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中数学中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学习很抽象,需要我们找经验、抓重点.本文主要针对有关立体几何初步与解析几何初步的知识点多,不好记忆,内容烦琐,应用不便等问题加以归纳,供学生们复习时参考记忆. 一、立体几何初步 1.三视图和直观图是空间几何体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由空间几何体可以画其三视图,由三视图可以使我们很好地把握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正三视图是空间几何体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图形,它从细节上刻画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由三视图构成的几何体,考查三视图所对应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算与推理能力。下面从几个方面认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一、由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三视图)画三视图例1(2013新课标Ⅱ文)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高中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一二章内容为立体几何知识,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分3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二章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安排在高一上学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新课标省份高考有一类常见的考题:已知三视图求几何体的相关量.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考生由三视图能够想象得到空间的实物图,进而画出直观图,并能准确地计算出几何体的相关量.考生普遍感到很棘手,其难点是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  相似文献   

5.
纵观2014年的高考三视图试题,在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深层地考查了学生识读三视图还原出几何体直观图的能力,有些学生对此仍感比较棘手;本文就几何体直观图的四种结构特征,以2014年高考试题为例,剖析三视图的还原规律,以期这类问题的解答变得简单、流畅.一、定型式——先底面,再顶点对于题设中已经给出原立体图形的类型或容易看出原立  相似文献   

6.
三视图实现了“实物模型-三视图-直观图”间的相互转化,在虚实想象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更完整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了空间几何体.自立体几何引入空间向量后,三视图担当起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任.因此,三视图是新课程高考的必考内容.  相似文献   

7.
三视图     
纵观近几年的各地高考数学试卷,有关三视图的考题有以下两类:其一是从直观图到三视图,即由几何体的直观图画出或选择其三视图;其二是从三视图回归到直观图,即所谓的三视图的逆向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三视图是高中立体几何的新增内容之一,学习三视图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和近年高考试题,对这部分内容归纳和探究,以揭示此类问题的考点和解法.考点1给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对三视图  相似文献   

9.
一空间几何体问题1.考纲解读:(1)认识柱、锥、台、球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2)能画出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简易组合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3)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考场对接:通过2012年的考点统计可以看出,在高考题中本节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要题型,主要考查有关三视图的逆向问题及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余孝慈 《考试周刊》2012,(68):54-55
高职生学习立体几何是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巩固和提高有关直观图.三视图和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学习和理解,逐步形成、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准确掌握在平面上表示空间图形的方法和技能.提高空间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第1点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必做1如图1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1牛刀小试精妙解法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横放的直棱柱.棱柱的底面是等腰梯形,梯形的两底长分别为2和8,高为4,棱柱的高为10,故该几何体的体积V=1/2×(2+8)×4×10=200.极速突击此类试题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2.
<正>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题型是给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计算其表面积、体积等.将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往往是学生解决该类题的障碍.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三视图中涉及的几何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简单几何体,另一种为简单几何体的拼接或切割.熟悉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掌握一定的还原技巧是突破该类题解题障碍的有效方法.一些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为学生所熟悉,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当题目中涉及这些几何体的三视图  相似文献   

13.
正有关三视图的试题最常见的是给出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后计算几何体的体积,然而在由三视图画直观图或想象空间几何体的形状过程中,由于空间概念弱或逻辑推理不当,学生常会遇到思维障碍,突破这一障碍就需要寻找或掌握此类问题的思维规律,抓住平行投影的特点,以及斜高的特定位置,从而驾驭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由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的题目,学生出错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从课堂教学行为,课标要求,初、高中教材衔接方式,定义教学的微观环节等方面进行反思。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学生缺乏对三视图这一物理“影像”的数学化本质性认识,这是由于教学中缺失了三视图形成过程关键环节的细化等。阐述如何吃准、吃透三视图定义,及今后如何注重概念教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昆耀 《高中生》2011,(24):26-27
考点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与直观图命题走向此类问题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高考通常将三视图与表面积、体积相结合进行考查.从命题形式来看,高考除了保留传统的"四选一"型的选择题型外,还尝试开发了  相似文献   

16.
高中人教版数学课本中,关于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主要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等.高中立体几何知识在高中数学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学习和提升空间想像能力的基础,对于数学思维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下面我们对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要求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已学的基础知识 ,并使之系统化 ;熟练已有技能 ,提高学生已有知识的能力 .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 ,如何上好复习课 ,使学生在复习课本中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是教师们一直探究的问题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典型例题示范———延伸课本例题———分层设计课堂练习”这一系列教学程序进行复习 ,收到不错的效果 ,以下就这几种程序结合初中数学第三册第九章《三角形》的复习课作深入地探究 .1 系统复习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就是根据拟定的复习提纲 ,全面、系统地回忆所学主要知识…  相似文献   

18.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试题根植于课本,追求创新,多是以直观图、三视图、平面图形的折叠、展开与旋转为背景,给出"非常规"的几何体,重在考查转化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多在几何体上做"文章",设"障碍".  相似文献   

19.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以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考查有难度加大的趋势,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解答题的方式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或者考查使用空间向量方法求解空间的角和距离,以求解空间角为主,特别是求解二面角。考点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柱、锥、台、球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直观图在近年的高考中是每年必考,其中三视图是出题的热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一 )地位和作用“锥体的体积”是研究多面体与旋转体性质的延伸和深化。锥体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 ,体积是空间几何体的数量度的基本量之一 ,因此本节教材处于基础地位。通过锥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确定体积计算的量 ,运用体积公式计算出锥体体积是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掌握的内容。锥体的体积公式有着广泛的实际运用基础 ,它可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考察学生掌握、应用基础知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是培养高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锥体体积公式的整个推导思路 ,特别是三棱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