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翠竹     
父亲写了个“一”字,教儿子认,儿子很快就认识了。第二天,儿子在桌子旁边站着,恰巧父亲在抹桌子,就用湿布在桌上写个“一”字,考问儿子。儿子不认识。父亲说:“这个字就是我昨天教给你的‘一’字呀!”——中国笑话  相似文献   

2.
快乐岛     
认字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  相似文献   

3.
教与学     
一位父亲教他儿子认识数字,首先认识“1”。儿子很快就学会了。第二天,父亲正在擦桌子,同时,儿子在旁边看他擦桌子。父亲用抹布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1”,让儿子读。但儿子却不认识。“你应该认识啊!难道你不记得了吗?这是我昨天教你的。”父亲对他说道。  相似文献   

4.
大一字     
父写"一"字敉幼儿。明日,儿在旁,父适抹桌,即以湿布画桌上问儿,儿不识。父曰:"吾昨所教汝"一"字也。"儿张目曰:"隔得一夜,如何大了许多?"【解说】当爸爸的教儿子写"一"字。第二天,爸爸正在抹桌子,儿子恰好也在旁边,爸爸就随手用湿抹布在桌子上画了一道,问:"这是什么字?"儿子摇摇头说不认识。爸爸教训道:"这不就是我昨天教你写的"一"字吗?"儿  相似文献   

5.
小字大字     
父亲用笔写了个“一”字,教儿子认,儿子很快就认识了.第二天,儿子在桌子旁边站着,恰巧父亲在林桌子,就用湿布在桌上写个“一”字,考问儿子.儿子不认识.父亲就说:“这个字就是我昨天教给你的‘一’字呀.”儿子十分惊奇,说:“怎么只过了一夜,它就长大了这么多?”小字大字@黄仁汉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头顶上是什么父亲教儿子认字,教到“天”字时,为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问得火了。一拍桌子说:“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儿子吓得“哇”地哭了,呜咽道:“还有……还有小鸟在  相似文献   

7.
背诵经文     
一富翁发现他为儿子请来的教书先生居然在教他的儿子背诵父亲去世时的祭文,便问:“先生,我还健在,您怎么就教他这个呢?”“放心好了,等到令郎会背诵这篇经文时,您可能已经百年了。”背诵经文  相似文献   

8.
读者方小君问:“儿子将要入小学读书,我看到他的很多同学已经学了拼音,字也写得不错,100以内的加减也能做。我儿子会不会太落后了,他能适应小学学习吗?我该怎么帮助他?”主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一项教学内容,以帮助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能顺利向小学过渡,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幼小衔接”也需要父母的悉心引导,本期,浙江建德市机关幼儿园的父母朋友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让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父亲教儿子认字,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急了,一拍桌子:“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是什么?”“哇——!”儿子吓哭了,“还……还有小鸟……”头顶上是什么!231490$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新民小学五年级@蒋春风  相似文献   

10.
儿子曾帅呱呱坠地以后,引导和开发曾帅的智力,便成了妻子每天的必修课,比她当年自己学习还要下工夫。仅说曾帅识字,妻就很费了一番心思琢磨,而且挺有成就。这么说吧,曾帅在不会说话时,就已经“认识”300多个常用汉字了。曾帅一岁多以后,语言功能发育较迟,几乎不能吐准一个字音。但妻已迫不及待要把儿子打磨成天才,教他什么呢?认字当然是最基础的知识,那就从这基本的开始吧。可曾帅还不会说话呢,教他认字从何谈起?妻自有妙计,她经过反复思索,认为曾帅尽管还不会说话,但他对图形有一定的识别力,有时甚至过目不忘,而汉字何尝不是一幅幅小小的图画?她灵机一动,便开始教曾帅认起字来。她将“爸爸”、“妈妈”、“曾帅”、“椅子”“天  相似文献   

11.
儿子认字     
儿子曾帅呱呱坠地以后.开发儿子的智力便成了妻子每天的必修课,比她当年自己学习还要下功夫费心思。教儿子识字,妻子就费了一番功夫,且挺有成就的。儿子一岁多了,但语言能力发展较慢,几乎一个字音也吐不准。但妻子自有办法,她不但要教儿子说话,而且还要教儿子认字呢!可儿子还不会说话呢,教他认字从何谈起?妻子自有妙计,她认为儿子尽管还不会说话,但对图形有一定的识别力,有时甚至过目不忘,汉字何尝不是一幅幅小小的图画?她灵机一动,将“爸爸”“妈妈”“曾帅”“椅子”“天空”“书架”等词语用毛笔分别写在一张张卡片上,然后在儿子高兴的时候.取出“爸爸”或“书架”卡片放在他的眼前,让他注视,然后一遍遍领读“爸爸”“书架”,再手指爸爸或书架,让儿子跟着朗读,让他将这些词语与人或实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只注重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在教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教幼儿学会而较少考虑怎样教幼儿会学。“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但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子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而教幼儿“会学”,则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即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幼儿学习中怎样变教幼儿“学会”到教幼儿“会学”呢?结合多年的幼儿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改变方式。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15,(3):48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不识字干很多事都极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  相似文献   

14.
字长大了     
有一天,爸爸写下一字教儿子认识,儿子表示记住了。第二天,爸爸抹桌子的时候,随意将湿布条放在桌上,问儿子这是什么字,儿子回答不认识。爸爸生气了:不正是昨天教你识的‘一'字吗?儿子瞪大了眼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在教的过程中又更多地考虑怎样教幼儿学会而较少考虑到怎样教幼儿会学。“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予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6.
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很注意开发他的创造性,培养他的创造力。我常常问孩子这样几个问题。 一、“这东西像什么?”“象什么”是幼儿最早自发表现的一种无意想象。比如,我拿出几个土豆、萝卜,让儿子  相似文献   

17.
教学绕口令《盆与瓶》,目的是使幼儿练习正确区分“盆、瓶、碰”三个字的发音,锻炼他们伶俐的口齿。这首绕口令只有五句话,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部分幼儿学起来就很吃力,影响教学效果。我先用实物直观教学法教。桌子上摆上一只瓷盆,教幼儿念:“桌上放个盆”,再拿一只瓶子放入盆里,教幼儿念:“盆里放个瓶”;念到“乒乓一声响”时,由于幼儿不理解“乒乓”一词,他们所发出的声音总是“嘭叭”声。这时,我把瓶推倒,碰在盆上,发出声响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专业水准安迪到一位农场主朋友家里做客 ,他给朋友四岁的儿子带了一本动物图画作为礼物。朋友的小孩从图画书中轻易地认出了一只狮子和一只长颈鹿 ,可是使人惊奇的是他好像不认得奶牛。“你也许知道这是什么 ?”安迪鼓励他 ,“想想看 !”小孩迟疑地问 :“莫非是荷兰牛和新西兰牛的杂交品种吗 ?”用脑子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希望儿子将来有出息 ,能做大学问家。父亲怕家庭教师教不好 ,就自己教儿子算术。一个月后 ,父亲想考考儿子 ,就问 :“1个加 5个 ,等于几个 ?”儿子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 ,答道 :“6个。”“7个加 1 5个呢 ?”儿子又扳着手…  相似文献   

19.
笑笑糖     
有休息天“妈妈,妈妈,再给我生一个小妹妹陪我玩吧!”“别闹了,妈妈忙着呢,没有时间。”女儿不高兴地嘟着嘴说“你不是有休息天吗?”应该安慰儿子“:爸爸,当别人心里难受时,就应该安慰他,对吗?”爸爸“:那当然。”儿子:“爸爸,这次考试,我有两门功课不及格,我现在心里真是难受极了。”爸爸“:你……”还有小鸟在飞父亲教儿子认字,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就问他“:你头顶上是什么?”儿子想了想说“:头发。”“头发上面呢?”“屋顶。”“屋顶上面呢?”“瓦片。”父亲不耐烦了,一拍桌子:“笨蛋!你好好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什么?”儿…  相似文献   

20.
《论学问》     
从前有个学者在自己的书房里挂着两个字,一个字是“学”另一个是“问”。他去世后,两个儿子决定各自保管老人留下的字。大儿子拿到的是“学”字,他学了很多,却从来不问。二儿子拿到的是“问”字,他什么都问,可是从来不学。最终两个兄弟都没有学到真本领,因为他们都没有了解“学问”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