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建议把起止号和连接号加以区别秦秉让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其中连接号为一字线“—”。此项规定似欠妥。科技期刊近年来普遍把起止号定为一字线“—”或者浪纹线“~”,而把连接号定为半字...  相似文献   

2.
说说起止号和连接号的分合厉兵秦秉让同志对《标点符号用法》采用一字线兼任起止号和连接号提出了批评,建议用一字线或浪纹线作起止号,用半字线作连接号。他的这个意见不能说没有道理。对此,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1从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标点...  相似文献   

3.
说说起止号和连接号的分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秉让同志对《标点符号用法》采用一字线兼任起止号和连接号提出了批评,建议用一字线或浪纹线作起止号,用半字线作连接号。他的这个意见不能说没有道理。对此,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论科技书刊的中,英文连字线的用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燕 《编辑学报》1998,10(1):11-14
通过实例介绍了英文破折号(dash)、起止号(endash)和连接号(hyphen)的用法,并比较了相应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讨论了中英文连字线的长度及相应名称,提出在科技书刊中中英文连字线作三级划分并统一使用,介绍了各种符号的电脑排版方法。  相似文献   

5.
半字线当休     
半字线是标点符号中标号类的连接号之一。GB/T 15 834-1995规定 ,连接号表示形式有 4种 :长横“———” ,即二字线 ,占 2个汉字的宽度 ;一字线“—” ,即全身线 ,占一个汉字的宽度 ;半字线“ -” ,即对开线 ,占半个汉字的宽度 ;浪纹线“~”。因科技期刊中常涉及到英文的编排 ,所以有人提议把英文中的连字符“ ”(占字母m字身的 1/3宽 ,也称三开哈分 )也纳入连接号的范畴。这之中除浪纹线“~”以其特别的形态及其表数值范围这一突出的用法特征容易区分外 ,其它 4种符号还真让编者和作者们难以琢磨。已有行家多次撰文指出 ,长横“——…  相似文献   

6.
连接号是出版物中,特别是科技图书中经常使用的一类标点符号。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把连接号分为一字线(—)、半字线()、浪纹线(~)和长横线(——)4种形式,并列举了连接号的4种用法。但标准没有具体说明何种情况下使用哪一种形式。连接号的4种形式在使用上  相似文献   

7.
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该标准”)规定了4种形式的连接号,即“—”(一字线)、“———”(二字线)”、“-”(半字线)和“”(浪纹)。对于它们的用法,该标准规定了如下4条:1)2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  相似文献   

8.
贾亚洲 《编辑学报》2010,22(3):227-228
定量地描述常见的线型符号的形体特征,分析现行标准和规范中连接号的应用体例和半字线的排版尴尬现象,探讨中西文连接号的区别与联系.认为连接号的功能定性应当与形体定位相匹配,一字线、半字线和西文连字符可分别选取字宽值约为一个汉字字位的75%、37%、27%的线型符号.介绍Word文档和方正书版中几种连接号的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9.
符号“~”使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符号“~”的使用 ,GB 3 10 2 11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中是这样规定的 :符号“~” ,意义“数字范围” ,应用“a~b” ,备注及示例“这里的a和b为不同的实数 ,例如 5~ 10表示 5至 10” ;GB/T 15 83 4 1995《标点符号用法》中把符号“~”作为4种“连接号”之一 ,它规定 :相关的数目之间的连接号用“浪纹‘~’” ,“表示起止” ,并举了一个类似于这样的例子“10 0 0~ 15 0 0kg”。对于这样的原则规定 ,我们可以理解为 :范围号“~”用来表示数值范围。在这种意义下下列用法值得商榷 :①在 1990~ 1995年…  相似文献   

10.
近代外国来华传教士用罗马字翻译的《圣经》和学化读物,曾使用连接号作为音节的连写符号。例如,厦门话罗马字(又称“厦门白话字”,于1850年制订.是在我国出现最早的教会罗马字)《马太福音》第24章第32节把“无花果”拼作“bü-hoa-kó”。“五四“运动时期以来,连接号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类书刊.使用过的名称有连字符、连(词)号,连读号等。但使用对连接号和破折号的用法往往没有严格地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1.
谈科技书稿中的短线符号山东科技出版社聂方熙所谓科技书稿中的短线符号,是指两字线、一字线、对开线和三开线等线段。在不同的文种或不同的学科中,它们的使用都有各自明确的规定。英文中规定m字身长的线段为破折号(dash);m字身长的对开线和三开线为连接号(h...  相似文献   

12.
关于浪纹号和一字线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很多书稿,在使用连接号中的一字线(一)和浪纹号(~)时,前后不一致.例如,在说明药物的服用方法时,"每日2至3次"这句话,有时写作"每日2~3次",有时又写作"每日2-3次";又譬如"牛顿(1643-1727),物理学家"这句话有时又写作"牛顿(1643~1727),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3.
郝远 《编辑学报》2015,27(3):259
答 应是半字线“-”.然而在实践中,不少期刊使用了“—”,将CN号和ISSN分别印刷为CN××—××××/YY和ISSN××××—××××;某些近几年出版的指导期刊编校标准化的书和文章,也在说应采用“—”.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源在于这些书刊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是GB/T 9999-1988《中国标准刊号》,该标准对CN号、ISSN分别有“其间以连字符‘—’相接”“中间以一连字符‘—’相接”的条款.2001年该标准被GB/T 9999-2001《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代替.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中的连字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已经公布实施近4年。它对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具有规范的作用。由于科技出版物自身的特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可能还有不完全适应的地方。这里发表的韩起城同志和秦秉让同志的两篇文章就指出,在科技出版物中应该把连接号和起止号加以区别。编辑部还就此问题征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研究员厉兵同志,请他谈谈这方面的意见。下面同时刊载这三篇短文,以期引发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中的一字线与半字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中的一字线与半字线周芬娜【武汉】在科技期刊中,半字线与一字线统称为连接线,其主要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整体。一字线、半字线在科技论文中经常出现,相对说半字线使用频率较高,但二者在使用上常出现混用。下面总结出一些一字线、半字线的用法区别...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报》2012,24(3):268-268
答不可以。GB3102.11—1993规定:浪纹线“~”用于连接“数字范围”,如“a~b”,“这里的a和b为不同的实数”。因此,在科技书刊中,凡实数的数值范围应当用“~”连接,不应采用一字线。  相似文献   

17.
郝欣 《编辑学报》2001,13(4):215
GB 9999-88<中国标准刊号>规定了中国标准刊号的结构和印刷格式,然而,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期刊对中国标准刊号的著录或多或少地不符合国标的要求. 中国标准刊号由以"ISSN”为标志的国际标准刊号和以"CN”为标志的国内统一刊号2个部分组成,其标准的结构格式(示例)分别为 ISSN 1001-43 CN 11-2493/G3 一些期刊著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ISSN、CN与数字之间未留1个阿拉伯数字的空隙,有的密排,有的留空隙太大;2)2组数字间的连字符未采用半字线,多数用了一字线,有的甚至用了二字线(据标准起草人说,国际中的示例用一字线系校对错误,应采用半字线);3)一些期刊未著录CN号中"/”后的分类号,或把分类号写错,如将O2写成02,将G4写成G4等. 关于中国标准刊号的印刷位置,国标规定:对于期刊,"除应印在版权标志位置处外,还应将国际标准刊号(ISSN)部分印在封面的右上角,国内统一刊号部分印在封四下方”. 一些期刊在中国标准刊号的印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封面的右上角未印ISSN号,有的印到了封面的其他位置上;2)版权标志没有放在封四的期刊,未在封四下方印刷CN号;3)版权标志放在封四的期刊,未在版权标志处印刷中国标准刊号,有的只印刷CN号,而未印ISSN号.  相似文献   

18.
贾亚洲 《编辑学报》2009,21(4):364-365
依据数量语言的数理特性将数值范围划分为随机性范围和确定性范围,用浪纹号"~"连接随机性数值范围,一字线"—"连接确定性数值范围,例证了这2种数值范围号的技术表达效果,探讨了数值范围号功能和使用场合的细分与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彭春芳 《编辑之友》2011,(11):89-91
连接号作为标点符号,它第一次被列入政府修订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是在1990年。[1]如今,它是我们的书面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标点符号之一。一连接号的作用苏培成先生认为,"连接号的基本用法是把意义相关的词语、字母、数字连成一个整体"。[2]林穗芳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档案》2003,(9):8-10
(接上期15页)5.4.7.5整理照片时因保管期限或密级的不同,有些同组的照片可能会被分散到不同的照片册内,应在组合照片说明中指出这些密切相关照片的保管期限、册号和组号。示例:相关照片长期—4—⑥上例中保管期限亦可采用“2”或“C”表示。5.4.7.6组合照片说明可放在本组第一张照片的上方,也可放在本册所有照片之前。5.4.8册内备考表按5.3.6。5.4.9照片册的封面照片册的封面应印制“照片册”字样。5.4.10照片册的册脊照片册册脊的项目包括:全宗号、保管期限、册号、起止张号。照片册册脊的格式:照片号为格式一的照片册册脊见附录B中的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