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公布,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个变化,即把原来的"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改为"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语文<考试大纲>为什么要做这一规定呢?  相似文献   

2.
汀西省教育厅公布2009年普通高考自行命题科目语文《考试大纲》实施方案,方案规定高考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江西省高招办负责人说,实施这一新规定的目的是引导中学生规范使用汉字。这份实施方案明确,2009年高考语文科试卷共分22道题,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其中一篇写作题为60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对于外界认为这一规定太严、  相似文献   

3.
备受瞩目的2008年高考大纲出台了,其中语文学科增加了一条新规,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对于这条规定,有人提出狠了点,担心考生会陷入对错别字的恐惧之中.会出现在有限考试时间内过分纠缠于文章有没有错别字而忽略了整篇文章的构思。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10)
时下,人们对触目皆是的错别字现象已见惯不惊。在一些人心中,错别字是没有分量的,所以不妨继续错下去;而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错别字却有着决定他们命运的重量。最近,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已经公布,规定语文试卷每写1个错别字扣除1分(重复的不计),即所谓"高考写作错1字扣1分"。这项要求,去年就有,所不同者,今年取消了3分"封顶"  相似文献   

5.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对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发布的<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中的"命题建议"的刚性践行.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解读"新大纲",现将评价组的两条"命题建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昨夜西风凋碧树高考语文新大纲规定:作文每错一字扣一分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已"出炉",与去年相比,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均保持稳定,仅在细微的方面进行了调整。今年的考纲对于写作的书写规范,较去年有很大变化。去年的语文考纲中注明错三个字扣一分,扣满三分封顶。今年则是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此规定一出,立即引起了考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2007年高考临近最后阶段,语文怎样复习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呢?一、明确目标,注重基础领会《考试大纲》的内容,明确复习的范围、目标,把握高考试题的结构,使复习"有的放矢"。另外,应密切注重基础知识。字词:重点考查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错别字、近  相似文献   

8.
最新出台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规定:高考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由于观点新颖,关系重大,引发热议.据报道,多数家长反对,学生为此叫苦,教师积极准备,大家对此意见不一.我们认为此规定导向正确,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实际执行问题较多,尚需谨慎应对,避免产生新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9.
张祥云 《学语文》2011,(3):30-31
一、安徽省《考试说明》解读2011年全国考试大纲与去年大纲相比没有变化,安徽省《考试说明》则变化有四:一是将“不写错别字”部分的“要求文中的汉字书写正确。书写错误的,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改为“要求文中使用现行规范汉字,书写正确。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目的是使表述更加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对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发布的《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报告》中“命题建议”的刚性践行。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解读“新大纲”,现将评价组的两条“命题建议”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2008,(4):23-23
备受各界瞩目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与去年的高考大纲相比,今年的考纲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值得关注的是,语文在写作的"基  相似文献   

12.
周湘林 《广东教育》2007,(11):45-49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一直是高考《考试大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考试大纲》中还规定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因此,如何正确书写常用规范汉字,准确辨析字形的正误,就成了每位考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下面就历年高考"字形"考题进行分类剖析,并谈谈"字形"的有关常识。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大纲增加了“评估和考试”的内容,这是教育发展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一方面,它表明大纲要对一门课程进行全系统的指导、控制和评价;另一方面,评估和考试也是保证大纲贯彻实施的必要反馈手段。 教育评估也叫教育评价。尽管有人认为前者只是模糊的估量,后者才具有明确性,但一般习用的还是“评估”;这一用语显然也更适应语文科的性质特点。新大纲所规定的语文评估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那就是  相似文献   

14.
全国政协常委杨维刚在提案中透露,近年来,在很多中小学举行的语文考试中,错别字识辨、汉语拼音认读等一些最基础的知  相似文献   

15.
今年高考评卷期间,评阅了一份份考生的语文试卷.发现考生答卷有一个通病:写错别字。学生的语文考试答卷错别字现象严重,甚至一些比较理想的答卷,也仍然无法消灭错别字。譬如,考卷中的名篇名句默写题,该题考的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篇目的《庄子·逍遥游》、李白的《蜀道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措》中的句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小兔白白一家。白白已经上一年级了,它心眼好,爱劳动,可就是有一个坏毛病——爱写错别字。有一次考试,白白竟把"受罪"写成"爱罪",将"勿忘我"写成"匆亡我",搞得老师和同学们哭笑不得。白白因此得到一个绰号——"错别字大王"。  相似文献   

17.
仲亚贵 《新高考》2009,(1):24-24
【考点解读】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求在原来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基础上新增了"准确、鲜明、生动"。其中,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相似文献   

18.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发布后引发社会关注,除英语外,八个学科都调整了考试内容,是近十年来修订幅度较大的一次。其中多个学科考点、内容均有变化,就语文学科来说,变动较大。本文就修订后的语文考试大纲作简要分析,并指出提高"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有助于实现考生应对考纲变动和切实提高大众阅读能力的需要,达到"阅读改变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的写作考查要求中提出,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下面辑录了中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错别字,供同学们整理复习。1.他以独特的姿式,诠释着中国军人的尊严。"姿式"应为"姿势"。  相似文献   

20.
在高考作文中,无论是细致入微的描写,跌宕起伏的记叙;还是酣畅淋漓的抒情,纵横捭阖的议论,都是通过书写来传递给阅卷老师的,而书写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规范、工整、美观的书写自然会给阅卷老师赏心悦目之感,而随意、潦草、涂改的书写怎么也不会给阅卷老师带来好心情,因此,书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作文得分的高低。高考《考试大纲》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定:"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并进一步作了补充注释说明:"每一个错别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