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道辉 《传媒》2012,(1):76-77
中国新闻奖是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科技媒体的获奖作品对科技媒体的报道方向有一定的导向意义。本文选取了近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奖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科技报道加强传播力、扩大影响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科技报道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气象,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而考察近20年来的媒体实践,科技报道也明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由此而导致的报道失范正成为它的一根“软肋”。这势必要求我们将科技报道的规范问题纳入学理的层面进行系统的思考。一、直面“轰动性”2003年6月11日,解放日报就SARS主题在其观点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战败”考量科学理性》的对话。对话中的主人公赵寿元是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就人…  相似文献   

3.
薛净 《新闻世界》2010,(9):57-58
我国的科技报道对受众的关注度不够,在语言和内容上也有一定的欠缺和不足,这些都造成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不足,也影响了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媒体在传播报道科技新闻对要做好对自身的定位,做好受众分析,从业者要增强自身的科技知识修养;科技报道的语言要平实,贴近受众,版面也应简单生动。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有利于增强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白毅 《青年记者》2007,(14):58-59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医药科技新闻越来越成为各种媒体的“宠儿”。对于医药科技新闻来说,科学性是其首要因素,缺乏科学性的医药科技报道,从根本上就失去了新闻价值。近几年来,由于科技与新闻的交叉大多还限于表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泥沙俱下的现象,这在医药科技新闻报道的科学性方面有所体现。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出身的编辑记者,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试析医药科技新闻报道中科学性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下,科技报道理应成为媒体宣传的重要内容。2011年8月7日,《南方日报》进行了第八次改版,其深读板块调整成为此次改版中的亮点。"科技能见度"作为深读板块中的一部分,定位在聚焦重大事件中的科技新闻要素,对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2011年8月15日至2012年1月16日的"科技能见度"的选题、采写和价值取向等报道要素,并探讨了党报的科技报道报道风格民生化、报道形式主题化以及协助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责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科技以人为本,科技传播以人为本。大众传播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从这一点上说,科技记者是广义的科普人员。本文明确以人为本在科技传播中的定位,以“百姓视角”为切入点,人新闻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两上方面,阐述了“百姓视角”是科技的出发点、影响力和宗旨所在。科技报道的百姓视角,强调对人的生命关怀、对人的本质关怀,努力建构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给现代受众新鲜的新闻体验。实践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7.
由于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科技报道的采编一般较难把握,采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但关系到科技报道生命力和传播效果的问题大致有三个。一、讲求权威来源目前大众传媒上出现的一些虚假报道,科技报道占了一定的比例。造成虚假科技报道的原因有二:一是个别记者(通讯员)或媒体  相似文献   

8.
前段出现在各媒体上有关“嫦娥二号”升空及其回收的新闻报道,在广大受众中掀起又一个追逐军事科技新闻的热潮,同时,也在新闻人中引发了如何克服以往采编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搞好军事科技新闻报道的热议。本期“专题”,专门约请部分长期从事军事新闻采编的同行,从写好写活科技人员、军事科技报道的语言应通俗易懂、在军事科技报道中严守保密纪律、增强军事科技报道知识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使我们的军事科技报道更加生动鲜活、贴近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9.
由于科技新闻传播对象及担负的任务与一般新闻明显的不同,因而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就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努力使科技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更加趋于合理,使科技新闻的传播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民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稍加分析近几年国内媒体有关的科技报道,我们使不难发现,一些科技报道的价值取向并未做到准确、合理的把握,甚至步入了误区,有这样几种倾向。  相似文献   

10.
科技正越来越强势地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科技报道也由此成为新闻主流报道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天,各种传媒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传播的快捷、及时等特性,成为了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公众理解科学”中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科技报道升温而“活跃”在各种媒体上的,还有一些虚假科技新闻的泛滥。形形色色的假新闻《北京科技报》近年来每年都会评出十大科技骗局,以今年评出的“2005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为例,这“十大”包括:泰山老虎人间蒸发、贝加尔湖调水到北京、伪科学成诺奖之星、3万元兜售院士、…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人类的全面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倚重科学技术。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与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开发和创新,在普及、推广和应用领域的成效,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愈来愈突出。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新的军事变革面前,如何从科技强军的需要出发,发挥新闻媒介的特殊功能与作用,军事科技报道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军事科技报道与过去相比正逐步走向经常化、正规化、大众化,许多媒体还开办了专刊、专版、专栏、专题;所发报道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但军事科技报道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相比,与我军战斗…  相似文献   

12.
科技报道ABC     
改进科技报道是当务之急科技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按题材分类的科技分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科技报道包括:党和政府有关科技政策的报道,科技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新成果的报道,科技工作的新经验、新问题的介绍,科技战线杰出人物的报道,读者感兴趣的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及科技趣味、珍闻的传播。狭义的科技新闻,仅指科技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的报道,有人称之为“纯科技新闻”。  相似文献   

13.
调查性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进入颠峰时期,此后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见诸各种媒介,被称为“报纸的希望”。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调查性报道奖,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气象,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而考察近20年来的媒体实践,科技报道也明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即: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由此而导致的报道失范正成为它的一根“软肋”。这就要求我们将科技报道的规范问题,纳入学理的层面进行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法轮功”在社会上已造成广泛流毒,这与我们近年来在科技报道中出现的失识有很大关系,本文围绕科技传播的结构要素,就如何加强我国当前的科技报道工作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科技报道作为专业门槛较高的新闻报道,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提高传播力,是当前科技新闻宣传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就融媒体时代科技报道传播力提升展开研究,首先阐述...  相似文献   

1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作为地方党报的科技报道就更不例外了。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媒体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上更要力求实现“三贴近”。  相似文献   

18.
宗宝泉 《青年记者》2007,(14):72-73
科技新闻热点报道是顺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而诞生的,是新闻界为了满足人们对多变的国际形势的渴求而采用的一种解释性报道方式。“两会”热点报道年年有,如何在“共性”中彰显“个性”,在同一“热点”中做出“特色”,是全国各家媒体所追求的。在2007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中,((科技日报》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两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黎海滨 《新闻前哨》2000,(10):14-16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两个著名论断。后来,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20多年来,邓小平科技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已经变成我国亿万人民的实际行动,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这个论断对我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同样产生了十分重大影响,为我们做好科技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并从多个方面改变了科技新闻宣传工作的面貌。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科技新闻20年来主要发生了以…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现象,科技报道理应成为媒体宣传的重要内容。然而事实上,媒体科技报道的现状与科学技术的突出地位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一些科技新闻版面有所收缩,有的综合性报纸的科技版甚至被取消。科技报道滞后科技发展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又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纷纷亮相。科学技术这种跨越发展与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