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谈新闻采访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攀 《军事记者》2004,(5):13-14
采访活动是新闻活动全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通过记的感官和意识加工转化为记的主观认识的过程。采访也是记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信息符号.除声音、语言外,还包括手势、姿势、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李剑南 《新闻知识》2004,(10):52-53
有人说,新闻采访不是学问,而只是有关于采访提问的技巧。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的。”(转引自兰鸿《新闻采访学》P229)因为记凭借所占有的信息传递的舞台,借助自己的采访报道向受众传递信息,于是,采访活动在记的整个收集素材的活动中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从时间意义上说,采写效率是新闻的生命.而提高采访效率是提高写作效率的前提。采访效率低下。即使记有“七步成诗”之才,恐怕也无济于事。采写好比做饭.采访得来的材料是米,记的笔力是柴,有米无柴,徒叹无奈;有柴无米,烧穿锅底。  相似文献   

4.
采访作风,这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然而,、对于新闻界来说,即使今天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谁又能说它已经过时或不值一提了呢?实践证明,采访作风是新闻报道的根基,好的报道一般都是来自好的采访作风,国内国外,概莫能外。所以,采访作风是记者的基本功,应当常提常说,常说常新。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电视记的职业活动,始终贯穿在电视记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判断其新闻价值及其搜集选择报道素材,酝酿新闻主题的全过程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纸、广播新闻采访相比,有共性的一面,但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在共性方面,三都要遵循新闻采访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个性方面,电视新闻采访与字、广播的最大区别就是镜前采访,它把电视记的采访活动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使记的采访活动由单一的采集手段拓展为一种表现手  相似文献   

6.
化冰 《新闻导刊》2005,(6):22-22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多数情况下,记是同采访对象直接接触的,其中包括记对采访对象的观察、揣摩、体味、交谈等。在这些接触中最重要的是记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交谈,这是记了解事物真相,探索采访对象内心世界最重要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房静 《记者摇篮》2005,(5):54-54
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做“七分采,三分写”。由此可见.稿件质量取决于采访质量,而采访质量又取决于采访作风。采访作风是记者在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通常表现为扎实型和漂浮型两种。  相似文献   

8.
陈中华 《青年记者》2006,(12):15-17
采访“被批评方”的重要性  舆论监督类报道,也俗称“批评报道”,其中对被批评的采访是最重要的采访环节,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有的记在采访中绕过这道坎,仅凭一面之辞或道听途说就指名道姓批评起来,除了暴露出采访作风上的问题以外,也反映出认识水平上的欠缺。  相似文献   

9.
戴戢 《声屏世界》2001,(4):37-37
近几年,记的笔墨官司不断,虽然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但作为记惹上了笔墨官司总不轻松。特别是惹恼了名人,麻烦会更大。其实,记是报道新闻事实,如果能在报道中多一分客观描述,少一点主观色彩,采访再深入一些,作风再踏实一点,笔墨官司也许就不再缠身。  相似文献   

10.
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是一种科学的采访方法。《人民军队》报的两名记为翔实地了解当代青年战士的特点,深入连队,蹲在一个班,随战士生活数日.采写出了《八班九个兵》的系列报道共8篇。由于这组报道来自亲身的观察、体验,不仅具体、真切地反映了青年战士的一些特点,而且充满了基层、战士的生活气息.读来有滋有味这组稿件在《人民军队》报刊登后,好评如潮。许多同志感叹:多年没见过这样的报道。这里,我们约请作撰写了此次采访的感受,或许对大家改进采访作风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翟边 《报刊之友》2002,(3):64-64
《新闻战线》2002年第3期刊登周胜林写的评论《浓墨深情铸丰碑》。对2001年度中国新闻奖获一等奖的通讯《用生命搏击贫困——铜川市郊区惠家沟村党支书郭秀明追记》,进行了评价,指出这篇通讯的叙述凝炼,没有铺张,没有渲染,实实在在,饱含深情;记采访深入,和当前普遍存在的记作风飘浮,有的采访半天即写出半个版面章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近一段时间以来,保山日报社以学习杨善洲精神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采编人员积极主动深入基层采访的意识,编辑记各的足迹遍及田间地头、企业厂矿、部队营房,随着视野的拓展、采访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记的工作重心在采访。可以说,采访的效率和采访的质量,不仅决定着一篇篇具体的报道的水平,也决定着一个记终身成功的程度。所以,有事业心的记一方面在日夜奔波,一方面在钻研如何用眼睛观察,如何讲求访谈技巧。  相似文献   

14.
骆佰松 《军事记者》2005,(11):23-23
隐性采访是指记在采访过程中不公开记身份,或公开记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的采访。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记对于通过正常渠道采访而无法得到的新闻素材,常常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以满足广大受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但是,有些记在进行隐性采访过程中,对一些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以至不能很好地或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因此,记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按照合法的依据,把握和运用好隐性采访的原则,在完成新闻采访和报道任务的同时积极维护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王军 《新闻三昧》2004,(3):34-36
记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为了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现象,新闻记应如何对待?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试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前阵子笔和电视台的记赴某部队采访一位“爱鸟司令”.采访中需要拍一组群鸟齐飞的镜头.可偏偏当时恰逢黄昏时分.鸟儿早已归林休憩。部队考虑到我们来一趟不容易.便应电视台记的要求,让士兵们大喊大叫,哄赶鸟儿,结果鸟群受惊,腾空而起、这位同行如愿以偿拍到了热闹场面。  相似文献   

17.
王育红 《青年记者》2006,(16):78-79
新闻采访是记通过观察、访问获取新闻素材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讲,记在采访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受制于被采访对象,占被动地位。那么,如何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接纳关系,以最佳方式取得最佳的采访效应,是新闻工作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对采访心理学的研究,对记工作,特别是对搞好采访是必不可少的,它对提高记采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着重阐释观察力、推理力和联想力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筱琳 《视听界》2002,(5):27-28
法制类题材的节目涉及人身损害、商业合同、婚姻关系、赡养抚育等民事诉讼,又涉及贪污受贿、诈骗偷盗、抢劫强奸、纵火杀人等刑事案件,可以说是聚焦了各方矛盾。从事法制报道的记在采访时,遇到上述后一种情况,也就是采访对象消极对抗的可能性比较大,采访对象或怕被报复,顾虑重重,或怕记揭短,不乐意接受访问。那么,怎样让采访对象转变态度,面对镜头主动配合呢?本人结合一些媒体以及作的实践经验。谈谈法制类节目的采访艺术。  相似文献   

20.
6月末,人民日报新闻培训中心陆振华同志约我写写记如何深入采访的章。他说,时下通讯工具现代化,记打开网页找资料,守着电脑写稿子,还要不要继续深入采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