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马笑清 《传媒》2016,(17):61-63
2015年9月3日,备受关注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以下简称中国阅兵)在北京举行。新闻媒体在媒介事件面前往往都凸显出其职业性的敏锐感,国际主流媒体对此次阅兵争相报道。BBC、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日本时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时代周刊》等媒体对阅兵传达的自信和平信号予以积极评价。而《华盛顿邮报》和《印度时报》等媒体坚持在意识形态框架内报道,“舆论一律”的专注于阅兵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和思考。笔者将《华盛顿邮报》对中国“9·3”阅兵和法国“7·14”阅兵(以下简称法国阅兵)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应对西方媒体“话语霸权”,提升我国媒体国际话语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黑客威胁论”近年来成为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新议题,美国媒体对此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制造共识”作用.2013年初对“中国黑客攻击”的报道中,美国媒体采取二元对立的分类标签、行动者缺席的语境策略、失衡的信源选择和话题控制等话语技巧,以看似客观中立的方式将中国形象建构为具有威胁性的“他者”.揭示媒体报道中的话语技巧,有助于解构“中国黑客威胁论”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7):58-64
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话语分析视角探讨近10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过程。通过对国内外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文本分析发现,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形象与自我认知中的国家形象存在较大缺口:与国内报道塑造的追求“合作”和“共赢”的形象相比,西方舆论中的中国则是“强大与落后”、“力量与威胁”并存的复杂体。针对这一认知差距,文章提出了中方应主动把握话语权,擅于运用话语策略等建构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冯帆 《新闻前哨》2015,(2):55-57
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播出,到新一届领导集体带来的软外交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已从对内的自我传播时代,正式进入对外传播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并非单纯依靠我们自身的建设,而国外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所呈现出的话语特点和报道风格,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西方受众对中国的认识,本文拟选取包括《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等在内的英国几份大报作为考察对象,选取2014年三月这个之于中国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考察阶段,分析英国主流报刊对中国问题的报道,力争从中分析出英国不同阶层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并针对个中问题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找准媒体定位,有效报道国内外突发性公共事件,考验着中国媒体的传播能力。本文以《中国日报》为研究对象,从话语体系、新闻题材、传播主体三个方面,重点探讨我国英文媒体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树立良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楠 《东南传播》2012,(7):62-64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的2岁小女孩王悦被两辆车碾压致死,18名路人经过却未施援手,该负面事件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都对此作了报道,但两方对此事件所构建的报道框架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为了比较中西媒体对此事件报道架构的不同、分析他们各自的话语框架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被这样建构的原因,笔者选择了中国的主要对外报道的报纸《CHINA DAI-LY》和当地的党报《佛山日报》;在综合考察了西方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后,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美国的《The New York Times》、《THE WALLSTREET JOURNAL》为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料库对《中国日报》中关于“双碳”的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采用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主题词、主题词搭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态度和资源角度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特征。最后构建出对外报道“双碳”话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 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究发现,该报主要通过战争隐喻:疫情是战争,戏剧隐喻:中国的宣传是戏剧、竞赛隐喻:国家抗击疫情是竞赛这三种框架建构了中国"鼓吹抗疫胜利""编造抗疫宣传剧本""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形象.通过分析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呈现了该报疫情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与目的 .  相似文献   

10.
杨柳 《新闻界》2012,(5):7-12
西方学术界认为媒体在抗议运动报道上遵循边缘化“抗议范式”.本文以伊拉克战争为例,通过研究《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框架建构特点,验证“抗议范式”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抗议范式”大部分内容已不适用于《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在框架建构方面存在诸多“非边缘化”特点.本文证明了西方主流媒体抗议报道“抗议范式”的局限性,为探索西方主流媒体抗议报道及反战报道框架建构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松 《青年记者》2021,(18):27-29
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办了一系列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成为建构新时代国家形象的象征性政治仪式。主场外交通过时间表征、空间表征和文化表征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的主体性理念、主体性行动和主体性视角,凸显了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主体能动性,打破了西方的话语霸权,国家形象建构逐渐由"他塑"转向"自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建构的视角反思西方主流媒体对于“阿拉伯之春”与“占领华尔街”两次社会运动的报道,认为依靠其强大的技术条件与传播能力,西方主流媒体遵照自身的社会结构属性与媒介报道规则建构了“适宜报道的社会运动”.但是由于现今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这种传播霸权正在被“另一种现实”所打破.  相似文献   

13.
刘新兰 《新闻世界》2013,(9):101-102
当前,中西方交流日渐频繁,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重要。中西方交流处于深度磨合状态,西方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存在“位差”,媒体对我国的报道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西方媒体传达的中国形象并不能反映中国当前的现状。为让外界了解中国真实的一面,就需要增强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针对性,而加强涉华舆情研究、尝试以他者眼光看中国,成为增强对外传播针对性、有效塑造国家形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4.
许光 《青年记者》2016,(18):66-67
美国学者雷默曾在《淡色中国》中指出,“国家形象问题是中国当前最棘手的战略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但在国际上享有的声望与国家形象没有相应地变化.一方面,由于“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肆意“妖魔化”中国,令我国国家形象蒙尘;另一方面,我国大众媒体“宣传腔”太浓,过分强调媒体的宣传、教化功能,传播媒体“合塑”的“高大上”国家形象差强人意,其话语方式、报道理念、叙事模式难以被国际社会认可,国家形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关系到中国国计民生的基本国策,吸引着西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提出我国将启动“单独二孩”生育政策,随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美国三家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对中国“单独二孩”政策出台的报道方式、报道基调及报道框架,从中透视西方社会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及其调整的认知和态度,以便中国媒体有的放矢地开展对外报道,促进相互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22日英国伦敦伍利奇区发生街头砍杀事件,两名穆斯林狂热分子将一名现役军人用刀当场杀害;2014年3月1日一群新疆暴徒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砍杀大量无辜群众。同样是血腥的暴力事件,部分西方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同的话语立场,表现出对待恐怖问题报道的双重标准。本文从文本视角对《纽约时报》“昆明事件”和“伦敦伍利奇事件”的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揭示其通过运用语言策略来完成对中国和英国两个不同国家形象塑造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经济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在全球流行深刻改变了国际关系,中国成功抗击疫情并取得经济一枝独秀的卓越表现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舆论关注度。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代的德语新闻话语,通过分析德国《明镜》周刊和《法兰克福汇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相关报道,聚焦其对中国经济形象实施动态话语建构的阶段性特征,以期对促进中国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军人与军队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军人的媒介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1]。本文以《人民日报》2009~2018年有关“中国军人”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如何建构“中国军人”的媒介形象以及建构了怎样的媒介形象,并针对“中国军人”媒介形象的建构提出相关建议,认为应建立多元叙事主体,丰富报道主题结构,并在国际传播中积极进行议题建构,从而推动“中国军人”媒介形象的呈现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媒体话语中的文化制衡——中国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进入新世纪后迅速崛起的大国,对其国际传媒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对媒体研究中的理论普世化和民族国家化倾向进行反思,然后从多元文化的新视角,论证关于中国国际传媒话语的“文化制衡”的观点:中国对外传媒,通过各种话语形式,追求文化权势平衡;这股媒体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美国西方的霸权。根据这种新视角和理论,论文继而提出相应的媒体话语分析框架,对2005年中国主流报刊就人权问题回应美国的话语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该实证分析的结果,文章提出中国国际传媒对抗文化霸权的话语策略的雏形框架。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国家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然而“一带一路”议题在阿拉伯国家媒体中呈现出何种主题分布,其话语建构策略如何等问题却鲜有研究。本文以半岛电视台英文网为个案,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方法,语料库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对该媒体自2014-2021年关于“一带一路”的154篇文字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半岛英文网报道中的“一带一路”呈现出总体负面的形象。“国家领导人”“基础设施建设”“中外国际关系”三个议题最受关注,但部分报道存在新闻失实的现象。过于强调冲突的报道倾向阻碍了半岛英文网对于“一带一路”正面效益的客观认识。研究认为,中国媒体应当基于“和平新闻”理念,提升“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