法的创新、修辞格的选择上,都显得极富特色,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古典诗歌在自身的发展历史上创建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审美原则。本文就维吾尔古典诗歌中具有立体表现、完美、崇高、象征等一系列典型性质的审美范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评述维吾尔著名作家穆哈默德·巴格热西的较具影响的一篇短篇小说《四只耳朵》。此外,介绍其在当代维吾尔文学创作中所做的尝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作家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现代维吾尔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人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维吾尔文学的研究现状,并对此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继“朦胧诗”后,“第三代诗歌”借助“pass北岛”的口号明确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方向.“第三代诗歌”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与人生感悟.在“第三代诗人”中,海子“私人密语”般的诗歌已经被公认为当代诗歌的经典.海子诗歌以其高度的“个人性”去创建“公共性”,并在当代公众生活中得以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9.
抒情诗是对比叙事诗相反的说法,即小型的、段略的诗歌种类。古代各民族、其中维吾尔民族文学古代诗歌层次阶段中起主导作用。此文科学的分析为指出,直到公元10世纪,即维吾尔先民中伊斯兰教信奉前期在诗学领域中出现抒隋诗为例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柏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诗人中受波德莱尔影响最大的接受者。通过阅读波德莱尔的诗歌,他深刻领悟到波氏独特的现代性诗学观念,并结合中国诗歌的自身发展以及个人审美倾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诗歌创作。从诗歌形式及诗歌语言上看,柏桦与波德莱尔相去甚远,但这位西方伟大诗人仍然在柏桦的诗学观念、诗歌创作上留下了烙印。本文通过柏桦的个案研究,考察波德莱尔诗学在中国当代诗人群体的印迹与留痕。  相似文献   

11.
郭小川六七十年代的诗艺之思主要集中在他的《谈诗书简》里。这些私人书简,以心灵史的形式呈现的话语文本,展现六七十年代种种诗歌事实及有关的诗歌写作的困境。透视这些书简,意义有二:一是他独特的思考为现代诗学的重建寻找到了更多的资源;二是他对生活与诗歌的内在关联的诗学追求仍是现代诗学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文化层、形式层和意义层三个层面揭示了余光中诗学的新古典主义特征。余光中诗学有着古今中西文化宽广、多元的视野,但民族文化的“寻根”是他的诗学文化层的核心;余光中诗学的审美形式观有着开放自由的空间,但很强调形式的锤炼和凝定;他的诗学注重永恒美和现代美,但强调的是历久弥新富于人学内涵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所进行的一切古代诗学研究都是一种现代诠释,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个命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把这个命题置于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论域之中来审视,以了解它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之关键在于变化了的时代之中涌入了西学的洪流,正是西学的涌入才使得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能够成立。立足于这种现代语境来对古代中国诗学进行诠释,便只能是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这是我们对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之性质、对象与范围的理解和限定。真正的诠释,其实正应该以超越对中“体”或西“体”的偏执为前提,而代之以一种心态更加开放、视野更加远阔、方法更加丰赡、学理更加稳固的对话诗学。这种对话诗学,在现阶段必然是比较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必然要以西方诗学的运用或参照作为前提,这样一来,如何评价西方诗学便成为了如何实现中国古代诗学之现代诠释的内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阐释伟大的学者和哲学家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马基雅费利关于王者之道的论述,并对他们有关王者之道思想的异同做一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国诗学的言说方式,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现代眼光整理传统诗学的著作并非从整体上受了翻译诗学专著的影响,而是广泛地受到翻译论文和普通文学理论的影响。现代大学体制的教学要求与文学史写作的诱导,使诗学著作有例可依。而现代诗歌的发展与挫折,从根本上刺激了中国诗学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释现代维吾尔语与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并以维吾尔语和汉语中亲属称谓词的异同为根据,系统地对比两种语言亲属称谓词在各自语言中的功能、表达方式、历史背景、语言环境、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诗学之道家文化底蕴主要表现在三大层面。其一,现代诗学主张打破旧体的束缚与限制,争取以自由的书写形式自由地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意绪。这是道家文化怀疑一般意义上的形式和秩序,以“道”超越形式,注重生命个体的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的自然延伸。其二,现代诗学关注情感/情绪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而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的真实性和自然性是道家文化的一大特征。现代诗学看重自然天成的天籁境界,也源于道家无心无为的自然而然的审美态度。其三,道家认为混沌的、整全的大“道”涵盖一切,纯粹美就是浑然一体的美,超功利的美。现代诗学则表示出对“纯诗”的钟爱,存在着一种追求非功利性/超功利性的审美倾向。现代诗学视意境为诗歌的最终目标,又与道家所推崇的“道”的本体地位相似。宗白华的意境说始终以宇宙人生为表现的中心,讲究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关注诗人的心灵状态与精神境界,与道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与诗歌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余光中现代诗学 ,反对狭隘单一 ,弃绝趋时媚俗 ,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特征 ;但又不同于古典诗学、浪漫主义诗学和现代主义诗学 ,并超越“五四”后新诗的多种既定模式 ,主张生命与“庞大而沉重的现实全部”相碰撞 ,在时间中燃烧 ,在“火浴”中蜕变 ,回到古典而又不同于古典 ,从而创建“中国化的现代诗”的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端离不开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及其创立的意象派和东方诗学。意象派的诞生和理论开始了庞德对现代派诗歌的征途。而随后对东方诗美学思想的吸收和运用使其诗艺日臻成熟,从而形成了庞德特有的跨文化诗学。意象派和东方诗学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庞德的现代性,并对美国现代主义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终其一生,庞德创立了一个“庞德时代”,特别是就其诗学理论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