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峰赋     
<正>赤者,红也;峰者,山也。赤峰因红山而得名,红山由文化而远播南拥燕赵、东襟辽海,北依兴安大岭,丙屏蒙古高原。地向东南倾,水辽河流。南耕北牧,草原中原交错地;铁犁雕鞍,长城南北皆故乡。八千年风云烟雨,一脉文传薪火旺;九万里谷荒原,万法惟识到如今。日出红山后,龙兴潢水源。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一万年文明起步真迹如铁;富河前、红山后、小河沿,五千载东方霞光榮基千-秋。潢水泱泱,兴安苍苍、粟米八千岁,玉器万年常。飞起玉龙三百万,光被四表溯先  相似文献   

2.
正夏家店遗址群位于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北。1935年日本学者滨田耕作等人在赤峰红山后发掘的石棺墓中发现了青铜器,提出了赤峰第二期文化,并推断其年代和秦汉相当。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夏天想来乌鲁木齐游玩,那我推荐你去红山公园。这里有美丽的南湖和红山,还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如果想品尝特色美食,一定不要错过这里的清汤丸子和烤串。进公园大门向前走50米,左手就是南湖,湖周围的柳树垂着长长的枝条,微风吹过,它们就开始翩翩起舞,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相似文献   

4.
依据丰富的考古资料论证了东北是玉文化的发祥地,分析了红山文化出土玉器深邃的文化内涵.指出红山文化大量玉器的出土说明红山文化时代,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已经完成;红山玉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印证了玉兵时代的说法;红山文化和龙文化的发端紧密相关;红山文化玉器的多样化说明原始宗教崇拜的发端亦在东北;红山玉文化开中国礼制文化的先河.本文还研究了岫玉与玉文化的紧密联系,充分肯定岫玉对玉文化的贡献,岫玉对中华文明曙光的到来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相似文献   

5.
<正>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有的同学弄不清北偏西与西偏北,南偏东与东偏南等方向,在画图时常出现错误,感到疑惑。例如,把少年宫北偏西35°的方向错误地画成西偏北35°的方向(如图(1)),而把少年宫西偏北30°的方向错误地画成了北偏西30°的方向(如图(2))。  相似文献   

6.
陈思楠 《新作文》2010,(7):77-77
周六上午,妈妈带我来到红山森林动物园游玩。红山森林动物园是围绕红山建造的一座大型动物园,里面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还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呢!  相似文献   

7.
论史前东北西辽河地区古文化发展特征及其历史分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兴隆洼化至红山化前期,是西辽河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阶段。这一时期,本区的社会发展进程与中原等地大体同步。细石器传统和之字纹平底简形罐是本区最基本的土化特征。红山化中、晚期,是本区的铜石并用时期。较早地出现于红山化社会中的崇龙、尚玉、郊天、祭社和宗庙崇祖的古礼传统,既是后世三代礼制明产生的直接根系之一,同时也是后起的北方民族崇龙习尚和萨满祭天礼俗的直接思想化来源。从夏家店下层化开始,本区进入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化是与夏、商之际中原地区国家发展进程大体同步的早期方国,但由于当时中原地区化中心地位的奠定和这里远离传世献史料记事的中心范围,故其历史便由于史载阙如而长期淹没无闻。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西辽河地区的古化发展,失去了当初明中心区域之一的重要地位而逐渐地沦为化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华明探源工程的正式启动,近年来兴起的红山诸化研究热潮也不断地升温。2004年是红山化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又一个重要年份,本年度先后举办相关国际学术会议3次,出版和发表的相关考古报告及研究论百余种,无论在综合课题还是专题课题研究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赵国九门与北九门,是出现在<史记·赵世家>中的两个地名,赵国三孔币中也有关于北九门的记载,关于这两个地名,前人或认为是同一地,在今河北藁城西北,或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九门在今河北新河九门村,而北九门在今河北藁城西北.本文对前人说法与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提出九门、北九门为两地,九门在河北藁城西北,北九门在今河北蔚县.  相似文献   

10.
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较有影响的考古学文化之一。1935年,在赤峰红山脚下发现了它的第一处遗迹,1954年,由著名的考古学家尹达正式命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红山文化研究的历程和涉及的领域是:(1)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确认;(2)红山文化的源流、性质特征和分布;(3)红山文化的分期与类型;(4)红山文化的玉器;(5)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些研究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深入,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学术分歧。但学术界尚能在一些关键点上达成共识,即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的一支极富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的文化,而孕育红山文化的辽河流域则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红山文化玉器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最精美的玉器而举世闻名,儒家审美文化是最早深受红山文化玉器审美文化的滋养而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通过基于儒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儒家审美文化深远意义的理解,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文化,更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并使玉学玉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红山是乌鲁木齐的象征。从远处看,红山好似一朵还未绽放的大花蕾,又好似一轮还未升起的红日。登上红山顶峰,山岩嶙峋峻峭,好像用刀劈斧削过一般!  相似文献   

13.
红山     
到了红山,最引人注目的是红山的颜色,它非常得红,像披上了一层红嫁衣。站在山底往上看:啊,好高呀!真是雄伟。但从山上往下看,就又不同了,红山顶上,雾气很大,仿佛就像仙境一样,多美呀!站在红山顶上,看到山下,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川流不息,路上的行人走得很慢,像是在观赏路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红山文化玉器中有些器物出乎我们的意料,比如仿真的野兽骨头、龟壳、兽牙、河螺等,所用材料优良、造型准确、工艺精良、抛光细腻,堪称精心之作。红山人为什么用玉精心琢磨这些器物?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研究。首先,这类器物与人类饮食关系密切,是营养丰富的可食动物残留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其次,这类器物与早期人类佩饰相关.  相似文献   

15.
红山文化研究历程及相关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山化的发现和研究历程主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受出土材料性质和质量的制约,各阶段研究的内容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在红山化的年代和分期问题上主张“西水泉期”和“东山嘴期”两期说,两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中原的半坡一庙底沟化和半坡四期化。认为以西水泉和东山嘴为代表的两种遗存反映的是红山化的历时性差别,而不是该化的地域类型上的差别。关于红山化的来源,族属问题需做进一步的论证,“玉器时代”和“玉兵时代”概念不能成立,牛河梁和东山嘴遗址的发现,表明红山化在中国明起源和中国明形成的进程中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玉器是红山文化物质遗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目前出土的红山玉器质料和造型来看,其文化功能远远超越实用功能。某种程度上,玉器承载了红山先民远古图腾、巫术礼仪等文化功能。本人试图以礼器的角度来诠释红山玉器的文化功能及内涵,从而进一步认知礼乐传统下的中国史前文化。  相似文献   

17.
“南”“北”合配使用.构成“南A北B”格式,大体有三种情况:一,实指。“南”“北”实指其方向.如“南箕北斗”、“南橘北枳”。二,对指。“南A”和“北B”的意思相对。如“南阮北阮”(晋朝时姓阮的家族住北者富而南北者贫.指居住一地而贫富悬殊的同族人家).  相似文献   

18.
绛县红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中条山麓涑水河畔的绛县磨里镇国营5409厂生活区内。多年来,红山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红山学校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培养了大批具有艺、体特长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教师博览》2007,(4):F0004-F0004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距今约五六千年,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及渤海沿岸。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玉龙”的称誉,它对于研究我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过程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德明 《华章》2007,(3):165-165
红山水库,汛期水位控制,运用科学的实测资料与控制管理,达到了预期目的,既保护了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又较大地发挥灌溉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