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通过作者创造的形象来实现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特别是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品现实生活画面的中心。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对人物和人物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只有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才有助于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考点分解1.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2.品味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3.通过品赏个性化的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训练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文学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维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一般来说,文学形象大都指小说、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散文也涉及形象的问题。它既包  相似文献   

4.
考点分解 1.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2.品味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3.通过品赏个性化的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4.通过对咏物散文的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5.
考点分解1.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2.品味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3.通过品赏个性化的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4.通过对咏物散文的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6.
把表演引进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 ,是指让学生根据一定要求 ,综合运用口头、肢体、情感等表达形式 ,形象地表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课文内容 ,从而达到使学生轻松而又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法通常比较适用于教学一些具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 ,如果设计巧妙 ,也适用于教授知识性较强的课文。常见的表演形式有三种 :其一、根据要求 ,再现文学作品本身的人物形象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表演的形式 ,可以帮助学生更生动、更形象、更直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例如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人是文学的材料”。戏剧文学作品(其它文学作品也大都如此)中的艺术形象主要的是人物形象。剧作的思想意义是通过人物形象体现出来的,没有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就很难体现作品的思想意义。而没有人物形象的分析,也就无法挖掘作品——高尔基喻之为“青草复盖着的堡垒”——的思想意义。戏曲教学中那种“说主题”“说性格”之所以缺乏力量,正是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分析。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是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一部文学作品,它那作为反映生活,创造形象,体现作品思想、艺术特色的创作方法,必然要在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集中体现出来。因此,对《三国志通俗演义》创作方法的辨析,也应该从剖析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入手。  相似文献   

9.
文艺是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形象是以人物形象为主构成的。对比是刻划人物形象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艺术手法。马克思在论莎士比亚的悲剧时说:“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恩格斯在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指出:“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这封信中,几次用对立、对比、对照这些概念来谈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描绘。鲁迅先生也重视运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他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  相似文献   

10.
历来文学大师都注重人物出场的描写,成功的描写,不仅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而且能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引起浓厚的阅读兴趣。文学作品人物出场,一般由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性格来决定。常见的方法有六种: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学习小说就要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学习的重头戏,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习惯于用阶级的观点来评判一个人物,使人物形象标签化,使人物形象单调和缺乏生活感,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单一化,缺乏应有的深度和独特的感受。因此,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对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从生活的角度去看文学作品中的人,才能体现作品的育人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全面、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呢?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需要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的内涵。具体来说,应从人物的社会身份、性格品质来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从人物形象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来把握人物形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占据重要地位,舞蹈作品创作的关键在于舞蹈作品中的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人物形象是舞蹈作品中的主体,它可以表达作品的思想,是传达感情的重要媒介。而音乐是舞蹈必不可少的伴侣,在一部舞蹈作品当中舞蹈语言和音乐语言共同承载着情感的传递,让观众进入人物的情感氛围,把观众带入到主要人物形象的情感氛围,与人物共同分享喜怒哀乐。音乐塑造听觉形象,舞蹈动作塑造视觉形象,两者有机结合统一,才是舞蹈形象塑造的全部。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它的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应完美匹配,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对舞蹈作品达到更深层的了解。舞蹈作品《孔乙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生动且深入人心,本文将以舞蹈作品《孔乙己》为例,浅析其创作过程中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心理是让学生深入品味文学作品内涵的钥匙。本文以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当中的人物为例深入分析祥林嫂这一形象及其心理特征,以锻炼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说以塑造典型形象为使命 ,优秀的作品大都以独特的人物性格而取胜。《水浒传》故事情节发展是无序状态 ,是由一个个出奇制胜的人物带动故事情节、推动矛盾发展。林冲、武松、鲁智深、宋江等人物形象逼真 ,特征非常鲜明突出。近期现代主义表现方法在小说中应用 ,故事淡化 ,情节错位 ,重感觉 ,凭藉意识流 ,但无论如何在作品中必须凸现人物形象。灵魂 ,是形象最高质点的呈现。小说的形象必须表现得“活”起来 ,活的重心应该是灵魂。生活中的人没有灵魂 ,就成了一个躯体 ,小说中的人物没有灵魂就是一堆文字。无论它是什么主题意义的小说、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丁沛海 《考试周刊》2011,(38):65-65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它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可以说细节描写既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又使人物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  相似文献   

16.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作家展现其文学作品的魅力之所在.我们除了要关注作品对于人物客观描绘和人物所处场景的具体客观描绘外,也要对人物本身的性质作深层次的剖析,这样更有助于理解作品对人精神思想的展示,也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一、古诗和现代散文的形象相似(一)古诗和散文人物形象的内在依据是作者的主观之"意"。文学作品习惯借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的三要素之中的人物和环境都与形象有关。古诗和散文中也有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但是与小说形象存在着明显的审美差异。其差异的根本来自于叙事文学和审美文学的差异。小说人物形象的内在依据是人物性格"这个内在依据,对于小说人物来说,就是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雷雨》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本文将以对比的方法来解析剧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以期能够从把握人物的角度深入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9.
考测点导航鉴赏评价能力属于创造思维。即读者在读完作品之后产生的评价和鉴别。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指小说、戏剧、散文、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形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是人的,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物的,如《致橡树》中的橡树。当然,这些“物”往往就是某些人的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小环节进行细致地刻画,目的是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在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中,只有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以突出其鲜明的个性。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