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创业人才“三区”联动培养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创业人才,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在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下要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需构建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制度保障做出努力,力争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创业人才是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培养创业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基于资源整合理念,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分析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创业教育要素,以及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宏观的培养目标、中观的培养模式和微观的培养方式,对高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培养目标是确立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培养方式是培养模式的具体化。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创业教育的目标;从创业基础教育到实践教育再到创业帮扶的"递进模式"是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是创业基础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的主要渠道,应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学校创业职能部门主导的创业帮扶是高校创业帮扶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的基础。本文在对创业的定义、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当代主要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可供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借鉴的培养目标与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要准确把握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统筹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理念,以塑造"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教育体系中,建构创业教育的功能实现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完善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与重要战略。本文通过文化底蕴、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业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进行中美高校在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的对比与分析。我国高校应借鉴美国先进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先要明确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形式、改进考核方式,再摆正创业的价值观,建立完整创业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的创业师资力量,开设各色的社团活动,从而抓住机遇、乘风而上,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需要的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应在产学研纵深发展和众创的时代背景下,明确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符合高校发展方向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对大学生抽样调查和创业企业家小型访谈基础之上,文章认为应该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高校应关注创新创业意识和态度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客观地评价和认知自我的真实能力,并提出由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阶段、创业能力的开发阶段、创业行为的引导阶段、创业活动的孵化阶段等四个阶段构成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新建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九江学院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工科类(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为例,指出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从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在培养目标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一致性和差异性,为实现二者的有效耦合提供了条件和内驱力。二者主要通过教育主体、教育体系实现有效耦合。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实践背景下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对创业教育的要求,有助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通过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创业教育研究提供新思路,进一步丰富高校创业教育的相关技能与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估体系,有助于优化教学技巧;设计了创业教学新模式,以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和创业品质的培养,为探索培养高校创业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